经济的眼光重看历史(二十):流寇的掠夺生存机制

朝宜调琴暮宜鼓瑟;旧雨适至新雨初来。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谁是谁非任评说

中国历史上流寇给社会造成的民族灾难是举不胜举,在这些惨痛的灾难的背后,有什么深刻的原因和流寇的历史运作机理,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虽然历史上的流寇由于种种原因很多被美化成为农民起义等等,但是流寇给社会文化所造成的损失和破坏是每个有历史常识的人都清楚的,每次流寇的作乱的结果均是人口损失大半,社会财富消耗殆尽,这些流寇又是如何的运作的呢?

流寇的运作首先是要有一个精神的因素,带有邪教的背景,从张角的黄巾,到朱元璋的明教,在到后来的拜上帝、什么主义等等,这些邪教的东西从根本上打破人们原来的真善美的认知,把人们的推向杀人、抢劫等等成为合理、有理的思想认知,只有这样才能够使用精神统治形成巨大的流寇群体力量。

在精神完成了以后,物质的来源就是抢劫了,而抢劫的对象只能是有钱的人,穷人是没有钱好抢的,抢劫的物资主要是粮食,古时的武器是比较简单的,有吃的就不怕,但是光抢粮食只是一般的盗匪,成不了威胁整个社会的流寇,流寇成患还有另外的关键的因素。

流寇发展的关键是要胁迫穷人与之一起进行抢劫,流寇围住一个村庄后,首先把人分成两类,有钱有粮可抢的和坚决不愿意抢劫的为一类,另外就是有可能参与一起抢劫的。有钱有粮可抢的当然是要被抢了,是异端、反革命等等,那些坚决不愿意抢的,就是狗腿子了,把这些人要基本杀掉。而有可能愿意抢得,就要给他们用已经有的精神因素进行洗脑,让他们参与抢劫变成认同的事情,同时也要他们手上沾上鲜血,要他们动手杀人,例如:均贫富、剥削等等呢个,然后把抢来流寇又无法带有的东西分给他们,这些东西就是土地和房产,还有可能是有钱人的老婆,所以就有打土豪分田地了。

这样的好日子没有几天,政府肯定要恢复被抢劫地区的社会秩序的,恢复秩序的还乡团来了,流寇就要跑了,这时另外一个关键是要带走所有被他们胁迫抢劫的村里青壮年人,这些人跟着流寇的所作所为按照当时社会的法律已经成为了杀人、抢劫、强奸犯了,他们是无法不跟流寇走的。

这样的结果是流寇在村子里面不但要抢劫到财务,还要带走村里的人,流寇的队伍就壮大了,这样的过程就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进而是几个村庄,然后是一个县,再就是几个县,这样的发展是雪崩性的发展,而且在流寇的发展过程中,被抢劫的有钱人也有识时务的人,在他们可能被抢劫和杀害前,他们会主动迎合流寇,把自己的财物拿出来,自己加入流寇,叫做毁家起义,这些人有知识有文化,他们加入了流寇后会极大地完善流寇的组织管理,使流寇能够成为巨大的军事组织。

在古代交通通讯不利的情况下,政府和军队要有反映,报告皇帝再征调军队,时间有二个月,就足够流寇的发展了,等待军队到达时流寇可能已经发展到十万人以上了,而开始有流寇的报告政府派出的军队经常是有限的,这样赶来的军队人数赶不上流寇的发展速度,根本不是流寇的对手,再派军队时间又很长,这样的结果是流寇很快就可以发展到局面不可收拾。流寇就是这样滚雪球一样的越来越大,掠夺社会的财富,又迫使被掠夺的地区的人口成为流寇。

历史上情况就是这样,当年李自成的18骑在商洛山,一出山没有一年就是几十万的人马,所以这些流寇一旦懂得了怎样当流寇的方法,有了他们的精神依靠,对于社会是无比可怕的,所以在政治斗争中原来的流寇头子提出要重新上起家的某某山干革命,谁都怕他。而中国把这些流寇作乱的理论和方法推向世界,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游击队、恐怖组织和反政府武装的圣经,造成世界的不安定,使中国的国际交往遗留了各种问题,成为现在中国的经济发展的障碍。

还有必须要说明的是:流寇采取上述的方式作乱,是不受自然灾害、政治压迫等等因素的影响的,流寇为了自己的合理性总是把他们的行为归结为压迫和自然灾害,但是实际的情况是流寇发生后就如肌体的癌症,流寇是不自己从事生产的,而被流寇肆虐的地方生产也受到极大的破坏,流寇的人数在不断的扩大,所需要的物资也越来越多,他们和传销一样必须不断的扩大抢劫的范围和规模,所以他们的发展是如游牧民族追逐水草一样,矛头总是指向没有灾害的富足地区的,只有那些地方才有东西可以抢劫,而被流寇洗劫后,再富足的地方也成为了人间地狱,所以这些自然灾害、政治压迫等等不一定是流寇产生的原因,但是一定是流寇产生后的结果,本末不能倒置。

在古代朝廷,能够认识到流寇危害的总是少数的有识之士,但是到了一个朝代的末期,官僚体系不断扩大,官僚的斗争日益激烈,这些有识之士总是淹没在党争之中,尤其是对于人数不多的流寇,就如李自成只有18骑后,崇祯就把军队调走了。这样就给了流寇发展的空间,所以这些流寇可以发展起来,就如病毒总是有的,只是在人体免疫弱的时候发病。

所以不管流寇在历史中怎样写,他们的基本问题大家要明白,因为流寇这些人,比如朱元璋,后来成为国家的统治者,对于他们的行为,能够有春秋笔法式的记录就已经很不错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