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闭幕式,前前后后看了两遍多点。早上是CBC的直播,给妈叫起来的时候,就已经有些晚了,没看到开头,不过后面就一点不漏的看了。于是,晚上早早就坐等CBC的重播,只是略过一些仪式,见缝插针地干了些其他必须干的东西。然后,因为NBC重播得慢一拍,又跟着NBC回顾了些重点。
每次看到奥运火炬熄灭那段,都感动得不行。不要说那些身在其中参与了的运动员、裁判员、工作人员、演员还有志愿者,就我这旁观者也有生活一下被抽掉一根主心骨般的怅然。
从开幕式开始,看奥运照例就成了我的业余生活的主要部分,重要部分。从84年开始,届届如此,只有00年那次在西藏阿里奔波例外,完全没有电视,所以无比珍惜任何可以从广播听到的任何奥运消息。每次闭幕了都深感失落,这次因为是在自己家举办的,所以看欢歌笑语送完客后,空落落的感觉尤甚。
这两周一路跟下来,夜夜深更半夜地熬,周末更是三四点都没合眼。人真是不如以前了,熬得有些挺不住,到后几天,心其实已经生出了终于快结束了庆幸。只是,待幕真闭上时,却就依然坐着舍不得走了,哪怕是一直看尽最后一个镜头。
非常非常喜欢熄火那段开始的音乐,接下来的童声“我和你”也比开幕时大腕们的更动人心。火炬虽然熄灭,但奥运之火会长留人们心中,这好象是那节的主题。别人是不是认可这个主题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自己是会一直记得的。
可能因为如此,我也同样喜欢记忆塔那段,没有这段煽情,不过很有创意也很好看。歌儿说有的像毛毛虫那段,应该是在模仿燃烧跳跃的火苗吧 —— 圣火熄灭了,但是奥运之火还在人们心中跳跃。
后来祥云升起,鲜花盛开,人们从塔底沿盘旋向上的道路向塔顶奔跑 ——我想那是在用很典型的中国方式来演义的奥运精神吧 ——当然,很可能我这是在乱体会一通了罢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朋友的博看到这篇对闭幕式上“伦敦八分钟”的解读,不错,转过来做补充.
十个方面解读“伦敦八分钟”的意思
1、等车的人包括各种肤色的人,表现出伦敦是一个国际性都市,主要表现其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2、有残疾人表现出残奥的元素,这一点考虑比较周到,也体现出人文关怀。
3、双层大巴是除白金汉宫、大苯钟、伦敦桥之外最后有特色的伦敦标志。
4、英国的流行歌曲在世界上的地位是极高的,英国文化的象征之一就是摇滚.
5、雨伞表现出伦敦的气候特征,也是英国人日常生活的必备品,雨伞出现在道路上使人立刻想起《雾都孤儿》等伟大的英国作品。
6、街舞部分表现出奥运是大众聚会,街舞本身就是大众文化。
7、等侯公交车的情景设置表现奥运的平民化特征,这一点可能是我们最不能做到的。
8、小贝的出现主要表现体育元素,是伦敦和体育的结合,相比我们的开闭幕式和雅典八分钟最缺乏的就是体育元素,不知为什么,是导演没想到还是怎么回事,什么都有就是没体育。
9、众人为小女孩过马路作垫背一节表现出对未来一代的关爱和期待。
10、伦敦表演设置在跑道上没有进入最核心的地带表现出一种谦虚和随意的姿态。
其实英国有很多可以体现的元素,文艺复兴、工业革命等等等等,但伦敦八分钟一点都没有去涉及,这体现出他们的自信。
我认为伦敦八分钟最大的特点就是三个字“平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