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词

No one else defines your life. Only you do.
打印 被阅读次数










Hope is always available to us. When we feel defeated, we need only take a deep breath and say, "Yes," and hope will reappear.

-- Monroe Forester

从小我就觉得中国语言里,形容词多过动词。勤劳灌水曾经在五味斋写过一个连载小说《赶》,用她自己的话是“瞎编一小说”,小说很好看,当时有网友批评说形容词用的少,我反而觉得这是个优点,并留言说“喜欢这种由动词组成的小说”,读起来过瘾还省时间。

其实并非我反对使用形容词,只是我厌倦了缺乏真情实感、通篇华美辞藻凑成的文章。还有人爱写回忆录或是身边见闻,可惜只停留在情景回放,因此无论记叙多么流畅、文笔多么细腻,却是他讲了,别人听了,还没有转身就忘了。不久前读到一篇文章,作者写学习期间遇到的形形色色同学,就像冗长的流水帐,读完感觉还比不上一个机智好笑的跟帖,至少后者还让人面部表情活跃了一下。

我管这类文章叫“形容词”的,形容词只能起到修饰作用,这类文章最多也只能起到情感释放、宣泄、闲聊的作用,意义有限,好像一个人遭遇挫折,要么嚎啕大哭,要么像祥林嫂一样四处絮叨。

而面对挫折,真正好样儿的,是痛定思痛之后,再勇敢地站起来。同理,好的文章不该只停留在“形容词”阶段,应该力争传递出一种积极能量,无论是在知识趣味,或是精神文化等方面,不仅令读者在脑子形成一种印象,更要让读者有所收获,引发思考,触动心灵,能进一步激发积极的行动就更好了,我称这样的文章是“动词”的。

比如对于一个没有运动习惯的人,你说锻炼身体多么重要可能作用不大,不妨给他推荐一个训练计划,然后告诉他,“当你按照计划训练8次,你自己会感到身体变化,训练16次之后朋友就会看到你的变化,而24次之后每一个人都会看到你的变化。”这种建议就带着一种触动力。

汶川地震之后,一时间读到大量抒情的、抨击的文章,有很多就是“形容词”的,以至于令人产生极度压抑甚至恐惧心理,我希望不要仅仅止步于抒发悲情,更要化对逝者的惋惜成为珍惜生命、共创美好的行动。那些对政府的种种不满和怨气,不要只会“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最好能冷静思考,形成有建设性的提议。同时我也不主张传播个别人的变态言行,我更希望积极奋进的能量被广泛传递...

写文章,多写“动词”文章,做人,做个有行动的人。

Sommaraften From Lyric Pieces
作曲:格里格
钢琴:Einar Steen-Nøkkeberg

光凝 发表评论于
回复高山的云的评论:
一看就是也这么捆着宽腰带唱过的主。只是奇怪你这主意是打哪儿来滴? 还有一做法,唱高音时单手举着砖,平时唱不上去的高音也能吼上去。不过俺还没试过,以后找块砖试试。

你的文字金贵,俺及其不愿意看你不把它当回事随意丢失或删除。希望以后吸取教训,记得养成发表评论前先复制的好习惯,预防万一。 另外,再别说白写了,趁热打铁,不就是再练练打字嘛,对你一点儿都不难,对俺,那却是千金难买。扼腕。
高山的云 发表评论于
回复光凝的评论:
你多瞄啥?准备放钉子枪呢?那天给你写了一大段,还是说那个高原蓝,建议你系一个宽腰带唱。(-: 我选了“发表评论”后不知怎么就没了。白写了。
光凝 发表评论于
怎么跟你探讨动词的都不是动词?

那位涉嫌当事人自己好像都忘了飞扬到底是怎么在其两肋插的刀。

你们多聊,我多瞄。每个字都是心血的结晶,请各位珍惜。
TheQuick 发表评论于
文章写的很好,但跟贴没怎么看懂
也是影迷 发表评论于
回复飞扬的青春的评论:
读了北北的文字,给你留了话。忽然又想起电影,想知道是如何改编的。找到一个链接:http://ent.sina.com.cn/m/2006-11-02/15081310946.html

直觉是电影版本应该比较经得起推敲。
飞扬的青春 发表评论于
回复也是影迷的评论:
上幼儿园时,有一次老师说,“飞扬最近画画不认真了,没有以前好了。”我立刻问她,“那我画得好时,您为什么不表扬我呢?”老师到今天都没有忘记这一幕...

博客的好处就是,能够随时删除别人的批评。:-)

说起批评,北北有个小说《请你表扬》,并被拍成电影,叫《求求你,表扬我》,(导演: 黄建新,主演: 王志文 / 范伟 / 陈好),电影和小说有些不一样,不妨都看看。一会儿我网上给你找找。
也是影迷 发表评论于
回复飞扬的青春的评论:
能不能建议你:爱听批评意见? (-:

又想起你以前给小快的两肋上插刀。我提建议时都是提心吊胆的。我添的砖,加的瓦不回砸了我自己吧?

飞扬的青春 发表评论于
回复也是影迷的评论:

先谢谢鼓励!那个《云雀高飞》是一定要再听的,从母亲节到地震这段经历,对我的影响很大,我很想理清思路,再写出来。

关于身体力行,我有同感。中国历史悠久,优秀的文化和沉淀的弊端都很深厚,很多事情盘根错节,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

其实从前我也是踌躇满志、高谈阔论一族,总想一夜之间,发生天翻地覆的进步。还好生活中的很多细节小事都给我启示,比如有一次我的好朋友搬家,她希望我协助整理,一进门,看到乱糟糟一地的东西,她烦我也烦,但是我告诉自己,先挑3件事做,于是我提议先一起把书排放到书架上,然后把盆栽植物放在窗台上,再把衣服放进柜子里,这之后,房间看起来就清爽了不少,然后就有了再做3件事的兴趣,不知不觉就把房间整理好了。我觉得中国的事情也是这样,谁都希望好,但是不能总等着上面政策,要做自己的主人,进而才是国家的主人,1000句精彩点评不如一次踏踏实实的行动。所以,我不等待,我做我想做的,当然我注意学习和接受别人的建议,注意,是建议,我不爱听批评。:-)

歌里总是唱“假如人人都奉献一点爱”,我不会坐等这种理想状态的出现,我知道每一个人能把握的只有自己,所以要求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做事。我喜欢在方法上下功夫,没准儿今晚会把这个感受写出来。

(删除了方才,改了个错别字儿,欢迎继续添砖加瓦!)
飞扬的青春 发表评论于
回复小九~的评论:
我喜欢当动词!
小九~ 发表评论于
飞扬是动词还是形容词呢?是一个不需要形容词修饰就很美的动词!

再送个动词给飞扬:顶!
也是影迷 发表评论于
写得好。上次送一个小砖头,马上就垫脚下了。首尾呼应,徐徐道来,讲了很多的事,很多的道理。我以后带个小板凳,坐在这里听你的课。

温总理爬在残垣断壁之旁,眼里看到的是那么悲惨的一幕:一些小朋友已经被砸得面目全非,身体扭曲,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鲜艳的衣服还有那红领巾戳到了多少人的心,有几个小朋友还活着,救援人员在拼命抢救。温总理受了伤,还坚持着对小朋友喊鼓励的话,给救援人员加油。我对温总理讲不出半句指责的话。中国人多,没有组织很容易是一盘散沙。温总理真是好样的!大家都应该身体力行。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