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回国,因为住的比较长,有机会慢慢尝试了很多大众或不很大众的餐馆。今天说个比较有特色的大众餐厅 --- 新农村饭庄。就要回上海的 xdjm 们有机会可以去看看,尝尝那儿的农家菜。地址在八万人体育馆那儿。当然你要是有更多的时间,尽可以去郊区的农家,品尝真正的,最新鲜的,有机的农家土菜。
这次请我们的是我的表外甥。其实他比我还要大六,七岁呢,可我的辈分大。我们小时候常一起玩。他从来没叫过我小阿姨。一直就是直呼大名。我也从来不计较,大人不计小人过嘛!和他,总也有十五,六年没见了,真快啊。这十五,六年里,他闯荡了美国几个州,新近刚做了海归。我呢,先是去了日本,又从日本到了美国,这辈子大概是要在美国扎根了。他在美国时,我们竟然会一点点联系都没有。要不是他做了海龟,这次回去,我还是不可能碰不上他。惊奇的是,这么多年没见,他并没有多么显老,但到底是人到中年了,在美国又经历了那么多,沧桑感还是充满了他的眉宇和举手投足间。照我老妈的话是:长大了,成熟了,这苦没白吃。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吃饭的时候,谁都不想破坏了好气氛和好胃口。这一顿饭我们居然吃了有两个多小时,服务员暗示了我们几次要收台了,我们才不得不离开。
吃饭时尽顾着说话了,好多菜都没有拍上照,有的想起拍时,都已经让大家吃到一半了。这里要对看片片的人说声抱歉,凑合看吧。
走进这家店,让人觉得象是走进了上海农村的老年人之家或是农村食堂。尤其是一楼大厅,一张张的木头方桌,周围四张木头椅子 ( 觉得如果是放四个长条凳会更靠谱些 ) 。前方一个小舞台,据说晚上有人唱评弹或沪剧啥的,我们吃的是午饭,没赶上这待遇,不过,我倒情愿没有,估计会比较吵。
上了陡峭不平的楼梯,二楼就是包房,没有几间。都分成什么第几生产组。包间里面装修得也是粗糙的风格。一扇木头雕花大窗户,占了半面墙,推窗望下去就是那个小舞台和一楼的大厅。
那还是来看看菜吧,对了,他们没有菜单,所有的菜写在一张小黑板上。也算特色之一。这是白斩鸡,他们保证是“正宗浦东的地里养的土”三黄鸡。注意这把茶壶,是不是有点 “ 沙家浜 ” 的味道 .
河虾,我最喜欢的,不大但极鲜美。老哥不喜欢,嫌河虾太小,吃半天没有肉,他没这个耐心
炒螺蛳,也是有人喜欢有人嫌吃着麻烦的东西
这是昂刺鱼烧咸菜,昂刺鱼是这么写的吗?
红烧鳝桶
时鲜菜,看着好看,吃着也不错。
意尤未尽的告别,我的好外甥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他向我保证,等我下次回国,他带我去松江农村吃真正的农家菜,嘿嘿,期待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