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LI MARLEEN: :

我的心里有个角落 在等着你的出现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莉莉·玛莲 LILI MARLEEN  by BBsBB

>


>


>


 



莉莉·玛莲

LILI MARLEEN





《莉莉.玛莲》是德国四十年代流行的一支哀怨感人的士兵恋歌,无数德国青年,就是在“莉莉玛莲”的歌声中,奔赴保卫祖国,强大祖国的世界大战战场。随即,这首歌扩散到世界各国,敌对的双方,英美苏各国,都传唱着这只不朽的歌曲。

八十年代,“莉莉玛莲”的故事被德国后现代电影大师法斯宾德拍成同名的电影。该影片成为法斯宾德的代表作。

用今天的眼光看,这是一首很平常的歌曲,然而当年却广为流传,凡是参加过二战(欧洲战场)的人,几乎无人不知这首歌。70年过去了,就在今天有时还能听到这温柔的歌声。

在孤独寒冷的黑夜,在肮脏的战壕里,在同一时刻,所有的生命都静静地听着这首歌,歌声划过夜空勾起人们对远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她给敌对双方的士兵带来极大的心灵安慰,无论是活着的还是死去的。

俄国有句著名的话是:“大炮开口,缪司闭口”。战争是非常态的,但有时共同的人性可以藉着艺术超越国界,超越残酷和血腥,《莉莉玛莲》就创了这样的奇迹。

一位作家写道:“前线的生命在歌声中延续着,为爱而延续,为每个人心中的莉莉玛莲延续。从巴伦支海附近的北极哨卡到北非酷热沙漠上的非洲军、从在东线血腥地狱里苦战的步兵到大西洋底默默守候的战士,被鲜血染红的天空下,坚毅雕刻的脸庞上终于流下两行清泪,硝烟退却成皮肤深处的丝丝眷恋,眷恋生命的寂寞,成为了战场上不分敌我的共鸣。”

Lili Marleen
Vor der Kaserne, vor dem groen Tor
stand eine Laterne, und steht sie noch davor,
so woll'n wir uns da wiedersehen,
bei der Laterne woll'n wir stehen
wie einst Lili Marleen,

wie einst Lili Marleen.

Unserer beider Schatten sahen wie einer aus,
dass wir so lied uns hatten, das sah man gleich daraus.
Und alles Leute soll'n es sehen,
wenn wir bei der Laterne stehen
wie einst Lili Marleen,
wie einst Lili Marleen.

Schon rief der Posten,
Sie blasen Zapfenstreich Das kann drei Tage kosten Kam'rad,
ich komm sogleich Da sagen wir auf Wiedersehen
Wie gerne wollt ich mit dir gehn
mit dir, Lili Marleen,
mit dir, Lili Marleen.


Deine Schritte kennt sie, deinen schonen Gang,
alle Abend brennt sie, doch mich vergrass sie lang.
Nun, sollte mir ein Leid geschehen,
wer wird bei der Laterne stehen
mit dir, Lili Marleen,
mit dir, Lili Marleen.

Aus dem stillen Raume, aus der Erde Grund
hebt mich wie im Traume dein verliebter Mund.
Wenn sich die spalten Nebeln
werd' ich bei der Laterne stehen
mit dir, Lili Marleen,
mit dir, Lili Marleen.

曾经在雄伟的兵营的大门旁,
我和她双双站在一个天窗边。
当时我们腼腆地互相说再见,
现在却已只剩那个天窗依旧。
最爱的,莉莉玛莲,
最爱的,莉莉玛莲。

各处都能看见我们俩的身影,
我们俩的歌声似乎依旧飘荡。
但何时所有的人才会再看见,
我们又能相会在那个天窗边?
最爱的,莉莉玛莲,
最爱的,莉莉玛莲!
在门外岗哨边你吹起了口哨,
我跑到三天不见你的天窗边。
虽然我们只能互相挥手再见,
可我坚信和你的爱将会永远。
只和你,莉莉玛莲,
只和你,莉莉玛莲。

你那熟悉而轻柔的步履声声,
我几乎白天晚上都渴望听到。
现在我却偶然知道要上前线,
上帝才知能否再站在天窗边。
只和你,莉莉玛莲,
只和你,莉莉玛莲。

无论在地球上哪个寂静角落,
我都希望梦中拥有你爱的唇。
当雾色早已将一切淡淡笼罩,
我依旧还静静站立在天窗边……
只和你,莉莉玛莲,
只和你,莉莉玛莲!


