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富的炒盘手
2000年的“首届中国股民精英群体报告及交流会”上,“北京操盘手”李克华与号称“中国散户第一人”的杨怀定(杨百万)、人称“三湘股神”的邱力原等其他5位“股民精英”一起,并排坐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在6个人当中,李克华的年龄最小,仅31岁,股龄也最短,只有3年。李克华的成名要感谢互联网的存在。正是由于他在一些财经网站上对股市发表的评论,及准确度较高的荐股水平,才使他声名鹊起。
综合能力赢先机
在北京,李克华坐在自己用炒股票赚的钱买的一套三居室公寓里接受了记者的采访。给记者留下较深刻印象的除了李克华自己设计的以黄蓝色为基调的厨房外,就是他排满了整整一墙书柜的书房,里面摆着两台电脑,一台用来上网,一台用来看股市行情。
李克华在总结自己做股票的特点时,自认为:一、比较有理性,盲目的投机或者感情用事比较少。二、综合能力比较强,这导致自己对大盘的分析比个股分析还准,而这个特点与他的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
作为一个湖北宜昌普通中学教师家庭中的老大,父母对李克华的要求非常严格,12岁上初中后就开始住校,培养了他独立生活的能力,而且从学生时代开始就一直当班长,学习期间的生活,对李克华今后的为人处世帮助很大。其中有一个很大的收获就是考虑问题时不能太片面,应该多方面、多角度考虑。因为李的父母经常教育他,考虑问题时,首先站在自己的角度,其次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最后还要站在旁人的角度。这样对问题的分析理解才会更客观、更公正。每每回想到这一点,李克华就感慨万千。他说,现在我做股票时也一样。作为跟风盘,自己首先要站在跟风盘的角度,然后要站在庄家的角度,最后还要考虑上市公司,这样才会对一只股票能否上涨做到心中有数。
凭着自信做股票
1992年李克华大学毕业分配到了当时的五星啤酒集团。先干技术,后来干过质量管理、新产品开发、市场推广、营销策划等,4年后跳槽到了中关村的一家信息咨询公司,搞市场调查和研究。由于和老板有分歧,工作一年就辞职了。
辞职后,李克华开始认真考虑自己应该干什么?什么赚钱最快?当时正是1997年,他看到周围有朋友在股市上挣了很多钱,自信的他想: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工作中,自己干的都不比别人差,做事总是全身心投入,既然有“杨百万”,为什么就不会有“李百万”?
凭着这种自信,李克华开始了做股票的历程。但是股市上光凭自信是远远不够的,看着别人赚钱感觉很舒服,但真正进入股市后,才发现并没有那么容易。所以,1997年年底,李克华也同样犯了初入股市的人都容易犯的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到处打听消息。因为有朋友告诉他,与其自己拼命研究发现股票,不如花钱买消息。结果到了1998年年底,他才发现简单地凭消息炒股,大部分股票反而没有赚到钱。
所幸的是,1998年下半年李克华开始告别散户大厅,买了电脑自己在家研究。事后一总结,才发现自己的判断也并不差,如今回想起来,李克华颇有“往事不堪回首”的感悟。他自嘲地笑着说,1998年,是我最不自信的一年,也是最失败的一年。
99%研究+1%买卖=成功
那么,怎样面对股市中的失败呢?李克华的经验很简单,就是不要悲伤,分析、总结、操作,再分析、再总结、再操作。李克华也曾有过一夜不睡觉,从5只候选股票中挑选了1只股票,结果第二天,另4只股票都大涨,就自己买的那只股票大跌,以至辛苦一个月赚的钱被最后一只股票全部摧毁这样的悲剧。尽管他的家人多次劝他,但李克华还是没有离开股市。
总结了失败的教训后,李克华就制定了1999年炒股的原则:什么消息都不听,完全按照自己的研究成果来操作。结果1999年的收益有80%,而2000年的收益差不多有4倍多。
