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女儿生于美国中西部的一个小城。 生下来一个月就被送到美国人开的托儿中心。我一直希望女儿可以用母亲的语言(mother’s tongue), 至少要可以听得懂及会说,在家中总是用中文跟她说话。当然, 在托儿所别人对她说的是英语。
也许是两种语言打架吧,女儿说话较迟, 直到十八个月才开始张口说单音节的字, 尽管她在家和外面都听得懂。 慢慢地到了两岁后, 说的音节增加了,可是常常中英文混合在一个句子中。 比如说:拿 ball。而且,副词介词不会放。 如她会说:爸爸, 把帽子放(戴)在我的头(上)。 毕竟她的大部时间是与美国孩子一起玩儿,她的中文慢慢地越说越少。 你用中文问, 她用英文答。 即使如此, 我和她爸爸总是尽量用中文跟她交流, 也会让她试着用中文回答。 开始, 她会抗议, 我们就告诉她我们不懂英文。 几次下来, 她也会尽可能说中文了。 只是不知道怎么搞的, 她的中文说出来怪腔怪调, 如同外国人说中文, 怎么也没法纠正。
几年后,妹妹出生了, 我们请了爷爷奶奶,然后是外公外婆来美帮着带妹妹。 女儿的中文大有长进, 因为与老人们交谈只能用中文。 特别是外公外婆利用在美期间, 教了她姐俩汉语拼音, 女儿可以自己看注音的中文书了。 只是她仍然说着怪腔怪调的中文, 直到她八岁那年, 我们将她送回中国过了一个暑假, 她不仅大大增加了对于中文的兴趣, 而且也改过了怪腔怪调, 开始说一口字正腔圆的‘国语/普通话’ 了。在那几年间, 我们从中国带回了语文课本, 女儿学完了国内小学一至五年级的语文。她也很愿意在有她同学朋友在场的时候和我们说中文以显弄。
我们终于庆幸至少女儿可以不算是中文文盲了。 可是这庆幸并没有维持了多久。 随着女儿年龄渐长, 课业渐重, 社会活动渐增, 女儿的中文学习越来越少。 原来会的也慢慢地‘还给’了我们。 我们只有争取每周抓住她读一段中文报纸或书, 以期在她脑中能保持中文的印象。 好在她仍然可以和我们以中文交流日常生活中的事。
女儿上十年级时, 突然决定她要考中文的 SATII, 并且马上报了名去考。 为此, 我们笑了她好久, 说她既不会看, 又不会写, 更没有复习, 纯粹是胡闹。 过了一个多月,她拿了SAT的成绩给我们看,居然得了790 分(满分800)。 真不知道她是怎么朦的。 但至少这成绩又激起了她学中文的兴趣和信心。 这不, 在她选择十二年级课程时, 她也选了去离家不远的大学里开设的中文课。因此, 女儿每周要去上两次中文课, 回来还有不少的中文作业。 偶尔, 学校里新来了个中国学生, 她会被叫去作翻译。 回来后她会很自豪地告诉我们人家不相信她是美国出生长大的, 因为她的中文说得流利也没口音。到了大学,女儿更是每学期必选中文课。从鲁迅的文章学到中国现代经济发展,我也不知她是如何选的?
看着她自己忙乎,我们也挺有成就感。 这说明了我们持之以恒的努力没有白费。 我曾对女儿说, 我们对她会中文的要求不高, 只希望她去中国玩时不会丢失, 可以跟人家问路。 看来这个要求是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