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红河谷》

看上去老实本分的我,却漂个不停,从郑州而北京,从北京而加拿大。目前定居在中部一个城市。学不优也不仕,性温良而常自省。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可能大多数40岁以上的中国人对加拿大的认识历程和我一样,先是学习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而认识了一名加拿大医生,然后就是在80年代初期听非常流行的苏晓明演唱的加拿大民歌《红河谷》,知道了加拿大有这么一个地方——红河谷(Red River Valley)。

“人们说你就要离开村庄,我们将怀念你的微笑。”

为什么要离开村庄?这首歌跟红河有什么关系吗?红河谷到底在哪里?是什么样子?细究起来,好多未解之谜缠绕着这首歌,只是我们沉浸在了其优美旋律之中,没想过,或者是没条件来想这些问题。来到加拿大做访问学者,特别是来到曼尼托巴大学,知道真有一条红河绕过学校,穿过省城温尼伯市之后,我有了好奇心探究这条红河是否和那首歌有什么关系,顺便挖掘一些故事,解释那些问题了。
问了一些年轻人,均茫然不知,有的能告诉我这条河是从南向北流的,也就是从美国流过来的(跟我最初的感觉正好相反);有的干脆不知道红河谷这首歌。后来问我的房东,以及在网上查一些资料,才知道了个大概。

根据加拿大民俗学家艾迪斯的考证,这首歌起源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在加拿大现在曼尼托巴省这个地方平息叛乱的英国军队中间,应该是向当地人学来的。那个时期,在加拿大现在的曼尼托巴省这个地方,爆发了著名的混血后裔反抗英殖民统治的斗争。早先的欧洲移民已经在这块土地安居乐业,并且与当地的土著居民(北美印第安人)通婚,混血后代比较普遍了。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利益主张,不愿意受到外来力量的支配,即使这外来力量是来自他们祖先的国家和民族。最终叛乱被平息了,1870年,曼尼托巴正式加入加拿大版图。但是当地人的利益也得到了充分的照顾和尊重。直到今天,曼尼托巴省的税赋还是最轻的。另外还有好多其他的法规体现了这一点,比如当地人非商业目的的垂钓是可以不用申领执照的,等等。

这首歌的歌词的早先版本被认为是有政治问题的(对当时统治者而言),它反映了参加斗争的混血勇士离开美丽富饶的家乡,女朋友或者是妻子与其告别时的悲哀心情。

“走过来坐在我的身旁,不要离别得这样匆忙,要记住红河谷你的村庄,还有那热爱你的姑娘。”
也许这首歌的来源是无奈和悲哀的,带着淡淡的忧愁,有着现实的痛苦和反抗。但是,流传至今,我们也许已经忘掉了她的历史,而只记住了这首歌本身。回想起这首歌,就会沉浸于其优美婉转,而略带悲伤的旋律中,沉浸于其歌词对往事的怀念、对自由的追求、对亲人的牵挂和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当中。
红河谷肯定是跟红河有关系的了。

从我在大学的办公室窗口向外望去,就能看见红河(Red River)。她在这里拐了一个很大的U字型弯,把曼尼托巴大学很大一部分半包围了进去。红河在穿过曼尼托巴省会——温尼伯的路程中,像这样的急转弯简直有无数个,我还从来没见过有那条河流这样调皮地一进一退之字型的流淌,像是对这个地方情有独钟,依依不舍。

红河名为红河,确实由其颜色而起,象黄河一样,由于带有泥沙而显赫色。河道看上去也挺宽,一般都能有三十米,但是没有航运、没有渔业,冷冷清清,在同样广袤寂寥的北美中心大陆上流着,跟黄河的情形也很像。春季发冰凌的时候,夏季水涨的时候,最有活力,水直要漫过堤岸。原先温尼伯市老是遭受泛水灾害,后来在城市外围修了人工分水渠,控制住了进入城市的大水。怪不得眼见河水上涨却怎么也涨不过堤岸呢。

红河发源于美国明尼苏达州特沃斯湖,向北进入加拿大,穿过曼尼托巴省,流进温尼伯湖,最后汇入哈得逊海湾(Hudson Bay)。她流经的河域周围都是平坦肥沃的黑土地,水网密布,是水利条件和土壤肥力最好的农田。

红河谷不是山谷,而是泛指红河流域的广阔地区,包括美国明尼苏达州部分和加拿大曼尼托巴省部分。由于土壤肥沃,灌溉便利,交通方便,确实是一块进行农业生产的好地方,怪不得被怀念而成歌,被成歌而传唱,大大的有名呢。

对美好的坚持和追求是永恒的。当地人早先的抗争,并没有被当成异端和邪恶完全剿灭,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理解、尊重和正面回应,这首叛乱者的歌不是流传下来了吗?

对红河谷怀有兴趣的看来还不止我一人。当地一个中文刊物的编辑王贻良先生就给我看了他以红河谷为题的诗,形象描绘了其四季之景。
四月春归催碧绿,芳菲迟发怯寒霜。
平川草垛棋盘子①,黑土蛙鸣夏麦香。
落叶黄秋听雁嘹,朔风一夜换冬装。
红河雪霁观花树,村舍炊烟旷野茫。
①注:当地牧业生产为运输、储存方便,将牧草编成一人宽的带,盘卷成圆,立起来有一人多高,确实像是巨大的象棋子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