谈到为什么在这么短时间内,自己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时,李克华总结道,一是自己很刻苦。早晨6点钟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上网,浏览各种消息,比如基本面、上市公司公告等,对需要关注的问题进行简要记录,便于在交易时间重点关注。七、八点开始看电视新闻,9点钟就坐在电脑前面等待交易了。交易时间认真看盘,对于盘中的异动股票随时关注,并记录在案。中午也不休息,看财经新闻,到下午3点收市后,总结思考并记录分析,然后写文章。晚上12点才睡觉,忙的时候也会到两、三点才睡。
第二个是正确的思想方法。刚刚开始研究股票、寻找股票规律的时候,根据哲学的一个经典理论,即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因此得出股票也有规律,包括普遍性和特殊性。于是对运作比较成功的股票进行个别的研究,然后从其个性中找出普遍性的东西,总结出规律后再到实践中检验。有了定性分析,就要有定量分析,这就涉及到概率论。李克华认为,如果一类图形走好的概率是90%,就大胆地满仓操作;达到70%,可1/2以上仓位操作;如果是60%,可选择情况,具体分析后,适量参与;若在50%以下,绝不参与。有的图形非常特殊,即使有1只涨得非常好,哪怕翻几番,但同类的其它图形,可能有9只都失败了,那么这种图形没有普遍性,根本说明不了问题,即使赚钱也是靠运气。
说到这里,李克华非常自豪地拿出一摞笔记本,那是他记录总结的心得,以及用花花绿绿的彩笔对自己关注的股票手工画的图表。他说,对股票进行分类,最初是从技术面开始,以后逐步加入一些基本面的分类,至今已有45个大类,350多个小类。虽然分得非常细,但有些类型的案例比较少,自己还需要不断积累。而且我总是用99%的时间研究分析判断,只用1%的时间买卖操作。
记者看到他背靠着的墙上,摆满了很多大大的文件夹,上面写着诸如“黑马”、“止跌”、“刻意划线”、“不破不立”等字样,也许这种分类标准只有李克华本人才清楚其意义何在,但这种工作强度和细分绝非普通的股民能够做到。
交谈中,可以时时听到李克华爽朗的笑声,感觉性格比较外向。一问,果然如此。但李克华又摇摇头说,其实过去我也非常爱玩,现在除了吃饭睡觉的时间外,剩下的时间我都用来研究股票了。
为什么股票对他有如此大的魅力呢?他颇有感触地说,你一旦研究进去了,就会发现总有很多问题等待你去解决。虽然自己炒股票有了一些成果,但那也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路还远着呢。
李克华的炒股妙语
炒股是对策问题,而不是决策问题。
就像两群人在打仗,我方胜,必然敌方败;敌方胜,必然我方败。炒股也一样,一方是庄家,另一方是中小散户,庄家赚钱,必然中小散户赔钱;中小散户赚钱,必然庄家赔钱。没有庄家和散户长期都赚钱的(长期“股权投资”除外),否则,永远只是账面利润,永远只是空中楼阁。
炒股只有阶段性的规律,没有永恒的规律。
正如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没有绝对的真理”一样。否则,著名“股王”巴菲特在大半辈子创造股市神话后,就不会在这两年的美国股市空前大牛市中亏损;著名“金融投机家”索罗斯在世界金融界频频得手之后,就不会在俄罗斯惨败;著名“老虎基金”在创造辉煌的业绩之后,就不会在美国连续8年的空前大牛市的顶峰突然破产。
爱情需要“长相守”,但炒股最忌讳“长相守”。
有很多朋友一年365天,天天满仓,来回坐电梯,赚钱了舍不得出——“贪心”,赔钱了没法出——“忧心”,年终一结算,反而亏损,即使已有的利润也全部成了“水中月,镜中花”。其实,这种方法是最不对的。赚钱了,在发现有明显头部迹象,或者大盘太差的情况下,一定要及时获利了结;赔钱了,一定要建立自己的止损点,一旦跌到止损点以下,该割肉时,一定要坚决割肉,坚决斩仓,以减小风险。
荐股原则
1、必须基本面与技术面配合。基本面要有上涨潜力,技术面要有上涨趋势。
2、必须要有中线投资价值。在有中线投资价值的股票上进行短线操作。即使短线失败,即使庄家反手做空,但中线套牢风险尽可能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