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杂谈 禽鸟篇(七)关于鸟的传说

http://a4.att.hudong.com/74/60/01300000046334121216607525817.jpg
  传说中的鸟是现实中不存在的鸟,而鸟的传说则是有关实实在在的鸟的传说,例如本篇开头说的“玄鸟生商”的传说中,玄鸟就是常见的燕子。《全唐诗》有一首女子郭绍兰的诗云:“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于薄情夫。”郭绍兰丈夫任宗是一个商人,离家到湖广一带经商,数年不归。绍兰作了这首诗系于燕足,幽诉离情之苦,请燕子替她传书。当时任宗在荆州,忽然有一只燕子,停在自己的肩上,足上还缚着一封书信。任宗解下书信,打开一看,乃是妻子所寄的诗篇。任宗大受感动以至痛哭流涕,立刻收拾行装回家。古代有很多鸿雁传书的诗词,还有鱼传尺素,现代有信鸽,燕子传书大概仅此一例。

我国古代神话中就有喜鹊搭桥的故事。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这对有情之侣,被天河无情拆散,他们隔河相守,忠贞不渝的爱情打动了喜鹊神,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天喜鹊都会飞到天上去,一只只头尾相接,在天河上架起一座“鹊桥”,使他们夫妻得以相会。这个美丽动人的神话,更加激起了人们对喜鹊的喜爱之情,喜鹊也便成了人类最美好爱情纽带的代名词。“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鹊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这首诗传说是唐朝的一个六岁的小孩林杰写的,在一些地方广为传诵,七夕望月之时往往吟哦。词牌有一个《鹊桥仙》,宋代秦观按其本意填的词:“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千年传诵,家喻户晓。

喜鹊一直被人们看成是报“喜”的吉祥鸟,故称之为喜鹊,对喜鹊的叫声人们更是格外钟情。喜鹊报喜的说法由来已久,撰于春秋时代,我国最早的一部鸟类学著作——《禽经》中就有“人闻其声则喜”的记载。这种风俗最晚在唐代时就己很盛行。唐代著名传奇作品《游仙窟》的作者张鷟的另一部作品《朝野佥载》记述了唐代前期朝野遗事轶闻,其中有一则轶闻说贞观末,南康(今属江西省赣州市)老百姓黎景逸“居于空青山,常有鹊巢其侧,每饭食喂之。”后来黎景逸吃了冤枉官司,被捕入狱,有鹊栖于“狱楼,向景逸欢喜,以传语之状。其日传有赦,官司洁其来,云:路逢玄衣素衿人所说,三日而赦,果至。”《酉阳杂俎》云:“大历八年,乾陵上仙观天尊殿,有双鹊街柴及泥,补茸隙坏十五处”,幸臣以为是吉兆,纷纷“表贺之”。唐代人不仅以为喜鹊筑巢栖息是吉祥的预兆,而且认为鹊巢可以避邪。《酉阳杂俎》又云:“(唐贞元三年)中书省梧桐树上有鹊以泥为巢,焚其巢还可禳狐魅。”《酉阳杂俎》中还记载,某些鹊巢可用来治病,而且很灵验。今天用科学的眼光看,所谓喜鹊知人凶吉,鹊巢可以避邪治病之类的说法,都是荒唐无稽的,但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喜鹊确实是非常崇拜的。五代后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的“灵鹊报喜”中更是明确提到“时人之家,闻鹊声,皆为喜兆,故谓灵鹊报喜”。,它如今依然是喜事的象征,大家常说,“喜鹊叫,喜事到”、“早报喜,晚报财,不早不晚报客来。”

明刘基所著《郁离子》里有这麽一段话:郁离子笑曰:“女几之山,干鹊所巢,有虎出于朴簌,鹊集而噪之。鸲鹆闻之,亦集而噪。鹎鶋见而问之曰:‘虎行地者也,其如子何哉,而噪之也?’鹊曰:‘是啸而生风,吾畏其颠吾巢,故噪而去之。’问于鸲鹆,鸲鹆无以对。鹎鶋笑曰:‘鹊之巢木末也,畏风故忌虎,尔穴居者也,何以噪为?’”:女几山上,是喜鹊筑巢的地方,有老虎从朴树丛中呼啸而出,喜鹊群集而咶噪。八哥听见叫声,也应声附和,群集而咶噪。寒鸦听了就问喜鹊说:“老虎是在地上行的,它和你们有什么相干,你们却对它咶噪呢?”喜鹊说:“因为它呼啸能生风,我担心它颠毁了我的巢,所以咶噪好让它快点离去。”又问八哥鸟,八哥鸟无言对答。寒鸦笑了笑说:“喜鹊在树梢上筑巢,害怕吹风草动,所以惧怕老虎出来;而你们居住在洞穴里,为什么也应声咶噪呢?”刘基这里说的是一个寓言,喜鹊因为虎啸生风,担心毁巢,所以咶噪情有可原,而八哥跟着瞎起哄是毫无道理。

