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2年QFII制度建立以来,获得QFII资格以打开直接投资中国A股市场的大门,成为众多海外机构投资者的一项战略目标。
但突如其来的全球金融危机,打断了一些海外机构投资者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
记者从某券商国际业务部总经理处获知,“2008年10月份以来,我们接触的一些排队向证监会递交申请材料的海外机构投资者放弃了‘排队’,更有部分已经向证监会递交申请材料且已拿到证监会面试通知的海外机构投资者,主动放弃了面试机会。这种现象之前从未出现过。”
放弃“面试”背后
依照《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办法》,海外机构投资者若要获得QFII资格,须通过托管人向证监会申请并递交材料。中国证监会自收到完整的申请文件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征求国家外汇局意见,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
“因申请QFII资格的海外机构投资者数量太多,而证监会有一定的审批计划,通过是否接受材料来控制审批节奏。同时为保证公平性,会对希望递交材料的海外机构投资者有一定的编号,这就形成了‘排队’。”前述某券商国际业务部总经理表示,“编号靠前就意味着有较大可能较早获得QFII资格。”
证监会接受了某海外机构投资者的申请材料后,会通知其“面试”。“若接到证监会的‘面试’通知,则该海外机构投资者拿到QFII资格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该总经理说,“这种机会非常难得。”
但近期在与某些潜在QFII客户的接触中,该总经理却发现了一些反常的现象,“部分客户主动放弃了排队的编号,甚至放弃了‘面试’的机会,这在之前是难以想象的。”
出现这种反常现象的原因何在?
他透露,在客户的反馈信息中,有两个原因比较普遍。一是某些海外机构投资者受金融危机的冲击,正在进行公司组织结构的调整,暂时无暇顾及中国业务;二是某些海外机构投资者担心在获批QFII资格和额度后,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筹集到足够的资金。
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规定,海外机构投资者获得外管局的外汇额度后,须在六个月内汇入本金。
“获得外汇额度后,QFII须设立一个投资中国的基金来筹集资金,但国际市场特别是欧美市场的现状使得其在规定的时间内筹集到足够资金的信心降低。”该总经理分析,“我们掌握到的信息表明,放弃‘面试’资格的主要是欧美的机构投资者。”
据上述券商国际业务部总经理透露,目前仍有超过100家海外机构投资者在排队等待证监会的审批。“放弃‘排队’或‘面试’资格的海外机构投资者主要是其自身原因,而不是对A股市场的前景失去信心。”
证监会加快审批节奏
另一方面,监管层对QFII的审批节奏正在加快。
来自证监会的信息显示,截至2008年底,共有76家海外机构获得QFII资格。其中2008年度有24家海外机构获得QFII资格,而2007年度没有一家获批。
“这与证监会的监管思路相符,在指数高企,投资者信心膨胀时限制外部资金的流入;在市场低迷,投资者信心不足时鼓励外部资金的流入。”另一沪上券商QFII业务负责人表示。
另据外管局的数据, 截至2008年底,外管局累计批出了128亿美元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额度,其中2008年全年增加28.6亿美元。
2007年底,外管局曾宣布,将QFII投资额度由100亿美元扩大到300亿美元。截至2008年底,仍有172亿美元的额度没有使用。
“外管局虽然也放松了对QFII额度的审批,但其力度没有证监会那么大。”上述券商QFII业务负责人表示,“2008年新增的24家QFII中,有一大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拿到QFII额度。”
这种差别有其深层次原因。“证监会的职责之一是维护证券市场的稳定,而国家外管局的职责之一是维护外汇市场的稳定。这两种政策导向在一定的时点上可能难以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