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很真诚: 再 弃 “范 美 忠”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弃”字也应该加引号的, 用以强调 “弃”的是观念, 而不是人. 昨天下班开车回家的路上突然觉得自己有些残酷. 突然想起生孩子那会儿医生说的, 人和人的痛感是不同的. 有的人一点小痛都难忍, 有的人痛感就厚一点, 就是说要很痛了才会觉得痛. 由此类推, 有的人胆子小些, 就这些而言, 不应该提到道德道义那样的高度.

言归正传, 范美忠的确是讲出了他的价值观和对道德的看法的.

范美忠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最为得意的大概就是他所谓的 “真诚”不虚伪了. 不仅他自己, 有些人也颇为认同.
我去年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做 >. 我在那篇文章里写道: 伪善的反义词是真爱; 真诚的杀人见血者并不比伪善的杀人不见血者更好些。
一个人, 可以真诚的面对自己的恶, 也可以真诚的批判他人或社会的恶, 但是除非他/她提供真爱, 真诚本身并不具有除恶的被动力, 也不具有扬善的主动力. 拿真诚抵挡伪善, 显示了一个个人或社会/民族的贫乏和无力.

破和立的使命感始终在我的脑里, 驱使我写下许多本意里并不想写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我对范的真诚说十分的不以为然. 况且, 他俨然是把那些将舍己救人当美德的做法视为虚伪. 自私=真, 无私=假, 象是他的逻辑. 殊不知生死瞬间, 一个人顾生死尚无暇, 还顾得上虚伪一把吗? 大震刚过, 对那些死伤的父老乡亲没有表示关切和同情, 对那些含泪救人的平凡英雄们没有赞扬之词, 反而在一边评论他们的虚伪与否并为自己的逃跑寻找冠冕堂皇的依据. 这是哪门子的真诚?

伪善的反义词不是真诚而是真爱. “爱”是关键词. 范自己也承认他对学生的爱不够. 我认为爱心和关心的程度是一个人瞬间抉择的心灵机智和基础之所在. 同是一个人, 人性都一样, 都有自我求生的本能. 有的人选择舍生忘死保护别人, 有的人则选择率先逃跑. 记得大约十年前, 我们这里发生了一次大约六级左右的地震. 当时我从床上滚下来, 第一个反应就是用身体紧紧护着儿子. 这就是我的瞬间选择, 根本把自己置之度外, 为什么? 因为我爱儿子, 很爱.

爱是主轴, 她是一以贯之的. 爱家, 爱亲人, 爱故乡, 爱祖国, 这些都是相通的. 美国独立战争时的英雄黑尔.内森, 在被英军以绞刑处死之前的最后一句话就是: “我唯一的憾事是只有一条生命献给祖国.” 有了对同胞和祖国的这种爱, 虽百死而无一辞.

范美忠以真诚自居, 打着个人权利的旗帜, 很容易造成人们价值观的混淆和颠倒. 事实上这种混淆和颠倒在某种程度上已经造成. 一位名叫张若渔的教师写道:

即使地震当前,即使当此之时我们多么需要道德光芒地抚慰,也请允许我提出这样一个或许不合时宜的问题:一个人难道不能正大光明的懦弱吗?谁能,又以何种名义强迫一个人高尚?易卜生说“这个世界翻了船了,我要做的就是把自己救出来”;哈姆雷特则说“这个世界脱了轨了,偏我有责任要把它修好”。在易卜生和哈姆雷特之间,到底哪一个才是正确和富有道德的价值?当年的鲁迅面对革命党布置的暗杀任务,理直气壮地说“家有老母,恕难从命”,他是否也是范美忠?

除了类比不当外, 这位老师同样犯了混淆个人权利和职业道义的毛病. 不是强迫高尚, 不是高不高尚的问题,那是社会里的人的职责和道义.老师是人类心灵的工程师. 带着这种混淆和彷徨, 老师们要把他的学生带往何处呢? 他要传授给他的学生什么样的价值观人生观审美观? 什么样的物我关系意识? 什么样的责任义务观? 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刚去参加过一位朋友的女儿的毕业典礼. 这位了不起的学生被哈佛大学所录取. 根据她妈妈的理解, 哈佛大学录取她, 部分是因为她的基本分数十分优秀, 另一部分是她的文章里所表达的对他人,对社会, 对美国乃至世界的关心,关注, 热情和和爱心. 不久前还和另一位朋友的孩子谈过话. 这位男孩上了耶鲁大学. 他说: 上了大学后, 才发现自己对别人, 对这个世界太不够关心了, 太没有激情了.   

法律不追究道义, 不追究你爱还是不爱, 但是社会的方方面面会以不同的方式追究. 哈佛, 耶鲁那么好的大学, 他们要的不是只关心自己的人, 而是关心和热爱他人和世界并决心为他人和世界做贡献的人.

那就是为什么要摒弃范美忠式的价值观, 因为大道不存, 小道横行, 将给这个国家, 这个社会, 这个世界带来冠冕堂皇的集体沉沦. 这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刻意目的. 本来想写细一点来个三弃的, 也想到国内大论坛去发的, 后来都作了罢, 因为觉得也应该尊重范个人意义上的选择.

范说到了选择, 说舍己救人是选择不是美德. 也有一面之理. 关于选择孟子写下了不朽名章, 就让我以它为本文的结束语吧: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孟子•告子上》

寥寥数语, 写下了选择的极致!
趋己的选择没有什么好说的; 真正感动震撼人心的, 艰难也是美丽的选择是那种在大爱之下所做出的选择. 想起了--- 卡萨布兰卡 --- 那就是为什么这部影片成了爱情经典..... 我辈警醒, 我辈努力!


一 弃 “范 美 忠”


小8毛 发表评论于
分析的透彻。顶!
加州花坊 发表评论于
不怕有歪理,就怕把歪理当正理。
john1951 发表评论于
“爱”是镶嵌到人的骨子里的,在危急之中挺身而出的,是爱的迸发:
如果你没有爱,只能跑跑了......
虔谦 发表评论于
thank you 薇雨, thank you 霞 !!
薇雨 发表评论于
I agree with you. 爱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事物,爱就是心甘情愿。
发表评论于
虔谦 好文! 句句据理,字字铿锵!

范美忠的真诚已经是癞皮狗般的真诚了,这种人不配当老师,根本不能为人师表,真是误人子弟啊!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