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3国都是互联网非常普及的国家。3国网民还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喜欢在网络上跟帖、留言,其中有不少还涉及到邻国。而一些激进的言论不仅刺激了邻国网民的神经,也在本国引发激烈的网上争辩。最近一段时间,对中国发生地震幸灾乐祸的网民言论在韩国遭到批评,韩国网络随后有了更多善意和反思的声音。中国网民对日本地震表达的同情也被日本主流媒体关注,并翻译给了日本民众。可以预料的是,今后在领土、历史等敏感话题上,3国网民的“论战”肯定不会少,一些具体事也会擦出火花。在中日韩3国关系处于微妙转型期的时候,网民的偏激或理性,在多大程度上能影响整个国家的民意,依旧是人们关心的话题。
三国网民屡屡相互攻击
也许就在几年前,网民还会被视为“小众”,没有人太在意他们在网络上发的帖子。但现在,网民力量正变得不容轻视。中日韩3国都是网络大国。中国网民数量已经有3亿,超过美国居全球首位。日本网民的数量去年夏天是5300多万。而据韩国信息通信部今年2月公布的数据,韩国6岁以上的上网人口约有3500万,占总人口的73%。中日韩3国网民还十分活跃。有统计说,韩国网民去年平均每人每月在线天数为17.4天,位居亚太地区榜首。在如此众多而活跃的网民大军中,时不时会出现一些偏激的言论。
一般来说,日本网民如果想发表自己的看法,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密克西网”等博客专用网,二是通过“2CH”等供人们自由发表意见的论坛网。4月26日,为迎接奥运圣火,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把长野变成了红色海洋”。记者在“雅虎日本”网站看到有上万日本网民留言,其中不少人指责中国留学生“声音太吵,没有照顾当地日本人的感情”。对中国留学生的行为表示理解的声音也有,但相对较弱。6月8日端午节那天,记者在“雅虎日本”上看到有一篇报道说“韩国抢在中国之前把端午节注册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立即有不太了解具体情况的日本网民留言讽刺说:“从中国人那里偷盗的韩国人,在某种意义上也许是世界‘最强’的人。”还有人跟帖说:“也许正是韩国人的狭隘让中国人反感。”
一些韩国网民对邻国的议论同样毫不客气。因为“独岛”(日本称“竹岛”)问题,韩国民间与日本有对立情绪,很多网民的留言显得十分激动和强硬。在日本岛根县知事前不久提出应该在日本中学教科书中明确写入“竹岛是日本领土”后,韩国网民“kimhyunwoo77”说:“日本人又在放屁了!”网民“k2mk2”表示,韩国应该努力发展国防力量,“怀着和平的愿望去做战争的准备”。还有个叫“hjpg0415”的网民直接留言说:“我讨厌日本,日本是罪恶的根源。”据记者观察,涉及到日本和中国时,韩国网民的留言负面和批评性的比较多,只有少部分留言是比较客观冷静的,能从韩中、韩日关系大局出发,并对一些过激言论进行反驳。
反思和善意战胜“网络毒药”
最近一段时间,“牛肉风波”已逼得韩国内阁集体辞职。一些韩国人认为,网络上“毫无根据”的疯牛病谣言,刺激了国民的不安心理,使局势恶化。6月17日,韩国总统李明博在一个经济会议上发言时情不自禁地议论起韩国的网络。李明博说:“韩国是主导网络发展的国家,但不断扩散的垃圾邮件和虚假信息正在威胁人们的理性和互信,如果互信得不到保障,网络的力量就会变成毒药。”
“网络毒药”并没有让所有韩国网民失去理智和友善。部分韩国网民对中国发生地震幸灾乐祸的言论,很快就遭到韩国主流媒体和一些正义人士的批评,不仅如此,在韩国网络上也出现了抵制对邻国恶言恶语、冷嘲热讽的活动。在韩国门户网站“Daum”的“Agora”论坛版块上,一个来自天安的韩国大学生网民担心中国人将这些恶意留言误解为韩国国民的整体舆论,于是发起了“请不要对中国地震灾难恶意留言”的倡议。倡议5月20日发起,目标是在6月20日前完成1万个签名。倡议发出仅几天,就有4000多个签名表示支持。有很多韩国网民在签名后还谈了自己的想法。网民“白头魂”表示,“发表恶意留言的人一下子就毁了十多年来一直在中国努力的韩国人的形象”。网民“熊掌”说,“国家和民族虽然不同,但个人的悲伤痛苦都是一样的,换个立场考虑的话其实很简单”。网民“金英东”说,“应当把互联网的自由作为更成熟、更理性的工具使用”。也有网友呼吁,“做更成熟的韩国人”。还有很多韩国网民留言是“加油”和“对不起”。
截至6月19日,“万人签名”的目标只实现了一半左右,但韩国网民表达出来的反思和善意还是重重地回击了偏激。同样在“Agora”论坛上,有一个叫“天下所有”的网民5月20日针对上述倡议搞了个“致那些因为地震灾难而制造对中国友好舆论的人们”的签名活动,截止时间也是6月20日。该网民怀疑并攻击倡议“不要恶意留言”的发起者有中国背景,他还散布一些反华言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到6月19日,给他捧场的韩国网民只有一个人,显得十分狼狈。
