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转贴:内家拳与外家拳的区别
转贴:内家拳与外家拳的区别
转贴:内家拳与外家拳的区别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我国的武术形式极为繁多,若以门类来说竟有上百种之多。单拿少林拳来说,就有几十种门。如:红拳、华拳、查拳、梅花拳、罗汉拳、醉拳、南拳、螳螂拳等等。并且还有南派(特点在上身之拳)北派(特点在下身之腿)武当派、嵩山派等等。
在其他的拳门中尚有形意拳(十二形)、心意拳(十大形)、八卦拳、太极拳以及绵拳、通臂拳、拦手、峨嵋十二庄、金钟罩、铣布衫等。
但是,就以拳术的哲理、原理言,则分为内外两种,即内家拳与外家拳。除此之外无他家。
所谓内外者,则因有着各自的特点而存連着不同的差别。现将内家拳与外家拳的区别陈述于下。
以心意来支配内气的发动而显现意动,这是内家拳区别于外家拳的主要特点。
一般来说,内家拳重意气动,外家拳重姿势力。
所谓“心有所感,意必至动”就是说也有击倒对方这个念头,马上大脑思维(即心意)指挥丹田迅速把气发动起来,动使而击之。(有关意气动的结合问题后面详细叙述这里暂且不谈。)
而外家拳由于它在练习时的呼吸法与内家拳不同,因此,常常是以力击人。
然而从姿势来看,外家拳优美华丽、而内家拳除了太极拳外,其他的拳几乎都是动作不易引人入胜。这是内外两家拳术的区别之二。
其次,由于六合与行气的关系,固此,内家拳注重于体稳(即根稳)、而外家拳注重于肢体。这是内外两家拳区别之三。
另外,由于内家拳重意气而松灵,外家拳重而紧猛。固此,练内家拳的人大多肌肉松灵敏感,而练外家拳的人则肌肉结实丰满。这是内外两家拳术的区别之四。
除了上述的这些区别外,当然还有其他不同之处,这里只用扼要的提示。
至于内家拳与外家拳的作用同样是起着保健强身,自卫保国。所以不能说哪一门拳术好、哪一门拳术不好。
作者的看法是,大家都有各自的数特点。都有优点及不足之处。
我们知道,世界上没有什么十全十美的绝对的东西,因此无论各家各派都必须本着虚心的精神,互相取长补短,以使自己门中的技法不断提高,不断丰富,不断完善。
过去,由于传统的习惯的影响,因此常有门户之见。“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想往来,而且还时常互相瞧不起,互相不服气以致互相拆台。
就是在内家或是外家同一拳门中也会存在互相不服气的情况,总认为自己的东西最好,似乎除了自己的东西外,别的什么也不行。
首先,从外形看,一般来说,外家拳以刚猛为主,是为刚中有柔;
而内家拳则以柔为主,是为积柔成刚。
如少林拳和长拳一类的拳术,往往是直来直去的动作,并且有许多蹦跳和腾空的动作,所谓发拳似流星,腿击如闪电,讲究气势和力度。甚至如劈挂拳有硬打硬接一说,也就是临阵对敌,不避不让,硬打硬劈,全以功力取胜。
而内家拳,特别是太极拳和八卦掌则是以柔为主,讲究引进落空、借力打力,讲究圆转和柔化,讲究极柔软然后极坚刚。太极拳的套路演练,追求的是中正安舒,绵绵不断,胜人不在力,而在于借力,所谓“四两拨千斤”是也。
如果深入追究,内家拳与外家拳外形的区别,与练功方法的差别是有关系的。
中国武术讲究“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
外练筋骨皮,内外家都差不多,而内练一口气,两家则大有区别。
少林拳法的练气,我们现在称之为硬气功,练到高级程度可以头撞石碑,手开顽石,还可以银枪刺喉,任由别人用木棒排打,甚至可以用汽车轧。这类少林功夫,称之为铁布衫、金钟罩、铁砂掌等等。
外家拳的这类练气法,可以迅速增加练功者的力量和抗击打力,用于实战威力极大。不过,这类练气法,按照道教的理论标准来衡量,就失之于刚猛,意念过重,显然进功较快,但对于养生却没有一点好处,甚至有害于健康。
内家拳的练气基本上是采用了道教内丹术的方法,也就是遵循了“炼精化气、练气化神,炼神还虚”的过程,并且练功过程中,讲究松、柔、静、空,用这种功法来集聚内气,打通任督二脉,实现内气在体内循环,所以又有大小周天一说。
著名的孙式太极拳创始人孙禄堂先生早先就练过硬气功,他每天积气于丹田,小腹坚硬如石,鼓动腹内之气,能仆人于一丈之外。
后来,他求教于山西形意拳名家宋世荣先生,才知道这种练气法弊病很大。宋先生告诉他,善养气者就是内家,不善养气者就是外家。宋世荣先生还给孙禄堂讲述了道家内丹术收视返听、养气长生的道理。
内外家练功方法的不同,最终是由于他们的文化内涵不同。
在内家拳没有出现以前,所有的拳术都是以实战为目的,以战胜对手为目的,这就是黄宗羲说的“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
所以外家拳以刚猛为风格,讲究直来直去,硬打硬接,强调眼快手快腿快。
而内家拳与道教文化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强调的是以武证道,以武合道,强调了武术的形而上的目的,也因此直接继承了道家内丹文化的内涵,从而使武术具有了形而上的文化色彩。
这就是为什么外国人说太极拳是“哲学拳”的道理。
不过,近代少林拳也强调拳禅如一,以佛门的禅风融入少林拳术。
但是,就少林拳的刚猛风格,它与禅宗的空悟不大容易融合,即使强调拳禅合一,恐怕只是形式上的。
无论是太极拳、八卦掌还是形意拳,它们的理论与道家内丹术的理论是基本一致的。
从它们的理论渊源可以看出,内家拳不仅在技法上有更为丰富的内容和更高的境界,而且它让拳术成为道家的一种养生术,兼具悟道、内炼、养生、怡情等道家和道教文化特有的价值取向。
如太极拳为现代人普遍接受,甚至成为一种中国文化的特征而走向世界,不能不说是内家拳转换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