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ZDF的“新闻女王”赴京:犹如置身曼哈顿 zt (图)




德“新闻女王”赴京:犹如置身曼哈顿

--------------------------------------------------------------------------------

德国之声 2008-08-03 14:33:28

3日是她的启程日期,为了北京奥运,德国电视二台今日报道“Heute Journal”节目的全组人马全迁北京,准备在本月6日和8日现场播出两套晚间节目。在世界聚焦所在地现场直播是德国电视二台的一贯做法。此次是ZDF的名主播斯洛穆卡(Marietta Slomka)第二次赴京,可谓“有备而去”,在启程前接受本台中文网记者采访时,她表示,最大的心愿是带给德国人多彩全面的中国图象。



斯洛姆卡(资料图片)

斯洛穆卡享有德国“新闻女王”的称谓,她迷人的双目也是不少人热谈的话题。在5月首次北京之旅
后,斯洛穆卡带回了5部聚焦北京普通市民的短片,更使这位德国媒体女性成为焦点人物之一。德中两国人民在诸多问题上的认知不同带给她震撼和思考。

力求客观多方位展现中国

德国之声:斯洛穆卡女士,您好!从北京回来后,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去时您怀着复杂的心情,回来时同样感慨万千。有一点是根本的不同,那便是您亲身经历了中国,对中国有了一份真切的了解。您认为,在德国了解到的中国图象与您经历的中国是一样的吗?

斯洛穆卡:我难以确定德国居民对中国的普遍认识水平。我相信,许多德国居民根本不了解中国。所以对我来说,借助不同视角展示和表现中国的各个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它包括好的一面,不好的一面,令我愤慨令我感动和震惊的许许多多。这就是我所指的复杂心境。当然,德国对中国的了解有不理智的模式化的地方,这一点亟待纠正。不过坦率地说,中国也有些地方是我不喜欢的。



斯洛姆卡在北京超市。(资料图片)



一味批评中国只能适得其反

德国之声:您认为,新闻工作者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促进德中两国人民的了解与交流呢?

斯洛穆卡:我认为,有许多地方需要我们解释、说明和介绍。告诉德国人民,中国人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与我们不同。我们不能总是在外面指指点点,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强加给他人。

德国之声:您能在此举一个例子吗?

斯洛穆卡:比如在我的片子里,我特意找了一位中国教授,他讲一口流利的德语,我的目的是通过这位教授向德国人直接表达他的观点,及所思所想。在交谈中,这位中国教授表示,希望能多给中国一些时间,如果在奥运举办前夕,外界不断批评中国,就会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谁都不愿意总是被别人批评,这点应该是可以理解的。我认为,让德国人意识到一点非常重要。

重在谈判方式

德国之声:您在接受采访时一再强调,中国人对许多问题的看法与外界不同。中国不仅由侵犯人权和西藏问题组成。但在人权问题上,欧洲人也不应因此而不表达自己的观点。您认为,在人权问题上,怎样才能让中国人更好地接受来自德国政界的批评之声呢?

斯洛穆卡:我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明确告诉中方谈判伙伴,人的基本权利必须得到遵守,这是毋庸置疑的,没有回旋余地。无论国家体系如何,人生来就应享受做人的权利。言论自由也是一样。这些权利都是无法出售的,不能将其作为交易手段。谈人权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人们有权利公开谈论此事。我认为,政治家可以以和气的口吻,以讨论的方式,与对方谈论此事,不必使对方感到丢面子,或是感到受到伤害。

德国之声:您认为,德国总理默克尔在这一点上做法如何?

斯洛穆卡:我很难对幕后发生的事情进行评论,我想,令中国人感到气愤的是,没有及时通知他们。默克尔的做法是否得当,我无权评论。从原则上来说,德国总理有权接见任何人。她不必事先获得任何人的许可,会见西藏宗教领袖达赖喇嘛也是一样。当然了,也许我们可以采取某一种方式,避免让中国领导人觉得象是有意导演给他们看的一样。总之,对此进行评价,不是我力所能及的。

将中国比作前东德

德国之声:您在接受采访时,曾将中国比作前东德。您的原话大意如下:所有的一切看似自由,象是涂了一层闪光发亮的清漆,一旦划破其光亮的外表,就会发现它是前东德。您能否对这一点作进一步的阐述?