孔雀被视为是最美丽的观赏鸟,是吉祥、善良、美丽、华贵的象征。有特殊的观赏价值,羽毛用来制作各种工艺品。而且人工饲养的蓝孔雀,含有高蛋白、低能量、低脂肪、低胆固醇,可做为高档珍馐佳肴。孔雀和锦鸡都是雉科动物,但不同属。中国的孔雀是孔雀属中的绿孔雀,和印度的国鸟蓝孔雀不同种。孔雀属还有这一个种:非洲的刚果孔雀十分罕见,白孔雀是蓝孔雀的变种。至迟到南北朝的时候,长江中下游一带还可以见到孔雀。古乐府最长的篇章,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一开始就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因为故事发生在如今的安徽省怀宁县小市镇,正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如果当时的人们没有见到过孔雀的话,诗人不会拿孔雀起兴的。
现代中国的孔雀主要分布在云南的西双版纳地区,是傣族人民最喜爱的动物。每逢新年和佛教节日,他们都会跳起孔雀舞,以示庆祝。傣族最有名的传说就是孔雀公主兰吾罗娜和召树屯的故事:一天,孔雀国王的七个女儿飞到西双版纳的郎丝娜湖来游泳,傣族头人的儿子召树屯藏起最美丽的小妹妹兰吾罗娜的孔雀氅。两个年轻人最后相爱并结成夫妻。不久邻国入侵,召树屯告别妻子率兵抗敌。阴险的巫师在头人面前谎称兰吾罗娜是妖怪,头人听信了谎言,要把兰吾罗娜当众烧死。临刑前兰吾罗娜请求穿上孔雀氅跳最后一次孔雀舞,头人答应了,兰吾罗娜在舞蹈中化为孔雀飞回故国。召树屯凯旋归来却不见了兰吾罗娜,于是单身出发寻找,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孔雀王国。经过孔雀国王再三考验,小俩口重新团聚。回来的时候,巫师现出原形:一只丑陋的秃鹰,企图逃离,被召树屯射死。

孔雀胆和鹤顶红一样也是一种剧毒的毒药,郭沫若有一个话剧剧本就叫做《孔雀胆》,他是根据以下史实创作的。元朝时,始设云南行省,一面分封元世祖忽必烈第五子忽哥赤为梁王统治云南,一面在大理设“大理路军民总管府”,以大理世家段氏任总管。到元末梁王名叫把匝剌瓦尔密,大理总管名叫段功。明玉珍占据蜀地,国号大夏,并向南进攻元梁王府邸所在地昆明。元梁王不敌,不得不请求大理世家段氏援助。段功领兵与明玉珍大战于吕阁关,形成拉锯战的局面。后来段功夜袭古田寺,用火攻打败明玉珍。段功乘胜追击,在七星关再次大败明玉珍,将云南失地尽行收复。梁王感谢段功,就把女儿阿盖郡主嫁给了段功。阿盖是蒙古著名美女,被蒙古人称为“押不芦花”,意思是能够起死回生的美丽仙草。阿盖美丽多情,段功因此恋居昆明。时间长了,元梁王担心段功权重望高,危及自己,就密召阿盖说:“亲莫如父母,宝莫如社稷。”劝诱她用剧毒孔雀胆毒杀段功。阿盖泪流满面,不愿受命。回到家后,阿盖把父王要她毒杀丈夫之事告诉了段功,段功竟然不相信妻子的话。阿盖一再劝说段功立即赶回大理,并表示愿与段功一起走。段功自信对元梁王有大恩,何况大理段氏世居云南,在当地极有影响力,他无论如何都不相信梁王会对他这个实力强大的女婿下手。梁王知道阿盖不能成事后,便另设圈套,邀请段功到东寺做佛事。段功自负武功高强,不疑有他,欣然赴邀。行至通济桥时,预先受梁王之命埋伏好的蕃将突然杀出,刺杀了段功。阿盖听到丈夫的死讯后,悲痛万分。为了给丈夫报仇,她想暗中用孔雀胆毒死梁王丞相驴儿,因为驴儿受梁王之命,布置蕃将刺杀了段功。但事不机密,为精明的驴儿所觉察。驴儿反而逼迫阿盖喝下那杯孔雀胆毒酒。阿盖报仇不成,不得不投水而死。因投水处在西寺附近,后人就在西寺塔旁建祠纪念她,称为“阿姑祠”。

