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穿心(在瑞士的日子,之四)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这是一个瑞士山民威廉·退尔(William Tell)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瑞士中部的卢塞恩湖畔。

提起卢塞恩湖,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可能就是美丽的旅游城市卢塞恩(Lucerne)。卢塞恩位于卢塞恩湖的西北角,临万倾碧波,望两岸峻岭。海拔2100米的匹拉图斯峰(Mt.Pilatus)仿佛就在策马之间。卢塞恩的旖旎风光每年吸引着来自全世界的5百万游客。位于老城,湍急的Reuss河水在这里优雅地将卢塞恩一分为二,河水与湖交界处有一座200多米长的木桥—--著名的教堂桥(Kapellbrücke)。木桥弯曲着伸向湖心,临近对岸,便被一石垒的水塔接住,再一个转身,健步跨上彼岸。这个水塔旧时被当作灯塔(lucerna)使用,Lucerne这个城市的名字便由此而来。桥初建于1333年,有顶廊遮风避雨,廊顶之下绘有彩图,讲述卢塞恩的历史和人物故事。桥的两侧,挂着一盆盆的鲜花,四季艳丽如春,远看恰似一座“花桥”。此桥不幸在1993年遭一场无名大火吞噬,火半夜从桥的中间烧起,消防队的水枪压力不够,眼睁睁看着大火烧开去,只保住了桥的两头。现在的“花桥”从桥体的颜色就能分辩出哪里是重建的部份。

瑞士士兵的骁勇一向著名。1792年法国大革命,路易十六和王后被革命党人追杀,700多名瑞士雇佣兵组成的皇家卫队在巴黎的Tuileries Palace 誓死保卫国王和王后。在不知国王和王后已经放弃的情况下忠于职守,战至一兵一卒全军覆没。最后,国王和王后被俘。为了纪念这一历史,19世纪初,后人在Reuss河北岸的山坡上雕刻了一尊雄狮雕像。一汪清泉,背后是一块巨石,泉水倒映着一头痛苦倒地的雄狮。雄狮的背部被长矛刺中,它的手紧紧地执着一块盾牌,盾牌边上是两支折断的长矛,浮雕的上面用拉丁文写着:“献给忠诚,勇敢的瑞士年轻人。”

威廉·退尔的家乡在卢塞恩湖东南岸乌里州(Canton Uri)。那时,跨越阿尔卑斯山脉的戈特山口(Gotthard Pass)刚刚开通。维也纳皇帝欲通过控制乌里达到控制阿尔卑斯两侧贸易的目的。皇帝于是派兵占领乌里,并往该地派了一名总督—--盖斯勒(Hermann Gessler),实行高压统治。总督在阿尔特多夫(Altdorf)的中心广场上立了一个杆子,把他自己的一顶奥地利礼帽置于杆顶,卫兵守卫,过往行人必须对此帽鞠躬行礼。

1307年11月18日,威廉·退尔带着他的儿子路过阿尔特多夫。威廉·退尔不但是一个优秀的梢工,而且还是一位神射手,弓弩不离身,百步穿杨。当来到阿尔特多夫广场,骄傲的威廉·退尔拒绝向总督的帽子行礼,卫兵立刻将这一对父子拿下。消息传到总督那里,总督大怒,召全城百姓于广场,要杀一敬百,“你不是神射手吗?作为对藐视皇帝钦差的惩罚,你要射中一个放在你儿子头顶上的苹果。”

儿子被绑在一棵树下,背靠树站着,头上放着一个苹果。50步以外,威廉·退尔将一支箭上弩,拉满弓,慢慢举起,扣动扳机,应声处,一箭穿心,弓箭将苹果牢牢地钉在了儿子身后的树干上。人群立刻为这精湛的武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这时,尴尬的总督注意到威廉·退尔在他的箭筒里还藏着第二支箭,

“为什么要藏第二支箭?”总督问。

威廉·退尔横眉冷笑。

“告诉我为什么要藏第二支箭,我可以免你一死”总督催促。

“如果我的第一支箭伤了我的儿子,这第二支箭将穿透你的心藏!”

恼羞成怒的总督喊到,“我不会食言,但是,对你这样的叛匪,我要判你终身监禁。”

威廉·退尔随即被戴上镣铐押上驶往卢塞恩的船只。船开出不久,天气骤变,强劲的南风裹着暴雨掀起一排排巨浪涌过甲板。船在风雨中飘摇,有好几次,差一点撞上湖中礁石。“只有威廉·退尔能救我们!”,船工们吼道。总督无奈,只好命卫兵打开铁索让威廉·退尔替下舵手。威廉·退尔将船行至一山脚下,突然挣脱卫兵跳上岸,转身一脚又将船蹬回湖心,迅即掩入乡野。夜半,总督的船只总算抵达目的地。这时候,威廉·退尔已埋伏在总督上岸后的必经之路的小树林里等候多时。惊魂未定的总督刚一出现,砰。。。一箭穿心。

最初知道威廉·退尔是出于对其同名歌剧的印象,尤其喜欢序曲中第四乐章开始时的军号声,热情英勇刚毅富有感召力。了解其背后的故事却是到了瑞士以后。那一年正好赶上瑞士建国700周年,庆祝活动在全国范围内整整持续了一年。在这一年里,各地上演最多的曲目可能就是《威廉·退尔》了。

历史上,瑞士曾出过许多名人,象创建国际红十字会的日内瓦银行家亨利·杜南。然而,威廉·退尔是瑞士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其精神成为瑞士的立国之本。在瑞士最大的“硬通货”,5瑞士法郎硬币上印着威廉·退尔的头像。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