偏激网民的时代背景
对网民的一些偏激言论,中日韩3国的专家和学者谈了各自的感受。日本丽泽大学外国语学部主任教授三潴正道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日本网络上的各种意见和议论是不能左右社会走向的。对那些充斥着过激言论或是喜欢诽谤中伤的网站,日本人都知道它们的实质,所以不会受太大影响。”
日本翻译家中泽建一认为,网上发言的随意性让网络成为个人感情发泄的场所,已经给社会带来不安全感。中泽建一说:“我几乎不看日本网民在网络上的言论。从某种意义上说,部分日本人对中国极端无知,他们会在网上进行发泄。我认为这些内容没有任何意义。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我希望网络能够良性发展。同样,如果中国网民的过激言论和使用谩骂的词汇太多,也会有损中国的形象。”
韩国外交安保研究院一位教授告诉记者,在网上经常留言的韩国人一般都是初、高中学生。相比之下,大学生和上年纪的人很少在网上发表过激言论。这位教授还强调,现在的韩国青少年不太爱读书,他们喜欢上网看新闻,看到不满意的东西就随意发表看法。不过,他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人会慢慢变得成熟。韩国一位在读研究生也对记者说,他以前也喜欢在网上留言,后来觉得很没意思,尤其是一些人的想法,实在太偏激,甚至无法理喻,所以自己后来也不愿意留言了。他还说:“我现在上网就是看看新闻,基本上不看网民的留言了。”
“网络对民间情绪的影响确实是一个新的问题和现象,值得人们去思考。”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学者金嬴认为,与其说这是中日韩3个东亚国家之间的问题,不如说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她举例说,在今天的全球化过程中,欧洲人对待移民、对待外国新的民族主义的一些情绪也会通过网络表现出来。她强调说:“可能因为我们今天恰恰处在中日韩3国关系一个非常微妙的转型期,我们3国过去的东西没有理清,而未来又要一起携手往前走,正好又碰上了网络这种新的技术和渠道,新的人群又有了经济条件、文化条件和政治参与的条件,因此出现了这个比较敏感的新现象。”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喻国明教授表示:“网络上一些年轻人的观点总是相对极端一些,这个现象中日韩3国都差不多。关键在于整个国民心态是否是健全、理性的,不要因为网络语言而对对方持比较激进的民族主义看法,同时要对自身网络上的东西有更加理性地看待。我们在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比较极端的人,因为社会本身是多元化的。但是我们不能被这种亚文化和支流性的东西所左右。”喻国明认为,一个健康理性的国家应该是较少受到这种扰动的。网民有表达自己言论的空间和权利,但是大家不应该被这些言论所左右。如果一些网上不负责任的言论影响到了一种民间情绪,说明这种民间情绪本身还不够成熟。中日韩3国之所以在这个问题上表现突出一些,原因之一就是我们文化上有相近性,彼此间的话语空间比较大。喻国明说,在现实中我们不可能完全让一些喜欢说激进话的人彻底闭嘴,在网络上也是一样,但也不必对网民过激言论特别恐惧,因为人们在网络互动中会建立起一些“游戏规则”和话语规则,如果有人不遵守规则,大家就不会理他。
三国青少年需相互更多了解
“网民的身份和言论是游移的。”金嬴说:“今天在网上骂中国的日本、韩国网民可能在某一天又会有不同的言论。我觉得我们不要拘泥于中日韩这种民族、国家的框架去看待它,从社会学、传播学的角度去看可能更好些。”
三潴正道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达了自己的担忧:“现在的日本年轻人几乎不看电视,也不读报纸,这是现实,他们越来越沉浸到个人世界中去了,这个倾向很严重。”
对此,韩国庆熙大学亚太地区研究院教授李俊泰说,因为韩日中百姓互相之间还不太了解,每个人都是从自己国家的立场出发看问题,根本不考虑对方国家的人是怎么想的。另外,经常在网上留言的韩国网民大多是上世纪90年代出生的人,他们普遍享受了国家发展的成果,具有很强的优越感,个性非常鲜明,但思想相对还不成熟。李俊泰还说,网民的情绪不能代表韩国民众的整体想法,毕竟留言的人还是少数。如果要想了解韩国民众的想法,应该主要看30岁以上的人是怎么想的,他们才是整个社会的主流。对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李俊泰说:“重点在于加强3国青少年的交流,增进相互了解。交流多了,对对方国家的看法也就会更加客观。”(环球时报驻外特派特约记者 莽九晨 孙秀萍 记者 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