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的时候,疯狂地看小说,古今中外,无所不看。开始时是没有选择,有什么看什么。文革后,可看的书丰富了,就只挑名著看。什么《安娜卡列尼娜》,《静静的顿河》,《红与黑》,《呼啸山庄》,还有卡夫卡,《1989》,古代现代,超现实主义,都看,还差一点儿成为西方文学的研究生。
后来发现花了那么多时间读书,和经济价值一点挂不上钩。看那些做生意搞表演的,能挣钱的人都不是读书人。读书那么多,却啥用没有。一气之下,不读了。到现在,多少年过去了,除了书名作者之外,所读的书,能记得的内容已经非常有限了。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如今,年过不惑,居然又拾回少年的爱好,读起书来。不同的是,读的书不一样了。记得从前对理论的书甚为拒绝,因为觉得难懂。现在却对小说失去了兴趣,只看理论的东西。主要的阅读是有关现代心理学,后现代主义,文化和教育等。
读这些书,主要是出于兴趣。当然,也有功利的原因,一把年纪了,仍然雄心未泯,居然想读出一个心理学的硕士学位来。主要是觉得,中国人太需要了解和接受西方的心理学了。
夜深人静,静坐灯下时,会想象古人埋首秉烛,刻苦读书的情形来。书仍然是要读的,觉得我们应该多读现代的书,而不是古代的书。越是读现代的书,越是感慨:为什么我们总是要回首去读那些几千年前的书呢,什么论语道德经之类,把那些书留给专家学者吧。我们应该多读现代的书。
这里的高手能人多多,相信一定有不少同好。有机会,分享一下读书心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