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绝代佳人:大、小乔的最后命运

我想知道,在一个中国留学生眼中,实现美好的思念是怎样一个梦.....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如果说起汉末三国时期的美女,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江东二乔”了。史籍中,有关江东二乔的记载极少。「陈寿」的《三国志》在《吴书·周瑜传》只有这样一句:【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孙)策自纳大乔,(周)瑜纳小乔。】「裴松之」注此传时,引用了《江表传》,也只有一句:【(孙)策从容戏(周)瑜日:【桥公二女虽流离(按:流离,光彩焕发貌),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这两句话告诉我们:第一、二乔的姓本作【桥】,至于她俩的芳名史书失载,只好以“大乔”、“小乔”来区别。现代人对此会觉得奇怪,但在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社会里,这种现象却是见惯不惊的。历史上许多皇后都没有留下名字,就是孙权的母亲吴夫人、妹妹孙夫人,不也同样不知其名吗?第二、二乔的籍贯是庐江郡皖县(今安徽潜山)。第三、二乔长得很美,有倾国之色;顾盼生姿,明艳照人,堪称绝代佳丽。第四、孙策、周瑜得到二乔,是在建安四年(199年)攻取皖县之后;当时,孙、周二人都是 25 岁(周瑜仅比孙策小一个月)因此,估计二乔的年龄不过 20 上下。第五、孙策、周瑜对能娶二乔为妻感到非常满意。从二乔方面来说,一对姐妹花同时嫁给两个天下英杰;一个是雄略过人、威震江东的孙郎,一个是风流倜傥、文武双全的周郎,按照传统观点,堪称郎才女貌姻缘美满了。然而,二乔是否真的很幸福呢?史书上没有说。从有关资料分析至少可以肯定,大乔的命是很苦的...。她嫁给「孙策」之后,孙策忙于开基创业,东征西讨,席不暇暖,夫妻相聚之时甚少。仅仅过了一年,孙策就被前吴郡太守「许贡」的家客,刺成重伤而死(《三国演义》第29回写到此事),年仅 26 岁。当时,大乔充其量 20 出头,青春守寡,身边只有襁褓中的儿子「孙绍」,真是何其凄惶!从此以后,她只有朝朝啼痕,夜夜孤衾,含辛茹苦抚育遗孤。岁月悠悠,红颜暗消,一代佳人,竟不知何时凋零!小乔的处境比姐姐好一些,她与周瑜琴瑟相谐,恩爱相处了 11 年。在这 11 年中,周瑜作为东吴的统兵大将,江夏击黄祖、赤壁破曹操、南郡败曹仁,功勋赫赫,名扬天下!可惜年寿不永,建安十五年(210年)在准备攻取益州时,病死于巴丘年仅 36 岁。这时,小乔也不过 30 岁左右,乍失佳偶其悲苦可以想见。周瑜留下二子、一女,是否皆为小乔所生,史无明文;按照封建宗法制度,她终归是这二子一女的嫡母。由于周瑜的特殊功勋,其女(又是一个不知名字的!)嫁给孙权的太子「孙登」,若不是孙登死得早了一点(赤乌四年病卒,年仅 33 岁),当皇后是没有问题的!长子「周循」:【尚公主,拜骑都尉】,颇有周瑜弘雅潇洒的遗风,可惜“早殇”。次子「周胤」亦娶宗室之女后封“都乡侯”,但因【酗淫自恣】屡次得罪、废爵迁徙,不过最终仍被孙权赦免。尽管如此,小乔本人却是琴瑟已断、欢娱难再,只好和姐姐一样在无边寂寞、无穷追忆之中,消磨余生了...。作为艳名倾动一时的美女,“江东二乔”很自然地,成了文学艺术创作的素材。现存最早而且最著名的作品,当推唐代诗人「杜牧」那首脍炙人口的《赤壁》诗:【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严格地说,杜牧这首诗并非咏二乔,只是即景抒情;因想到历史上的赤壁之战,并进而产生联想。如果,「周瑜」不是借助东风发动火攻,而打败了「曹操」,东吴很有可能战败...。那样的话,江东二乔也会被掳到铜雀台,充当曹操的玩偶了。曹操灭袁绍之后,便毫不客气地把袁绍的媳妇甄氏,纳为自己的儿媳!孙权也曾把「袁术」的女儿占为己有,因此,如果曹操真的灭掉东吴,要掳走二乔也毫不奇怪。不过,如果把曹操南征的目的,说成是夺取二乔,那就歪曲了赤壁之战的意义,也太贬低曹孟德了。事实上,写《赤壁》诗的杜牧也并不这样看。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并没有模糊赤壁之战的重要意义。但出于“尊刘贬曹”,他有意突出曹操“好色之徒” 的形象,渲染曹操觊觎二乔美色的主观意图。在第 48 回《横槊赋诗》一节中,让志得意满的曹操出面,对众官说道:【吾自起义兵以来,与国家除凶去害,誓愿扫清四海,削平天下;所未得者江南也。今吾有百万雄师,更赖诸公用命,何患不成功耶!收服江南之后,天下无事,与诸公共享富贵,以乐太平。】曹操:【吾今新构铜雀台于漳水之上,如得江南,当娶二乔,置之台上,以娱暮年,吾愿足矣!】既表现了曹操统一天下的雄心,又揭露了他垂涎于二乔芳华的欲念。罗贯中写这两个篇章,都不是要写二乔,但无意之中:却从不同的侧面映衬出二乔惊人的美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