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ZT

如果把欧亚大陆相接处的一泓碧波———黑海北岸星罗棋布的旅游疗养地比作一串珍珠的话,那么,雅尔塔无疑是最为璀璨的一颗。“雅尔塔是我皇冠上的一颗明珠”,18世纪赫赫有名的沙俄女皇叶卡捷琳娜站在雅尔塔的岸边,曾经这样赞叹。
      早在10年前,当我还在圣彼得堡求学时,我就梦想去雅尔塔一游。只因苏联解体,去乌克兰签证难办,只好作罢。直到去年夏天,我随欧美同学会代表团访乌,才得以圆梦!
克里木,也称克里米亚,是位于乌克兰东南部的一个半岛,面积为2.55万平方公里,只有很窄的彼烈科普地峡与乌克兰相连,半岛伸入41.3万平方公里的黑海,就如同一个枫叶状的风筝飘向蔚蓝的天空,把亚速海与黑海分割开,仅在东北端刻赤流下一条不过2公里宽的海峡与俄罗斯相望。1240年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在克里木半岛建立了金帐汗国(因其帐殿呈金黄色而得名),1433年金帐汗国瓦解成克里木汗国。从16世纪初起,它与俄罗斯进行了多年的征战,直到1783年,以俄罗斯(叶卡捷琳娜二世)最后吞并克里木而告终。从此,俄军饮马黑海,打通了南方的出海口。
苏联解体后,俄乌两国曾为半岛的归属闹得不亦乐乎,几动干戈。俄曾想把克里木半岛置于自己的三色旗下,岛上居民也大都愿回归俄罗斯。但乌克兰认为,早在1954年,当时的苏联政府最高领导赫鲁晓夫就已经把半岛当作乌克兰归属俄罗斯300周年的贺礼交给乌克兰了。
最后,在乌对黑海舰队的分割等方面作出让步以及允许塞瓦斯托波尔港由两国海军共用之后,俄方最终同意放弃对半岛的主权要求,双方于1995年签订了互不改变现有边界状况的协议。从此,持续多年的半岛的归属之争被画上了句号。半岛现有常住居民200多万,其中俄罗斯人占80%以上,鞑靼人占10%左右,其余为乌克兰人和其它民族。但是,岛上电视台的节目用乌克兰语,而街上的广告牌却都用俄语。乌、俄两族还是和平相处。不过,由于俄罗斯经济状况比乌克兰好许多,岛上已有几万名姑娘跑到莫斯科等繁华都市“淘金”或当“嫁娘”去了。
汽车从克里木首府辛菲罗波尔沿着蜿蜒的柏油路向东南方向奔驰,车窗外掠过连绵不断的葡萄园。不时可以看到一些风格不同的新建村庄,偶尔还可见到清真寺。
克里木岛不仅是风光绮旎,而且历史典故很多。导游卡佳告诉我们,在离此地不远的巴奇萨拉镇曾经是克里木汗国的都城。传说鞑靼王基列把波兰公主玛丽亚掳掠到此,并对她百般柔情。妒恨的王后莎丽玛一怒之下把玛丽亚杀死了。从此,鞑靼王在专为玛丽亚修建的喷泉旁经常垂泪唏嘘。1824年普希金曾到此寻芳觅胜并流下脍炙人口的“巴奇萨拉宫的喷泉”一诗:
爱情的喷泉,灵魂的喷泉!
这里是两朵玫瑰,我的礼物。
我爱你不停的絮语
和你诗一般的泪珠。
……
据此改编的芭蕾舞剧“泪泉”(也称“巴奇萨拉之泉”)近一个世纪以来一直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地的剧院里上演并博得经久不息的掌声。
约一个小时后,汽车来到高高的海岸边,透过车窗,一个马蹄状的山城跃入眼帘:前方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海湾里停着雪白的游船,两边环抱的山嘴,如同母亲的臂膀,红瓦白墙、错落有致的建筑散布在海岸山间的翠绿丛中,背枕高耸入云绵亘不断的石灰岩山脊。这就是被乌克兰人骄傲地称为“未加冕的克里木疗养之都”的雅尔塔!
