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个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是个华人大都耳熟能详。千百年来,有人喜欢,有人不喜,颇有争议。可有一点大概的共识,就是曹操的个性十分与众不同,其独特的个人魅力引无数人津津乐道。笔者也曾多次感慨,难道曹操这样卓尔不群的人物,其鲜明的个性真就是独步古今,再无来者么?
最近偶然发现,原来若在他身后很难找到一个像他的人,可在他之前,却似乎有那么个人,与他是有几分的相似的。 这个人,就是苏秦。
说起苏秦,也是个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绝大多数华人,也大都能说出个大概:不就是那个身背六国相印的纵横家嘛?不错,就是他。
可其名声之大,让很多人所知的,也大概仅止于此,再多的,也不外乎许多人所知的他是鬼谷子的学生,还有锥刺股的励志故事。没人会否认他的成就。可苏秦,却似乎是个被历史刻意忽视了的大人物,似乎总也比不上诸子百家在人心中的地位。
要说是时势造英雄不假,英雄被时势所累,也不假。一张嘴皮子,孟子等人各国游说了几圈下来,就被后世称为亚圣、成名成家了。苏秦也是个书生、满腹经纶,且绝不是纸上谈兵之人,其雄才大略,在那样混乱的社会里保时局二十多年相对平稳,是何等的成就?而同样用的一张嘴皮子,苏秦把自己说成了六国的丞相,却不能像其他诸子一般受人敬仰,何也?下面就来看看,苏秦是个什么样的人,他跟曹操怎么个像法。甚至像到了也如曹操一样,有那么卓越的历史功绩,却不招一些人待见。
苏秦跟曹操出身都不好,都不大受人瞧得起。苏秦的母亲,不是正室,而曹操是宦官之后,这种出身,都是会招人白眼的。可苏秦要比曹操还要差点,就是他家里没曹操有钱。出游列国,苏秦都是变卖了家财才勉强成行,而受到挫折回家后,都是受尽了白眼和刁难的。家人连饭都不给做,很是寒酸。
这一点不同,使得苏秦年轻时就缺少了曹操的那点霸气和什么都不吝的豪情。苦读之时,苏秦以锥刺股,血流到脚,是何等的艰难!
可苏秦与曹操一样,都具有一般人所难有的大度。我们这里不谈曹操,就只谈谈苏秦,让读者去评判,看看从他的事上,是否隐约有着后世曹操的影子,以及那些可贵的性格。
苏秦第一次出游,可说是以全败告终,面子里子全没拿到。回到家里,家人见如不见,连老婆都碍于家里人的冷漠,都没敢上前接待他。试想一般人在这种冷漠人情之下,所能做的最好的,大概也就是不去生气,不愤恨了吧。可苏秦,不仅仅不生他们的气,还诚意为他们开脱,仅长叹一句:“是皆秦之罪也”。这是何等的大气!何似于曹孟德当年大胜敌军后,快意宽待那些曾恶意诋毁他及自己家人的那些狭隘之辈?
而苏秦后来得志,更不张狂,反是更加地善待自己的这些家人和父老乡亲。可他这样做的时候,又喜欢拿从前的事挤兑那些人一下,在那些人有了非常尴尬的窘境、挂不住后,再以大笑并给予厚赠令其释怀。当时还有个乡亲,曾陪苏秦出游,但曾在苏秦艰难时数度想釜底抽薪离开他。苏秦于是就把厚礼藏了起来,故意不给,等到这个人去问他说:你衣锦还乡给了那么多人厚礼,却没我一份,我没功劳也有苦劳,为什么啊?苏秦才笑着对他讲:有你的一份啊,可是你当初在我最需要你的时候太势力了,令我太伤心了,我就把给你的这一份留在最后,教训你一下,你的一份当然有,现在拿去吧。
此等“顽皮”手法,令人不禁又想到了曹孟德。如果史上有第二个人也能做出类似的事来,笔者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曹操。
苏秦也如曹操一般,志得意满后喜欢来点非常有实际意义的直言感概。如在自己拿了六国相印,北上归来见着父老乡亲,就说了句:“且使我有洛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真是大实话!
苏秦还如曹操,虽有大志,但却是紧随时势、因势利导、不刻意预置人生目标、不会做不切实际的追求的,是游刃于时势、随时势沉浮的人。二人都根据眼前情势做出最好的努力和选择,不为从前的失败懊悔,也不为人生的执着所累。这样的人,能成实际中的大事。我想也正因为他的实际,才不会为那些不大重视实际的人所敬重吧。但很多有见识的史家都坦诚,以苏秦之才,如能把当年游说所作的功课流传于后世,其学术思想价值,是一定能令其自成一家的。至少后人,是可以期许从那些经典中管窥一下子牙《阴符经》的神妙的。
看曹操,一生戎马打下江山,在伟业面前却一贯低调、能够称王却不称王。再看苏秦,虽佩六国相印,联手张仪搞纵横之术,把各个诸侯国都玩进去了,却是快意人生,能捞外快却不给自己捞外快、能做大自己的权势却不刻意那样去做。不为盛名所累,行的潇洒,真正实践了书生本色。
而历史,就像成就了曹操,本愿作治世的能臣却成就了帝王之业那样,也同样极丰厚地成就了苏秦。这,却不是他们贪来的,而是他们挣来的。
史书上记载,苏秦后来在齐国被人刺杀。如果没有那件事,苏秦的前途之广大,也是不可限量的,六国之相以上,成为王者也说不定。
可据说另有史料为证,苏秦被刺后却没死、或者根本就是他假造的行刺事件,以后便借机随师傅鬼谷子隐居修道去了。
若此说属实,苏秦在大成之后便是放弃一切盛名俗务、激流勇退了。能够如此豁达之人,却是连曹操也不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