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华西都市报报道,成都市双庆中学近日开设了“奥运课”,该校将以往每周两节的业余“奥运课”,与数学、语文等学科一起正式排进课程表,并由校长亲自为全校学生每天上课。“中国今年能拿多少枚金牌?”“刘翔再夺冠的把握有几成?”全校师生们在课堂上尽情探讨北京奥运会。这一做法在老师、学生以及家长中引起强烈反响。
老师反对:课时缩水,教学压力增大。校长坚持:奥运热情可转化为学习动力。家长担心 : 转移了孩子注意力。学生支持:我举双手赞成!
双庆中学校长沈明德认为,将把“奥运课”作为学校德育课程,每天的奥运课跟语文、数学课一样,每节 40 分钟,主要由老师和学生讲自己知道的奥运知识和故事,在互动中普及奥运知识,让孩子们了解奥运、支持奥运,再通过学校教育辐射到每个家庭和社区。
沈校长自己花了数千元,为全校每名师生印制了一本自己耗时 5 个月精心编写的 5 万字“奥运课”校本教材,还联合老师根据教材设计知识竞赛题,定期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今天全部教材就可以印制完毕,争取本周二发到老师和同学手中,以后就开始按照新课表行课。”
面对众多异议,沈校长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中国人如果不了解奥运、不关注奥运,将是一个极大的讽刺和尴尬!”沈校长称,中学生参与、支持奥运就是关注奥运、主动宣传奥运。“‘弱国无体育,哀民无权力’,我们能举办奥运会,证明我们国家强大了!”沈校长说,通过奥运课让同学们知道国家的强大需要每个人为之努力,使他们对奥运的热情转化为学习动力。“祖国利益高于一切,与 2008 北京奥运会的高关注度相比,目前师生们的学习、考试、升学压力,恐怕还是要小些!”沈校长也认为,中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主动学习的意识,找回每天占用的这一节课时间。而且,“奥运课” 属于校本课程,没有压缩国家课时规定,也没有减少学生的学习任务,与义务教育法也没有冲突。
区教育局表示,如果“奥运课”在双庆中学取得良好效果,下一步将考虑在全区中小学校推广。
随着北京奥运的临近,国人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看待奥运,是一个非常严肃而又现实的问题。奥运的宗旨是什么?学生的主要任务又是什么?奥运作为正式课程进入课堂的必要性在哪里?奥运和爱国有没有关系?奥运热情是否能转化为学习动力?网友们,你们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