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里格 (Edvard Grieg) 音乐作品欣赏(1)

No one else defines your life. Only you do.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格里格 (Edvard Grieg 1843~1907) 是十九世纪下半叶以来挪威民族乐派中最有成就的作曲家,他出生在位于挪威西部的贝尔根(Bergen),那是北海旁边的一个著名的海港和商业城市,也是挪威民族浪漫主义文化思潮活跃的地方。

格里格的外祖父曾经在贝尔根爱乐学会担任首任音乐总监,父亲是一个成功的商人,母亲有很好的音乐修养,她早年曾在汉堡学习钢琴、歌唱和作曲理论。据说格里格家族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即下一代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接受音乐教育。

自幼拥有非常好的音乐环境的格里格,很快显露出他对音乐的浓厚兴趣,他六岁跟母亲学钢琴,后来又在母亲的启蒙下学习作曲理论,并因此接触了许多优秀的古典音乐作品。他可以陶醉在音乐世界里,忘情地一连弹奏数小时钢琴。可是他厌倦严格的学校生活,并且会逃学。有一次,老师提问《安魂曲》的作者是谁时,他答出是莫扎特,同学们都非常惊奇他能够答对,因此送他一个外号,Mosak。在格里格九岁的时候,他写下了第一首习作,《德国主题变奏曲》。

格里格从小非常崇拜小提琴演奏家乌勒•布尔 (Ole Bull 1810-1880),1858 年夏天,当乌勒•布尔欣赏了小格里格的钢琴演奏之后,他提议格里格去莱比锡音乐院就读。乌勒•布尔不仅是一代小提琴大师,也是挪威民族浪漫主义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一生热衷于挪威民间音乐的发展,并说过“我在世上的职业就是宣扬挪威的音乐,我要在琴弦上使祖国的深情通达所有挪威人的心里。我们要创造自己的艺术”。乌勒•布尔不仅促成了格里格走上专业音乐之路,他致力于挪威民族音乐的思想对于格里格以后的音乐创作影响很大。

1858年至1862年期间,格里格在莱比锡音乐院学习,虽然门德尔松、舒曼以后,莱比锡音乐院的“学院气”给学生们带来了束缚,但许多教师对他的影响非常有益。他在音乐院中跟随著名钢琴家莫歇勒斯(Moscheles Ignag, 1794-1870)学钢琴,随莱涅克和哈普曼学作曲,其中哈普曼所教的和声学与对位法对他日后创作大型管弦乐曲有着重大帮助。

1862 年格里格从莱比锡音乐院毕业返回故乡,隔年春天前往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寻求发展。在那里他结识了许多丹麦作曲家,如盖德(Neils W. Gade,1817-1890)、哈特曼(Johan Peter Hartmann,1805-1900)等人。他们不仅给与格里格协助和鼓励,并且对于他音乐创作风格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格里格在哥本哈根认识了比他小两岁的歌唱家妮娜(Nina),妮娜是丹麦著名的女演员海歌雅的女儿,也出生于贝尔根,不过在很小的时候便回到了丹麦。他们于1864年7月订婚,三年后结婚。在订婚期间,格里格为未婚妻写下了《六首歌》 、《心的旋律》 、《浪漫曲与叙事曲》及 《四首浪漫曲》等优美独唱歌曲。


Nina und Edvard Grieg (1888)


1865 年春天,格里格与一些挪威作曲家和丹麦作曲家共同组成一个名为 “北欧音乐社”的组织,其中主要目标是协助年轻的北欧作曲家得到演出自己作品的机会。格里格的 《C大调交响曲》、《 E小调钢琴奏鸣曲》、《F大调小提琴奏鸣曲》等都是在“北欧音乐社”的音乐会上完成首演。

1866 至 1874年,格里格活跃在挪威首都奥斯陆,这期间他经常去欧洲演出。1869 年, 他收到一封由李斯特寄来的信,李斯特在信中表示他非常欣赏格里格所写的《F大调小提琴奏鸣曲》。由于这封信来自当时最杰出的音乐家,挪威政府于是颁赠了一千六百银币给格里格,使他能亲自前往罗马会见李斯特。格里格将他新完成的 《A小调钢琴协奏曲》给李斯特过目,李斯特看过之后对于这首作品大为赞赏,时至今日,这首钢琴协奏曲已被公认是他最伟大的一首作品。

注:文中部分资料引用张洪岛主编的《欧洲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
--------------------

《A小调钢琴协奏曲》
Concerto for Piano and Orchestra in A minor, op.16
1. Allegro molto moderato
/>


2.Adagio -- attacca
/>


3. Allegro moderato molto e marcato - quasi presto- Andante
/>

/>/>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