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人不同的心情看待高尔夫球运动。
有的人认为高尔夫球是神秘的,
有的人认为高尔夫球是快乐的,
有的人认为高尔夫球是诡异的,
有的人认为高尔夫球是高深的。
不同的人在高尔夫球运动中所追求的目的不同。
有的打高尔夫球是为了消遣,有的打高尔夫球是
为了锻炼,有的打高尔夫球是为了球艺,
有的打高尔夫球是为了社交。当然有的人打高尔夫球
是为了摆脱烦恼,有的人打高尔夫球是为了躲避家务。
不同的人在高尔夫球运动中所寻求的刺激又不一样。
有的打高尔夫球拼命追求一号木杆开球越远越爽,
有的打高尔夫球拼命追求铁杆的准确性,球落地点
越精确越带劲,有的打高尔夫球拼命追求果岭周围的精湛技巧:
高吊球,低击球、旋转球......,。
有的打高尔夫球拼命追求果岭上推杆的紧张气氛,
远距离白球入洞的轻脆声。
有的人专心至意打球,聚精会神推杆,
有的人更希望欣赏周围的美丽景色:
瑟瑟红叶,悠然游鱼,逍遥野鸭,森林倒影构成一幅灿然夺目
的风景画.......。
对一些人来说,打球之意不在球,“在乎山水之间也”。
在球道上,在球场内,在通往高尔夫俱乐部的路上,
在途中你会在不经意中领略到许许多多出乎意料的
美景丽人。尤其是在这秋高气爽的季节在高尔夫球场
更能饱享景色如画的大自然的眼福。人们常说“春华秋实”,
是说春天花的海洋会让你觉得美不胜收,而秋天的果实累累
会让你享受到大自然的恩赐。
在这深秋的高尔夫球场你会置身于繁华似锦的春日
绚烂的余辉中,那绿茵如许的草坪,让你在翠绿欲滴
中又宛如金色的夏日还恋恋不舍地跟随着你。
而到处是红色的橙子、橙色的甜柿子、棕色的好像开
口微笑的栗子掉在地上, 还有那落花生,山芋,红薯,
更有那不见花蕊不见花蒂不在枝头而结在树干上似
的银杏(白果).....。
这一切让你赏心悦目,直到那一片片鹅毛似的大雪
飘然而下象为了保护好球到果岭铺上雪白的毯子一
样冬天的降临。
从玄宗继位,到肃宗登基,这中间大概半个世纪的时间,就是盛唐。
盛唐阶段整个唐朝的经济、政治、文化空前繁荣。而这盛世因安史之乱而腰斩,王朝的命运也发生了变化。
时代变迁的尘埃,落在每一个人头上又是一座大山,安史之乱让他们的人生都发生了改变,无论王侯将相、才子百姓,都被时代裹挟其中。
盛唐的缔造者李隆基自然也不可避免。安禄山造反后,没有年轻时锐气与果断的李隆基,听信谗言对平叛大军微操,结果葬送了平息叛乱的好时机,让叛军直奔长安而来。
李隆基被吓到弃城往四川仓皇而逃,到了马嵬坡,军队哗变,将士们杀死了奸相杨国忠,并且直接威胁李隆基处死杨玉环。
李隆基迫于形势,只能让自己心爱的女人惨死在自己眼前。曾经掌握天下至高无上权力的皇帝,连心爱的女人都保不住,至此他被彻底拉下“神坛”。
不久后他的太子李亨,在众人的拥戴灵武称帝即位了,史称唐肃宗,失去威信的李隆基彻底成了孤家寡人。李隆基既怕叛军杀来,又担心身边害命,每日如同惊弓之鸟般过得胆战心惊。
唐肃宗积极部署大军平叛,至德二年(757年),大唐军队收复二京,肃宗及时把捷报送到了李隆基手上。与捷报一同来的,还有肃宗的一封信,信里说的意思是要李隆基赶紧回到长安来做皇帝,肃宗做回太子。
权利最能腐蚀人心,天无二日,人无二主,一山怎能二虎,做了大半辈子皇帝的李隆基怎会不知这封信背后的可怕。他不想回长安但是又不能不回,在这年的十一月,李隆基在大批精锐军队的“护送”下回到了长安。
李隆基和肃宗在长安城外上演了一幕父慈子孝的戏后,很快就被自己的“孝子”安排在兴庆宫,吃穿用度,照顾至微。
但没过多久,李辅国矫诏强行把玄宗名为迁居,实软禁在甘露殿,并且把他身边的心腹旧臣陈玄礼、高力士,以及曾引荐过王维、李白的玉真公主也全部遣散处理。
偌大的殿宫,只剩下李隆基一人茕茕独处。他不敢想未来,因为没有未来了,他只能想起往事。曾经君临四海、指点江山,一言而决天下大势的记忆,更显得此时人生的凄惨和不堪。
那段时间,照顾和监视他起居的宫女们,经常会看到落寞佝偻着背的李隆基,在惨白的月光下常常念着一首诗,这首诗就是《傀儡吟》。
《傀儡吟》
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
须臾弄罢寂无事,还似人生一梦中。
这首诗当是李隆基在看过一出傀儡戏后发出的感慨。
“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
用木头雕刻而成的偶像,背后由人牵丝而形神具备的表演。木偶皱纹满脸,白发苍苍,简直就像一个真实上了年纪的老翁,呈现在大家的面前。
李隆基从木偶中仿佛看到了现实中身不由己的自己,他从至高皇权到身不由己的囚徒,如何能不悲伤,能不沉痛?
“须臾弄罢寂无事,还似人生一梦中”
艺人适才娴熟地操纵傀儡表演宛然在目,收获了无数欢呼,但结束后场上场下一片静寂,没有人再关注那个傀儡的情况了,这一切对于它来说,仿佛做了一场梦。
对于唐玄宗而言,曾经的美好、曾经的荣耀如今都化作一缕青烟,飞到了遥远的天际,此时他只感觉到自己已沦为了儿子李亨手中的一个木偶,一个用来打造孝子人设的傀儡。尽管他也曾默默地配合着儿子卖力地表演,可他到最后肯定摆脱不了被抛弃的命运。
这首诗的前两句,叙述木偶制作得宛如真人,形貌、动作,都与真人没有差异;后两句,由叙事转入议论,发抒观看木偶表演之后所产生的感慨。
李隆基是多才多艺之人,这首诗以一种别样的冲击力跳入人们的眼帘,还真是说尽了他晚年的悲哀。
762年四月,李隆基在孤寂中死去,十三天后,唐肃宗驾崩。
那根操纵傀儡的丝有没有,就靠后人去想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