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讲一个大道理,免得都来砸我。
凡在子女教育上用心,并卓有成效的家长,必然积极汲取各方的知识和经验为己用。别人的意见再不对,那是人家的。别人的意见是对的,拿来变成自己的。最可贵也是最难的应该是,从别人的意见中发现自己的不是,并加以改进。
关于“要不要学双语”的问题,好象不只是看对孩子语言能力的影响。大到“智力开发”,“血缘文化传承”,“前途发展空间”。小到“自我认同”,“家庭关系”,“报考大学”等等,应从很多方方面面综合考虑。刚听到一个台湾母亲讲,她上大学的女儿自己花高额学费在大学里上中文课。女儿埋怨她:“当初逼我学这学那,都没什么用。现在觉得最有用的是中文,其实那时再逼我一下,我就会坚持的。”孩子真正懂事的时候,后悔当初没好好学中文。这已经是近来不可忽视的较普遍现象。我是坚定不移地主张孩子学中文的。一直以来,我都在试图理解为什么在美国的第一代华裔父母,自己千辛万苦学英文,多数人来美后还饱受因“语言差”所造成的痛苦,却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在“得天独厚的语言环境下”学中文。“自己已受够了”吗?“好容易从那边逃过来了”吗?“实在没时间和精力”吗?“不忍心看儿女遭罪”吗?“孩子不要学,没有办法”吗?还有现在的“会影响孩子的语言能力”吗?理解归理解,可我不能认同。有朋友说“顺其自然”。如果意味着“放弃努力”,我不认同。如果是“因势利导”,再好不过。任何人都很难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包括自己的孩子。要想办法。最好的办法是“因人而易”的,是“因地制宜”的。
关于方法问题,已经看到各家自有各家的高招。正是“因人而易”,“因地制宜”。再加上“改革开放”(吸收好的经验)和“坚韧不拔”。“坚韧不拔”听起来怪狠的,其实就是把有效的方法坚持不懈地做下去。都听说过“优秀是一种习惯”的名言吧。什么事习惯了就不难了。在多语环境下的孩子,先是不说,但一说就知道对什么人说什么话,也可以说是习惯使然。孩子在家说与不说中文,也可以说是父母的习惯使然。引伸一步,是不是可以说“语言是一种习惯”。习惯是要坚持一定的时间才能形成的。
看到许多家长是遇到问题或困难了。我的经验告诉自己,切忌急躁,最重要的是冷静。不光是对孩子,任何事,在找不出解决问题方法时的最好的帮助,是耐心和时间。因为现实告诉我们,只要不是正确的方法,或者白费力,或者适得其反。这样说也许太眩了点,举一个简单例子。心急如火的妈妈,当着总不开口说话的孩子,问朋友:“你说我这宝贝儿子,他怎么还不会说话呀!”我敢断言,如果这孩子原本明天要开始说话的,老娘这一句不知要把那可怜的孩子又耽误多久。
至于孩子的天生语言能力和应以何为母语的问题,我觉着是属于一般很难改变的客观存在。
学的好不好永远是相对的,确实跟能力有关。但学与不学,却是父母和环境主导着。我认识一个小朋友,9岁,在美国出生,是那种较慢一类的。学东西要比别人吃力。但父母很重视学中文,在家坚持讲中文,坚持送中文学校,基本每年回国一次。口语交流没有任何问题,完成中文作业需要家长帮助,上学期每周听写80-100字(500字左右范围不断重复),平均能对60-70。在我们这里学中文的孩子中真算好样的了。
到底哪个是母语,大概父母说了没有用。我觉着是学龄期的学校语言环境决定的。除非上家庭学校,且与社会学校语言完全不同。如果不是天才,能把两种以上语言讲得象母语那样流利的,多数是在另一语言环境下上过四年以上的学,而且是在20岁以前。
愿意挨砸,以听不同意见为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