夜幕降临北非的沙漠,我们将坦克围成一圈,围着一台收音机,收音机里传来一位女歌手温柔的歌声,这歌声深深地打动了我,令我至今难以忘怀!
  军营大门外,
  有一盏街灯,
  她一直站在灯下……
  我一点也听不懂她唱的是什么,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也一样。因为我们不属于德国的非洲军团,而是英国第8军——沙漠之鼠。但我们仍为这种亲切的歌声所吸引,它似乎深深渗透到我们的内心。

  在距我们不远的地方,德军士兵也在收听同一首歌曲,分享着我们的孤独与渴望。当时正是1942年春天,对阵双方的战士都远离家乡,我们都喜欢歌中的同一女孩。其他国家的成千上万士兵也一样,他们直到今天仍在唱着这支《莉莉·玛莲》。

年轻哨兵夜半抒情
  它是怎样超越国界,用不同的语言成为众多战士的孤独恋歌呢?这还要追溯到1915年4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初。在柏林一个大雾弥漫的夜晚,初露头角的诗人、年轻的军官学校学生汉斯·莱普(Hans Leip)正在一个火枪团兵营外站岗,马路上的街灯在浓雾中闪烁。

  上岗之前,莱普刚离开一个叫莉莉的漂亮姑娘的怀抱,他正站在那儿思念着莉莉,路灯下走来了海蓝色眼睛的美丽姑娘玛莲。莱普是在一家艺术画廊认识她的,他第一眼就爱上了她。玛莲是到一家医院看护伤兵时路过这里的,她挥手高喊着向莱普致意,正在这时,巡营的军官走到军营门口,莱普不敢答应,眼巴巴地看着玛莲消失在雾中。

  那天夜里,莱普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无法入睡。脑海里总是徜徉着莉莉和玛莲的身影。她们促使他写下一首把她们的名字联结起来的诗,并给它取名《年轻哨兵的歌》。诗中讲述的是一个战士站在营房外的灯光下向心上人莉莉·玛莲告别的故事。战士渴望与莉莉待在一起,但军号再次吹响,在恋恋不舍地离开时,他不禁幻想:我的命运将会怎样?我的灵魂还会像现在这样拥抱她吗?

是战争中的士兵唤醒了《莉莉·玛莲》
  被送到俄国前线的莱普再没有见到莉莉和玛莲。大约20年后,他将《年轻哨兵的歌》收入自己的一本诗集。1938年,柏林作曲家罗伯特·舒尔兹看到了这首诗后为它谱了曲,并改名为《莉莉·玛莲》。舒尔兹把它送给男高音歌唱家拜恩,他以“太简单”为由加以谢绝。舒尔兹又把它送给夜总会歌手拉尔·安德森 (Lale Anderson),她令人难以忘怀而又充满激情的嗓音正好适合这首歌。1939年,一家唱片公司灌制了安德森的演唱。但由于战争的爆发,唱片仅卖出了700张。在此后的两年里,《莉莉·玛莲》一直默默无闻。



  德军侵占南斯拉夫后,开设了贝尔格莱德广播电台,向部署在巴尔干和北非的德军广播。电台主任四处寻找能播放的唱片,在维也纳的一个地下室里,一个士兵发现了一堆落满灰尘的唱片,其中就有安德森演唱的《莉莉·玛莲》。