斯洛穆卡:走在北京街头,我觉得犹如置身曼哈顿,感受到那里面向世界的市场经济,绝无前东德的灰暗和单调。由于实行社会经济,前东德没有足够的商店,没有琳琅满目的商品,没有多姿多彩的着装。如今的中国完全不是这样,或许20年前是这样吧。如今的中国是一个多彩和欢乐的国度,但是如果谈及政治议题,比如在接受采访时表达了一些批评性的观点,就会突然冒出10个警察和安全人员,他们监视你的一举一动。电子邮件和网页都受到监视,受访对象甚至要冒生命危险。我认为,这与前东德别无两样,在这一点上,我坚持自己的观点。

德国之声:您在中国采访时,曾受到警察和安全人员的阻止,但是您现在又获得了去中国工作的签证,在领取签证的那一刻,您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斯洛穆卡:我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我没有干违法的事情。我没有去不能去的地方,我没有偷拍什么。我的采访对象事先甚至征得北京公安的同意。我没有违反新闻自由,没有违反东道国中国的任何规定。中国为什么要拒绝发给我签证呢。

经历北京现场直播北京夜生活

德国之声:德国第二电视台派往中国的记者都有严格的分工,有人专门报道体育盛事,还有人负责报道那里的风土人情。请问,您此次北京之行的重点是什么?再次聚焦普通百姓吗?

斯洛穆卡:不,这回不一样。本月6日和8日,第二电视台的今日报道栏目将在北京播出。奥运是世界大事,我们要在那里做现场直播。我们的全组人马都到那里去,我继续是节目主持人,报道我们的采访,介绍我们在那里的记者采编的内容,新闻当然还是从德国播出,之后我再接着主持。美国9月举行大选时,我们也将采取同样的做法。我曾从莫斯科主持过今日报道节目。每逢特别事件,我们总是去全世界聚焦地点做现场报道。

规定北京市民的8不问毫无必要

德国之声:不久前,北京政府启动了一项大规模的宣传活动,明确规定居民不得向奥运客人提出过于隐私的问题:包括不要问国际客人家庭背景,经济收入,年龄,是否结婚等。您认为,北京政府的这一做法有必要吗?中国领导人有理由担心,北京居民因举止谈吐不当会有损中国的形象吗?

斯洛穆卡:我认为,中国政府的担心实在是太多余了。中国普通市民是自己国家的出色代表。如果能象平时一样,就不会与外国客人发生矛盾。现在的这种作法完全是一种想控制一切的过激表现。比如马路必须干干净净等,其实平时并不是这样,西方国家也不这么做。大大方方地让客人们来,由他们自己决定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让他们与想交谈的人交谈,没有什么可以保密的。如果中国人问我,是否结婚,是否有孩子,我有多大等,我一点也不反感,相反我觉得很好,因为这样一来,我们才有机会交谈。

渴望在北京自由报道

德国之声:有了上次北京之行的基础,您这回更是“有备而去”了。您对此次中国之行有什么特殊的期待吗?

斯洛穆卡: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之行。我们只去北京报道奥运。我们总共在那里呆一周,作两套晚间节目。经历北京奥运,事先的准备当然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奥运是国际盛事,亲身经历,而不是从美因兹的演播间报道,对我来说是件激动人心的事情。

德国之声:您认为,在北京工作期间,您会遇到的最大风险,或是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呢?

斯洛穆卡:现在还很难说。我认为,外国记者不能自由登陆因特网,因特网网页受到检查和监督等都令我感到困惑和不解。比如我们的记者在报道北京的长城和其历史时,节目就突然受到了干扰,因为据说外国人不能报道北京长城,我不希望会发生这样的意外事件。这也违反了北京政府与国际奥委会达成的协议。我希望,这不过是例外事件而已,不会再次发生,中国应遵守当初的承诺,使我们可以在那里进行自由报道。

德国之声:这次北京奥运之行最令您着迷的地方是什么?

斯洛穆卡:最令我感兴趣的是,中国如何向外国记者展示自己。

看德国调查披露新闻

德国之声:中国图象在德语媒体中历经低潮。作为业内人士,您如何看待德语媒体倡导的调查披露新闻的做法?

斯洛穆卡:第二电视台对中国的报道始终是多方面的,包括中国的饮食文化,历史,风景,民俗等等。我刚刚阅读了明镜周刊和明星周刊对中国的长篇报道,它们对很多议题进行了深入详细的系列报道,为德国居民介绍现代中国,中国的巨变,包括中国的艺术市场等。当然,人们也在文章中提及中国的侵犯人权和环境污染问题等。在报道德国问题时,我们也持批评立场,为什么在报道其他国家时,我们要改变这一原则呢。我认为,即便是批评中国的报道也不是以市场为导向的。

德国之声:您如何看待德国新闻业的现状?

斯洛穆卡:我觉得我们的报道是多方面的,慎重的。

专心工作轻看权势

德国之声:您曾表示,无心进入德国第二电视台的领导层。您认为,您现在的工作不仅带给您乐趣,您对其也有影响力。请问,作为一名专栏节目主持人,您有多少决策权和影响力?

斯洛穆卡:我只谈我所主持的今日报道栏目。我们两位主持人有不小的决策权。

德国之声:具体落实到哪些方面?

斯洛穆卡:比如在选题,确定采访对象,编写报道,以及对采访对象提出哪些问题等等。我们所做的绝不是普通的新闻报道。

德国之声:我的最后一个问题是,此次北京之行,您最想为德国人带回的礼物是什么?

斯洛穆卡:带回一个求实,多面的中国图象。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