希腊人最早发现并居住在这里,“雅尔塔”即源于希腊语的“雅洛斯”,即“渔港”之意。两个多世纪以前这里还只是一个数百居民的小港。由于其独特的气候和绚丽的风景,这里逐渐成为避暑胜地。如今常住居民已达8万,每年接待数十万的各地游客。市内楼宇散落,人少车稀,看不到工厂和烟囱,街道整洁,花红草绿,芭蕉摇曳。街道两旁的房前屋旁,随处可见“此房出租”的牌子。据说,每年5~9月旅游旺季,当地居民要靠出租房间和提供其他服务来挣够一年的收入。如海边一套2居室房子的月租金为300美元左右,约为百姓月均收入的10倍。所以,夏季,当地人纷纷“背井离乡”,腾出房子迎宾客。
海岛虽小,胜迹却多。在小城海边坡地,绿树红花间到处散布着风格各异,年代不一的各种别墅、宫殿和城堡。
雅尔塔最为恢宏和庞大的建筑群当推阿努伯金宫,它是19世纪新俄罗斯边疆总督沃罗佐夫将军请英国白金汉宫的建筑设计师布洛尔设计的,建于1828~1851年间。建筑群北门是哥特式的,南门却是土耳其式风格,面向大海,门口有偌大的花园和一直延伸到海边的大理石台阶,两旁6尊大石狮或立或卧,栩栩如生。宫内金碧辉煌,画栋雕梁,室内花园,雕塑成群,花繁叶茂,泉水潺潺。在一个花了13年设计装修的“绿厅”里还可见到中国古代的大保险箱和家具。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曾在此下榻。
向东不远的海岸边,一座白色的宫殿在浓郁的绿茵丛中,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这是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仿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风格于1911年建造的夏宫,因用白色大理石建造,所以也叫大白宫。其外表的典雅气派与室内的豪华辉煌浑然天成,相得益彰,58个房间风格各异。在十月革命掀翻沙皇的宝座之前,他曾三次携家属到此避暑。1945年2月11日,春暖花开的时节,在烽火连天的二战末期,美、苏、英三国首脑正是在这栋楼里召开会议,决定了世界大战的进程和战后国际格局。在会议上通过了《英美苏三国克里米亚(雅尔塔)会议公报》,即影响世界进程的著名的“雅尔塔协议”,它向世界宣告已经制定了彻底击溃法西斯德国的军事计划,德国将由英美苏法四国共管;从德国解放出来的欧洲各国有权选择自己的政府形式;三国将和其他同盟国建立一个一般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我们随着络绎不绝的人群,走进一楼大厅,但见一张大圆桌,桌上插立着三面小国旗,墙上挂着两框当年三巨头开会时的黑白大合影。半个多世纪的风尘并没有拂去与会者们的笑容,仿佛唇枪舌剑之后达成的交易决定了千里外的战局,以至影响了多年后的世界格局……。
最具浪漫色彩的当属小城西部边缘矗立于数十米高的海边峭岸上的“燕窝”酒吧,它是由低到高依次向海边延伸,最高处有四根尖顶圆柱炮塔了望孔的一座圆筒型建筑,使人联想起欧洲中世纪的骑士城堡。据介绍,站在高高的城堡顶楼,可以眺望到西岸几十公里外的另一个风光绚丽的疗养胜地———法罗斯,它因1991年8月19日戈尔巴乔夫度假时遭政变者软禁而名噪一时。现在,这个已有90年历史的建筑已经成为这座旅游城市的象征和最豪华的餐厅酒吧。每当夜幕降临,在这古老神秘的城堡里,和着不竭的海浪和撩人的旋律,演绎着一曲曲风格各异的现代激情与浪漫……。
一栋白色小屋静静地立于小城的一角,在难以计数的金碧辉煌的宫殿楼宇间也许并不起眼,但是它却与一个伟大的名字联系在一起,这就是契诃夫故居纪念馆。在1899~1904年间静谧的夏夜,伴随着星光闪烁和海浪低唱的有丛林间小窗透出的灯光和一个作家奔涌的激情,纵横驰骋的笔锋……于是,从《樱桃园》里走出来的《三姐妹》和《带小狗的女人》等作品受到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喜爱。
来到海滨,只见游人如织。大概,这里是小城最热闹的角落:鹅卵石上泳者成群,海水里人头攒动。水上滑翔机不时轰鸣着冲到100多米高的空中,像个大雁在海面上遨游,有的游客则由冲锋舟拖着,水撬犁出两道渐远渐窄的白色沟壑。海滩非常干净整洁,见不到任何垃圾和废弃物,每一个泳区都有穿着桔红色救生衣的工作人员在非常警惕地了望巡视。走在海滩,我们感受到了泳者们投来的好奇的目光,大概,这里是“浪里白条”的世界,而我们一行却衣领整齐,风尘仆仆;也许,在这里几乎见不到东方人的面孔,我们成了另类?机会难得,尽管导游小姐和同伴劝我不要下水,我还是一头扎进无边的碧波,一饱清凉与惬意。
短短一个昼夜里,我们几乎把雅尔塔的主要景观走马观花浏览了一遍。不过,老实说,即便在这里呆上经年累月,其四时风光、古思幽情也难尽情玩赏……。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