1941年8月18日晚,贝尔格莱德电台首次播出《莉莉·玛莲》,成千上万的德军士兵立即被它迷住了,这首歌的内容唤起了士兵们的厌战情绪,唤起了战争带走的一切美好回忆,他们纷纷写信要求重播。

很快,这首德语歌曲冲破了同盟国和协约国的界限,传遍了整个二战战场。从突尼斯的沙漠到阿登的森林,每到晚上9点55分时,战壕中的双方士兵,都会把收音机调到贝尔格莱德电台,去倾听那首哀伤缠绵的《莉莉·玛莲》。

不久,英国BBC广播将之译成英文播放,《莉莉玛莲》这首歌立刻成为轴心同盟两方战士的精神食粮,也是历史上最具传奇性的歌曲。

  这首歌在后方也极为流行,经常被柏林的电台播放。一位德国母亲写信给舒尔兹说:“我的儿子已经死了,他在最后一封信中提到了《莉莉·玛莲》,我一听到这首歌就会想起他。”


纳粹向她伸出黑手
  纳粹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十分憎恶《莉莉·玛莲》,而偏爱《轰炸英格兰》之类的歌。1943年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30万德军被歼的消息传来后,盖世太保以扰乱军心及间谍嫌疑为由取缔了电台,戈培尔下令禁止播放《莉莉·玛莲》,销毁所有唱片,并称它为“徘徊在酒吧中的死亡舞曲”。

但是《莉莉·玛莲》并没有就此消失,戈培尔始料不及的是,《莉莉·玛莲》的唱片已被偷偷送到中立国瑞士,在戈培尔下令禁播三天之后,《莉莉·玛莲》又回响在无线广播中。戈培尔将他的怒气发泄到歌手身上,将安德森软禁起来,相关人员也被赶进了集中营。而《莉莉·玛莲》反而越唱越响,纳粹德国也走向了命中注定的灭亡。

新《莉莉·玛莲》动人心弦
  小说家约翰·斯坦伯格说过:“歌曲有一种超越国界的能力。”这首德国歌被与隆美尔作战的英国军人“俘获”,英国军队的高级将领也不喜欢这首歌。他们认为,它是不适合他们的战士前进的东西,特别是在用德语唱着它的情况下。

  在英格兰,一些第8军的老兵经常在酒馆里哼唱《莉莉·玛莲》。一天夜里,歌曲出版商菲利浦碰到一群老兵正在唱这首歌,他好心地提醒他们:乡村警察可能会把他们当成德国间谍。一个战士愤怒地喊道:“如果你们对它不满的话,为什么不为我们写一首英语歌呢?”

  菲利浦在歌词作者汤米·康纳的帮助下接受了这一挑战,《莉莉·玛莲》被改写成《我灯光下的莉莉》。新的莉莉是一位留在家里的姑娘,她期待着她的战士安全归来。
  在军营门口的灯光下
  亲爱的,我记得你习惯地在等待
  在那儿你温柔地对我低语
  你将爱我到永远
  我灯光下的莉莉
  我心爱的莉莉·玛莲
  歌曲发表后立即引起轰动,在6个月里,仅单张歌片的销售就超过50万张。这首令人难以忘怀的叙事曲表述了远离家乡的战士渴望返回爱人怀抱的心情。埃迪博·皮亚夫将它唱给法军,马林·迪特里希将它唱给美军,美国第5军的战士唱着它挺进佛罗伦萨……

  战后德国拍摄的电影《莉莉玛莲》中表现:歌声安慰着在生死边缘的困苦的人。在战壕中,刺刀的光又脏又冷,士兵们听着《莉莉玛莲》,迷醉在最后的希望中……令许多中国观众感怀的一个镜头是:战壕里的德国兵听到远处广播里头的《莉莉玛莲》,很是感动,在军官的带领下朝广播方向靠近,播放音乐的苏军发现后,开枪射击,德国兵在歌声中全中枪倒下。军官倒在广播的电线杆下,听着音乐表情陶醉,笑着说:俄国人,然后死掉。


