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男性统治下的世界,道德就是一副“捆人绳”。广为人知的规范是:女人必须恪守妇道、从一而终,男人则可以三妻四妾,花天酒地。这种格局,当然不公平。即便那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也是嘴上一套,床上一套。最令人费解的是,中国男性形成了普遍而强烈的“幼女崇拜”。民间称之为“老牛吃嫩草”,说文明点儿,叫做“老夫少妻”。有趣的是,一夫一妻还不够,必定要佳丽环绕。民国鸿儒——辜鸿铭曾受过系统而正规的西方现代教育,他居然弄出了“一把茶壶,四只茶碗”的理论,借喻男女“生而不同”的现实。(下图:古代富贵人家的后宅,多是妻妾成群)
![](http://185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7/22/23/13/11bf129ed40g214.jpg)
![](http://185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7/22/23/14/11bf12a59aeg215.jpg)
唐代文人也很放浪,少年得志的白居易即是代表。他曾蓄养了大量家姬,还亲自指点这些姑娘学习乐舞。“素口蛮腰”这个香艳的说法,就来自于白家床笫。
白居易同样具有男人天生的弱点,他极为喜新厌旧,差不多十年间,就更换了三批姬妾,人老珠黄了,相公自然厌倦。可是,这个时候,他已不再翩翩年少——67岁了。(下图:唐朝,歌舞升平的娱乐生活)
![](http://186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7/22/23/14/11bf12a85e2g214.jpg)
采阴补阳”是中国古代“房中术”一个重要观念,中国土生土长的道家文化也极力为此推波助澜。男性若想获得补益、长寿,甚至长生不老、得道成仙,便要通过与女性有意识地行房来达到目。这种观念起源很早,晋代葛洪的《抱朴子·内篇》就记载;“房中之法十余家,或以补救劳损,或以攻治众病,或以采阴补阳,或以增年延寿,其大要在于还精补脑一事耳。” (下图:白居易故居前的雕像)
![](http://1814.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7/22/23/14/11bf12adf9eg213.jpg)
好玩的是,女人掌权,也讲究“采阳补阴”。比如武则天,身边“男宠”、“面首”成群,她也希望万寿无疆,从少年男子身上获得能量。据说,很多宫女纷纷 “病”倒了,悲观厌世,颓废绝望。太医会诊,既没发现器质病变,也没看到精神异常。有人出主意,送一批身强力壮的男子来。数月后,所有宫女恢复正常,容光焕发。那些男子则懒洋洋地躺在宫院里。局外人问:“这是什么?”宫女掩齿而笑,答道:“药渣。”故事应属杜撰,却说明男女世界,缺一不可,只有阴阳调和,才能保障最起码的健康。采与补,男女双方是互相的。
在漫长的古代中国,“采补”观念,源远流长,深入人心。尽管现在看来很可笑,但是有一点文化修养、有一点经济条件的士大夫,都采用这种生活方式,就像现在品茶、唱歌、洗桑拿一样司空见惯。白居易、苏东坡和康有为等人的“老牛嫩草”行为,也多少获得了侧面的解释。反过来说,采补绝不应该成为纵欲、奢靡的借口。任何假道德之名、行无耻之实的“伪善”,都将遭受历史嘲笑、鞭笞。
from so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