孔雀的胆和孔雀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孔雀的胆是孔雀这种鸟类动物的胆囊,凡是动物的胆囊都有毒,但毒性不大,不会置人于死地。科学证明孔雀的胆汁主要含有胆酸、胆盐、胆色素等成分,其中除去氧胆酸是胆汁成分中的一种主要胆酸,具有溶解胆囊结石及祛痰镇咳功能,目前临床用来治疗胆固醇结石及支气管炎。一种解释比较有说服力,就是把孔雀的胆脏泡在酒里,过一段时间捞出孔雀的胆脏,把剩下的酒加入莨菪汁、砒霜混合在一起,摇匀即可使用。莨菪、砒霜都是毒药,莨菪还可使人产生幻觉。但是液态的毒药使用起来毕竟不方便,所以在下猜想孔雀胆是一种白砒石和孔雀绿混合的矿物。白砒石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砷,呈白色或无色,纯度比红信石(红砒即鹤顶红)更高。孔雀绿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常用于消毒使用,水溶液成绿色。两者的混合物自然是剧毒的。

印度政府于1963年1月宣布蓝孔雀为国鸟,蓝孔雀端庄聪敏,它是一种象征吉祥如意的幸福鸟,深受印度人民的喜爱。传说,米提拉国王杰格拾到一枚孔雀蛋,他把蛋安放在篮子里,悉心照料。一天,蛋突然裂开,从中出现一个婀娜多姿的仙女,他就是印度婆罗门教主的化身、英雄罗莫的妻子悉多。正因为这样,人们认为蓝孔雀是奇异圣洁的鸟。印度教天神为使它不惧怕毒蛇、妖魔,在它的尾羽上恩赐了上千只眼睛,从此每当孔雀开屏时,其尾部闪闪发光,光彩照人。还传说天神迦尔迪盖耶骑着孔雀云游四方,印度教大神因陀罗封它为鸟王。

鸳鸯属于雁形目鸭科,雄鸳鸯羽色鲜艳华丽,头上有铜赤、辉紫、白等颜色组成的羽冠,眼后有白色的眉纹,喙棕红色,翅上有一对栗黄色、像小黄旗似的帆羽,叫做鸳鸯羽。鸳鸯素以“世界上最美的水禽”著称于世,的确是名副其实。为了保护它,我国已将它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鸳鸯又有匹鸟之称。开始是作为兄弟相帮、情同手足的美好象征。《文选》中有一首兄弟赠别诗:“昔为鸳和鸯,今为参与商;骨肉缘枝叶,至死不相伤。”晋朝诗人郑丰在《鸳鸯》诗中曰:“两个贤鸳鸯,双飞于东岳。”指的就是陆机、陆远兄弟两个。后来,才成为夫妻和睦、相亲相爱的美好象征。“始作俑者”的是唐代诗人卢照邻。他在《长安古意》中曰:“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之后,一些文人墨客竞相仿效,使其成为我国文艺作品中坚贞不渝的爱情化身,备受赞颂。如李白有“七十紫鸳鸯,双双戏亭幽”;杜甫有“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孟郊有“梧桐相持老,鸳鸯会双死”;杜牧有“尽日无云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苏庠有“鸟语花香三月春,鸳鸯交颈双双飞”;等等。我国传统的婚姻吉庆中,总爱用“鸳鸯福禄”等诗句来祝贺志禧。在民间,人们对许多雌雄成配的东西都喜欢冠以“鸳鸯”之名,如鸳鸯被、鸳鸯菊、鸳鸯湖、鸳鸯剑等等。黄梅戏《天仙配》里就有一句唱词:“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

其实人们是被鸳鸯戏水亲密情况的表面现象所迷惑,鸳鸯实际上只是一季配偶而已,过了繁殖季节,它们会另组家庭。不像鸿鹄属于单配制鸟类,一生只有一个配偶。少数情况下鸳鸯甚至是一雄多雌的,科学的真相有时候会大煞人们美好想象的风景。

大鸨是大型的陆栖鸟类又名地鵩,和孔雀、鸳鸯一起都在中国列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它的雄鸟和雌鸟的体形相差十分悬殊,是现生鸟类中体重差别最大的种类。雄鸟体长为75—105厘米,两翼展开达2米以上,体重为10—15公斤,雌鸟体形较小,体长不足50厘米,体重不到4千克。鸨被看作是淫鸟,鸨母的称呼也由此而来,这是因为从前有过这样的传说:鸨鸟只有雌的而无雄的,它是“百鸟之妻”,和人皆可夫的妓女一样。这当然是无稽之谈了,没有雄鸟怎能传种接代呢?那么如何造成这种误解呢?据分析,很可能由于雌雄的体羽颜色很近似,尤其是在繁殖期时,事实上雌雄是轮换孵卵,但人们总认为巢内孵卵鸟不变,给人们的印象理所当然的是没有雄鸟。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