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时代(3)老师


从初一到初三,班主任都是朱精勤老师。业精于勤,朱老师和这条古训名符其实。她教我们代数,教得一丝不苟;她当班主任,当得尽心竭力。烫发、金丝边眼镜,镜片后面的眼神有一丝严厉,但严厉后面是无边的慈爱。她带我们就像老母鸡带小鸡。看着小鸡一天天长大,她的那种欣慰和满足,溢于言表。

毕业后,初中同班的同学分散到不同的学校。每逢假期,大家都会相约去看朱老师。有一年暑假,我在家里感觉到一阵莫名的烦躁,就漫无目标地走出家门,想到外面散散心。刚走到瑞金路建国路口,一堆初中老同学聚在那里。见到我后,大家说:“好了,人齐了,我们走吧!”

“走?去哪里?”我莫名其妙。

“去看朱老师呀。”原来大家约好在这里集合,但我事先并不知道。冥冥中自有一种安排,不允许我在这次拜访中缺席。从此我相信人确有第六感。第六感是对气场的感觉。聚在街角的同学的等待形成了一种气场,我接收到了,所以才会感到莫名的烦躁……

朱老师比我母亲年纪还大些,应该还健在。否则,我的第六感会有感觉的。隔着太平洋,学生祝老师健康长寿、笑口常开!

上课时让我们笑口常开的,是教语文的童老师。他风趣幽默,说文解字是一绝,常常是妙语如珠。有一次,他让同学到黑板上来造句。题目是“挖苦”。被叫上去的是一位女同学,叫韦和英。韦同学家境比较贫寒,瘦骨伶仃、面有菜色,站在黑板前面,哆哆嗦嗦的,半天写不出一个字来,显得分外楚楚可怜。

童老师非常客气地请她回到自己的座位。然后说:“用词造句,首先要对这个词的涵义有清楚的了解。那么,‘挖苦’是什么意思呢?我给你们举一个例子,”他提高了声调,“刚才韦同学在黑板上挖了半天的苦,还没有挖出来。这就叫‘挖苦’。”

全班哄堂大笑。虽然大家在笑声中领会了什么叫“挖苦”,但我心里,总有一种隐隐的不忍。

有一位同学比较会拍马屁,童老师就当众夸奖他:“嗬,你可是个天才!”,有意无意地,他把“天才”的“天”念成“舔”。大家又是哄堂大笑。从此这个同学就有了外号,叫“天才”,或“舔才”。当时有一种天山牌香烟,于是他的外号又转成了“天山牌”。这是老师给同学起外号。

同学也给老师起外号。教地理的老师是苏州人,上课时一口苏州话。苏州女人讲话柔和得像清风拂柳,好听得让你心旷神怡;苏州男人讲话却软得一塌糊涂,听了让你直起鸡皮疙瘩。很不幸,教地理的是男老师。他把“在北纬六十六度半的地方……”说成“勒啦~北纬~裸湿裸到波~格地方。”

大家忍竣不住,给地理老师起了个外号:“裸湿裸到波~”。

我们这里有一个很大的室内温水游泳池,一年四季,可以裸湿裸到波的。虽然纬度依旧,却是在西半球了。一叹。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