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角七號》為何不敵《投名狀》
十二月份第四十五屆《金馬獎》剛落下帷幕。《海角七號》獲獎項頗多,但重量級獎項被《投名狀》摘取。《投名狀》獲得最佳導演、最佳劇情、最佳視覺效果大獎。觀眾認為:評獎結果雖有意外,但令人心服。抑或有人不解最大票房的《海角七號》為何不敵《投名狀》。
筆者以為“海”片在描繪臺灣井鎮市民生活和風土民情方面,貼近現實。影片最後的音樂演唱會也掀出了高潮。 這是“海”劇得廣大臺灣觀眾認同的原因。 “海”劇的缺點是矛盾衝突不集中;故事敍述沒有整合 好; 情緒沒有交織成令人大感動,具溫情但搔不到癢處。平心論“海”劇結構完整,但細節過份散亂。
“投”片李連傑、劉德華、金城武表演男性情義和徐靜蕾糾纏兩男之間,分寸得當。陳可辛在挑戰打鬥場面上亦很成功。《投名狀》還透出人文關懷和悲壯氣氛。對於特殊歷史氛圍下複雜人性的展示合於情理;宏觀掌控老到精細。陳可辛對粗曠類型情感電影掌握已出神入 化。
最佳導演獎頒給陳可辛,亦筆者意料之中的結果。“海”劇導演也表示對金馬獎結果不遺憾,足見評委很有審視準則。評選不受票房影 響, 對影視娛樂界警示“藝術仍要以質取勝而非以量取勝。”《投名狀》得此殊榮,應該肯定地說:“評審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