玛雷娜-迪特里希Marlene Dietrich
Marlene Dietrich(1901-1992)是德国著名影星和歌手。她大胆的中性扮相,穿裤装抽香烟,歌声低沉性感而冷酷,风靡了二战前的柏林。1930年,她出演史登堡(Joseph von Sternberg)的電影「兰天使」而在大荧幕走红。

纳粹上台后,她毅然离开祖国,加入美国国籍,坚决反战。而听众最爱的还是她唱的Lili Marleen(不论是英文版还是德文版),这既是控诉战争控诉法西斯的有力武器,也是一份再也无法释怀的乡愁。

她让这首歌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1937年希特勒开出优厚条件请她回国,遭到拒绝。她从此与德国划清界限,一生中再也不曾踏上故乡的土地。1940年,静坐战的八个月里.德军为了消除法军的斗志,在法军的马齐诺防线外,天天放这首悠扬的反战情歌。

从此,演唱者MARIENE DIETRICH女士成为德军和英法联军心中的偶像。美国大兵们甚至拜倒在英语版演唱者,玛雷娜-迪特里希——一个坚决的反纳粹德裔美国演员——的石榴裙下。在美国,她在银幕和舞台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1992年,她在巴黎去世。最终,她的尸骨重回柏林,德国人还用她的名字命名了柏林的一个广场:玛雷娜-迪特里希广场。



拉尔·安德森Lale Anderson的故事

关于歌手拉尔·安德森Lale Anderson(1905-1971)在法斯宾德的电影《莉莉·玛莲》中有着全面的展现。

拉尔·安德森Lale Anderson是德国一位美女歌唱家,是作曲家罗伯特·舒尔兹的女友,也是这首歌的原唱,最初录制的版本并不走红。她为了生计与纳粹上层将领有联系,与Marlene Dietrich相反,凭借着同纳粹上层的暧昧关系,安德森步步高升进而大红大紫。但她始终坚持只唱男友罗伯特为她写的《莉莉玛莲》,这首歌真切的情感打动了所有战场上的士兵,成为德国民族精神的鼓动力。

1938年的瑞士,犹太作曲家罗伯特与德国歌女安德森正在热恋中。罗伯特的父亲领导着一个帮助犹太人逃出德国的地下组织,他对儿子的德国女友很是担心,于是利用两人到德国去的机会,把安德森留在了德国。

  安德森无奈之下只能到酒吧卖唱,谁知一曲《莉莉玛莲》竟在德军将士中大受欢迎,安德森在德军高官甚至希特勒的支持下一举成名,进入了德国上流社会。

  罗伯特知道了父亲的行为,冒着危险再次来到德国,却见到已经成了红星的安德森。两人冒着危险曲折相见,却无法互相理解,罗伯特在回去的途中,被暗中监视安德森的特务抓获,查出了他的真实身份。但罗伯特却误以为是安德森出卖了他。

  罗伯特的父亲托维莉搞到集中营屠杀战俘的胶卷,以换取罗伯特的生命。罗伯特获救了,安德森却因此进了集中营。罗伯特得知真相,多方努力,而德军将士也对唱出《莉莉玛莲》的安德森怀念不已,安德森终于离开集中营,再次登上舞台。

  战争结束了,安德森赶到瑞士寻找罗伯特,却看到罗伯特已经成了很有成就的作曲家和指挥家,并且已经结婚。安德森竭力克制失望,伤心的黯然离去。

莱普这首诗歌的改编作品已以14种语言出现,已有不下一打的故事片和纪录片将《莉莉·玛莲》作为它们的插曲。直到今天,只要有老战士相聚,你就会听到他们唱这首孤独恋歌。

为什么《莉莉·玛莲》能打动那么多人的心呢?也许是因为在惨烈、刺耳的战争噪声中,《莉莉·玛莲》传达的正是人们渴望的和平、温柔、甜蜜。


播放曲目(原声唱)
1. LILI MARLEEN:Lale Anderson
2. LILI MARLEEN:Marlene Dietrich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