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现实,顺势而为

接受现实,顺势而为

--大宗师

以前一个北美同事,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经济萧条时期(据说美国经济、金融界就怕当下的经济步那时的后尘)找不到事做,就去一所名校,读了个MBA。后来经济好转,就在我当时在的那家公司作了个Manager。他和我谈起来,讲到他家道颇为殷实,本不缺钱,自小就从事股市投机,学了MBA的一些课程之后,就更在理论上有所提高,但这么多年下来,他发现他的整体战绩和市场这么多年的自然增长基本持平,out perform market似乎不是件容易的事,早知道还不如炒市场指数,跟着市场跑,又不操心。市场的价格是由千百万象这个同事一样的个体在股市上买卖trade最后形成的总体期望值,个体固然对市场价格的形成有贡献,但若试图企望影响市场价格牟利那简直是痴心妄想,比螳臂挡车还不如(大基金例外),所以统计上个体的战绩在任何时候都呈正态分布,差不多一半的样子基本与市场持平,一小部分人大赚,另一小部分人大赔,市场上就这么多钱,有人赚就有人赔,钱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当然也有经常out perform market的人,这是小概率事件,和中六合彩差不多,可遇而不可求。如果是pure market,此人决无内部情报,那么当他在市场上的时间充分长之后,恐怕必有翻船湿鞋的时候,最终的结果恐怕也是平均下来和市场自然发展持平,所以市场投机的关键是不可太贪,见好就收,所谓中庸之道。统计上普遍存在的正态分布是中庸之道的统计学基础,这是另外的话题了,这里要讲的是如何面对你不太可能改变的局面。

如果将人看作一个系统,这个系统有着它内在先天的构造、参数、起始和边界条件,这个系统便有它天然的动力学运动轨迹。但是它不是机器,它的主宰是人的自由意志。人的意志、决策及与他人、社会的互动会不断扰动它的构造、参数、起始和边界条件。当然,人的意志是建筑于人体物质系统之上的,很难讲它不是人体的自然诉求的表现,因此上“自由”与否,也是有很大问号的,但是它的确具有相对自由的形象的。那么在人的自由意志的扰动之下,人体动力系统大概会有多大偏差呢?常言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大多数人大概很难对人体系统内在先天的构造、参数、起始条件改变许多,至多很有限的改变边界条件,因此上这个系统的轨迹与它天然的动力学运动轨迹是相似的,甚至最终收敛于相近或相同的稳定点。用统计学的观点,从长期角度看,总体的得失恐怕与其自然发展的得失持平,这或许是算命有时看上去有点道理的动力学或统计学原因(当然,更多的是心理学原因)。

一个人总是有优点,有缺点,有着他独特的地方,这是由他的天性、出身、所处环境所决定的。这些特性他本人一般是很难改变的,他的一切人生决策离不开他的这些特性,是由他的这些特性决定的。但一般的人总是对自己不满意的,有的想改变自己,超越自己,有的则自暴自弃,但大多数经过各种各样经历后又都回到了起点,发现自己还是自己,一点都没有改变。其实还是应该接受现实,接受自己,倒也不是为自己的缺点骄傲,而是与自己的缺点和解,真正接受自己、接受现实,真正的be yourself,真正的be who you are,这样才会有真正的自尊和自信。完全了解自己,接受自己之后,就可以依着自己的特点和外界客观条件顺势而为,顺着自己这个系统自然的发展轨道、发展方向推动,按着这个系统内在发展的规律调整着力的大小、方式,而不是反其道而行。条件已经成熟,自己有能力、有兴趣、有条件,短期就会见效的,就要多加把力;条件不成熟,还没有发展到可行的阶段,就不要心急,要耐心等待,做好准备;长期不懈努力才会见效的,就要坚持不懈持续努力,不要急于事功,不要在意一城一地的得失,要“风物长宜放眼量”,要从长计议。怎样才会知道自己和外部环境的态势呢?除了理性分析之外,还要善于“倾听”自己这个系统和外部系统的“声音”。庄子讲要听万籁的声音,似乎很有些神秘主义的味道。其实一点也不神秘主义,所谓的神秘主义一定有现实客观的唯物基础。这种“倾听” 的“声音”或直觉,其实就是经过反复实践,千百次的成功、失败的经验经高度归纳总结之后形成的感性和理性高度统一的高级的条件反射。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孔子讲四十而不惑,就是人必须在社会实践中摸爬滚打,吃了相当多的亏,摔了无数跤,碰了无数次壁,终于了解了自己、社会和人生,在感性上和理性上形成了高度统一的、稳定的高级的条件反射,才能够不再迷惑,不再走太多弯路,而是尽量顺势而为。否则,不到这个年纪,没有这些经历,接受自我,接受现实,顺势而为只是一句空话,其实是做不好,做不到的。

社会这个大系统的主宰是人们的观念,人们的观念是由社会的历史和现实决定的,又会超前于社会,社会和观念的发展有着它们自然的轨道。人们常讲:“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对于社会和观念的驾驭和利用,更是要接受现实,顺势而为了,否则就会为之所倾覆。条件成熟,有能力了,才可乘势有为,而且必须有所作为;条件不成熟,还没有发展到可行的阶段,就不能着急,就要行无为之治。但要看到未来的趋势,要为未来未雨绸缪,要为未来条件成熟有为作准备。这种战略性的准备可能要经过很长时间,甚至几代人的持续不断的努力,在将来才能看得到结果。政治家们必须有此心胸,自己种下的种子,不一定自己要看得到它发芽、成长、结果,只要将来后人们能看得到它发芽、成长、结果就可以了,那时后代们就可以在社会发展到条件成熟时乘势有为了!

绿一 发表评论于
受益匪浅,好像是写给我,相信有很多人跟我一样受益。多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