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学生,两年前从
为什么要把捏脊叫“捏积”呢?这里面的含义又要深一层。人体的气血在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内感七情、外感六淫邪气,势必出现淤积、堵塞。哪里堵塞得最多呢?背部。我们捏一个健康小孩的脊背,会发现他脊背上的皮肉很松软,一提老高。而一个身体肥硕,明显有湿热壅滞或寒湿壅滞的成年人的脊背就不是那么容易提起来了。并不是因为他肌肉结实,是因为他体内的淤积造成了皮肉的粘连。我们捏积,就是要把这些粘连捏散,把淤积在背部的粘连组织捏开。脊背这个人体大枢纽的气血通了,自然百病不生,而我们身体上一些或大或小的毛病,也会消失。我“捏积”的方法,跟普通的“捏脊”也有些不同,我是用双手同时捏起脊背两边的皮肉,沿着一个方向捏,每捏三下,就要使劲往上提一下,这叫“捏三提一”。如果手法到位且被捏着体内粘连比较重的话,往往到了往上提的时候,被捏者皮肉下面会有“啪”的一声响。关于捏积的方向,我的原则是:七岁以下的小孩,从下往上捏,七岁以上的所有人,一律从上往下捏。因为一过七岁,人体的气机升降就改变了。
小孩的病,通过捏积大部分可以解决。以前北京有位老中医叫冯泉福,专门为小儿捏积,一天要捏200多个。大多数消化不良脾胃失调的小孩,只要经过他一捏积,基本上都能改善。这一方面是因为老先生在长期的捏积治疗中积累了很多经验,在手法上有独到的功夫,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小孩是“稚阳之体”,生机旺盛,容易调整。而对于一般人来说,捏积虽然没有那么好的功夫,或者已经成年,不在具备小孩的“稚阳之体”,但用捏积来养生防病,已经是绰绰有余地够用了。我的小孩最喜欢我给她捏积,有时候就像一只小猫,往我面前一趴,主动要求捏积。其实我也没有教她什么养生的功法,没有给她什么特殊的调养,单凭捏积,就使她不但身体好,而且头脑聪明,在年级里一直都是考第一。
还有位朋友,从十几年前起,在我的建议下,每天晚上为他的年老体弱的父亲捏积,一直坚持到现在,老人八十多了,看着却比十几年前要年轻。老人一生辛苦,积劳成疾,儿子为他捏积,就是在抚平老人一生的“积劳”。有儿子的这份孝心,老人自然健康长寿。
我经常对上面提到的我的那位学生说,只要你学中医,虽说不能马上包医百病,但养生肯定不成问题,当然,要成为拯救千万病痛中人的“苍生大医”,还得下苦功夫。对有志学医的人,我当然要这么说。但对于更多的、没有时间和机缘学医的人,我会说:只要你试着捏积,养生就不成问题了,如果捏了一段时间,手指下有了体会,你也能有一双治病救人的“妙手”。这才是更实用的“真传”!
关于“捏积”的补充
http://blog.gltcm.cn/27941/viewspace-11193.html我当初刚接触捏积的时候,对捏积的方向问题也有疑惑,所以让一位手法很好的师兄在我身上做实验,逆着规矩来,从下往上捏,结果,只捏了五次,我就感觉脑门发热,腿脚发凉、无力,好半天没缓过劲儿来。事后我也捏了一把汗啊,幸好我体质好,如果是体质不好的人,或是病人,还不知道要被捏成什么样儿呢!前辈传给我们的东西一点都不假!
七岁以后,人体气机方向就变了,后天之本——脾胃渐旺,阳气充盈于上部,需要往下走,但由于脊背的阻滞,往往下不去。高血压患者就是最典型也最极端的例子,阳气下不去,郁积在上焦,甚至上冲头部,造成过多的耗散,甚则出现心慌、头晕等症状。还有,人们常说,“人老先老腿”,也是由于阳气不能下达,以至阴寒邪气滞留在下身的缘故。这时候,所以捏积就得从上往下捏了,既可以去积除滞,有可以使阳气顺势下行,上下交泰,很多慢性病都能除去。
有经验的捏积者捏积的时候,遇到淤阻点,指下的感觉是不同的,要么感觉有硬块,要么感觉皮肉格外松软但又不易捏起来,这时候,一定要用力往上提,可能就会有“啪”的那一声响了。
捏积的时间,全天任何时候都可以,不必拘泥;至于次数,一般以五次为宜,如果感觉舒服,非常想再捏捏,那么,再多捏三五次也无妨,养成一个定时捏积的好习惯,久久行之自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