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品,谢绝转载
那天去Boarders里买书,偶然发现文学类书籍那个架上摆着Nicolas Sparks的《The Notebook》,想起来几年前有两个老美同事都向我推荐这部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两个人都说看到最后流泪了,我当时挺好奇,什么样的电影能让两个六尺高的大男人流泪。
我上中学,十几岁的时候特爱看自认为有深度有思想的文艺片,品味都是《A Room with a View》,《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English Patient》,《Howard Ends》《阿飞正传》《东邪西毒》《人在纽约》《喜宴》之类的,对周星星的《大话西游》之类从来都是哧之以鼻。
长大了后变得非常没品,不再喜欢那些闷闷的电影了,只爱看computer animation 做出来的特技,武侠,神怪那些简简单单不用动脑子,视觉和听觉效果都特棒的电影,像《Shrek》《Final Fantasy 》《The Lord Of The Rings》 《Harry Potter》和James Bond之流特俗的东东。这部《The Notebook》,听同事说起来,不过就是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没什么兴趣,不过本着这个“什么样的电影能让两个六尺高的大美国男人流泪”的好奇心,我还真去Blockbuster租了这张碟,可惜忙得昏头转向,还没来得及看就到期了,于是又原封不动地还了回去。
这次在书店见到,不觉又想起同事的推荐,才$7.99,一顿午饭钱,就买下了,打算有空的时候就读个几页。
深夜睡之前,随手拿起来翻了几页,忍不住想知道结局,就一路看了下去,直到把整本书看完。
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故事。一段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三角恋。
一段青葱岁月里只持续了一个夏季的puppy love, 因为社会地位的悬殊无疾而终。男孩写了两年半的信,全被女孩的妈妈截下了。没有收到女孩只言片语的男孩离开家乡去了新泽西打工,然后在二战的时候去欧洲上了战场。
女孩按部就班地在自己的那个社会阶层做着淑女,循规蹈矩地交了个望族之后做律师的男朋友,两个人挺有默契地不温不火地爱着对方。然后谈婚论嫁。
一切本都可以这样按部就班,如果不是在那个秋天,已经订了婚,距婚期只有三个星期的女孩,在爸爸妈妈的家里看到一份报纸,一个版面介绍一个人正在全面翻修一个有200年历史的老屋。
那栋老屋,当年男孩曾经牵着女孩的手,站在那里,说,有一天我要把它买下来。
在他们的那一段初恋终结十四年之后,他从战场上回来,只身一人,真的买下了那个房子,然后大肆翻修,结果上了报纸。
女孩怀揣着报纸,告诉未婚夫她要去附近的沿海地带三天,买一些古董。然后就开着车,去了那个他们当年初恋的小镇,找到了男孩。她只想看看他好不好,只想告诉她她要结婚了。
而当两人真的相见,两天的时间,十四年时间和空间的间隔烟消云散,女孩发现自己仍然是如此有激情地爱着男孩,却又不知如何去面对她也同时爱着的即将结婚的未婚夫。两种完全不一样的爱。
第三天早上,女孩的妈妈来了,告诉女孩她的未婚夫正在来这个小镇找她的路上,然后把当年男孩写的所有的信交给她,对她说,我不该截下你的那些信。现在,这个决定,要由你自己来做。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
女孩万般无奈地上了自己的车,一样头也不回地开走了,开去自己入住的酒店去见赶来的未婚夫,留下男孩站在porch上,五藏俱裂地想,这一次,她是永远不会再回来了。
女孩在酒店的停车场里,把男孩当年寄给她的最后一封信拆开读了,然后擦干脸上的泪水,下了车,推开了小酒店的门,看见未婚夫坐在大堂里等她。
这是一段写在一个笔记本上的故事,故事写到这就嘎然而止。而一个垂暮的老人,在一个养老院里,天天给一个垂暮的患了失意症的女人,念这一段笔记本上的故事。女人总是很好奇故事的结局是什么样的,故事中的女孩到底选了谁,老人总是说,她选则了她应该选择的。
这个老人,就是当年的那个男孩,Noah, 而患了失忆症的女人,是当年的那个女孩,Allie,跟他一起相濡以沫,共同生活了几十年的妻。Allie在刚患上失忆症的时候,意识到自己有一天会忘记所有的事情,包括自己最爱的人,就在自己还有些清醒的时候,把他们年轻时代的那段爱情,写在了一个笔记本上。
医生们都告诉Noah, Allie是不会在恢复记忆了。Noah坚持在养老院里,每天给Allie读这个故事,整整四年时间,天天看着Allie,这个他爱了一生也爱了他一生的女人,很困惑地问他,他是谁,心如刀割。
直到有一天,在吃晚餐的时候,Allie看着老人,突然说,“Ilove you, Noah”。她终于知道,自己就是那个故事中的女孩,而眼前的这个老人,就是跟她风雨同舟几十年的Noah。
我看完,也很不争气地流了些眼泪,不是为了写在笔记本上的那一段爱情,而是在笔记本上的那一段故事之后,那份延续了一生一世的爱情和亲情,这种爱情和亲情,总能创造奇迹。想起那个推荐我看这个故事的美国同事说的话:“看完之后,你会觉得特别感恩,你身边有个你爱和爱你的人,你们共同拥有很多记忆,并且他/她能认得出你”
据说这本书在美国销量巨好,风头劲过《廊桥遗梦》。
呵呵,对简单美好爱情的向往,各国人民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