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老毕问过我一个问题,”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violin and a viola?”, “小提琴和中提琴的区别是什么”,我正在想回答“中提琴声音更加浑厚”,或者“拉中提琴的人少”,老毕坏笑着说答案是”A viola burns longer” “中提琴可以多烧一阵子”。这只是一个笑话,但这个笑话却让我想起中国的一个成语“煮鹤焚琴”。
把琴当作柴火烧了去煮白鹤,糟蹋美好事物能做到如此也算走到了极致。煞风景,败兴之事能与之媲美的不算太多,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义山杂纂》中列举了这么几样“清泉濯足,花下晒裈,背山起楼,烧琴煮鹤,对花啜茶,松下喝道。。。”“ 烧琴煮鹤”因该算是原始版,后人用'焚'字代'烧'字,是因为焚字与琴字相连,具有叠韵的效果,更值得玩味。这个说法一旦出笼,引用,使典,借用,这些就是中国文人的拿手好戏了。比如:宋代洪适 《满江红》:“吹竹弹丝谁不爱,焚琴煮鹤人何肯?”《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焚琴煮鹤从来有,惜玉怜香几个知!” 清代黄景仁 《恼花篇》:“不忧人讥煞风景,焚琴煮鹤寧从同。” 郑板桥更有想象力,把鹤给换成鹦哥了,另论。
最近刚写了一篇小文,讲伯牙摔琴的故事,引得无墨网友贴出一篇旧作戏说伯牙摔琴的动机。老实说,我对伯牙摔琴的目的也有怀疑。除了无墨提出的那些可能性之外,我还有以下一些考量。姑且认为伯牙和子期的故事就如我所述,而不是象无墨所述,也就是说伯牙是在后来知道子期死后才摔的琴,而不是见到子期当天就摔的。因为如果当天就摔琴的话,动机不良(比如恼怒)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我们这些开博客,在论坛玩的网友都知道,这些闲情逸致的风雅事情有多费时间,多耽误正经事,耽误挣银子养家。所以,第一种可能是,伯牙作相(湖北荆州地区第二三把手,别小看这么一块地区,当时中原这么大的地区一共就十来块)太忙了。虽说当时人口不多而且民风淳朴,不需要日理万机,但日理百机总要理的吧。老玩琴耽误事儿啊,看见琴不玩又手痒。怎么办,把琴送给别人?你听说谁把博客和网名送人的?只有停博歇网的。所以,伯牙就长痛不如短痛,决定摔琴。第二种可能是,伯牙做官太忙,所以没功夫玩琴,琴技也就下降了。而且,新人辈出,青出于兰而胜于兰。与其继续玩琴被小年青比下去了,还不如借坡下驴,借着子期之死做个由头,使个苦肉计把琴摔了,保持自己的英明。第三种可能是琴本身老化了,坏了,修不好了,伯牙正好也不用靠着琴艺去骗官当了(当时有六艺之说,音乐也是选拔人才要考察的一条),干脆把琴随手一扔。有捧臭脚者赶紧编个故事,楞告诉这叫摔琴。我私下以为这个可能性比较大。象无墨所说,伯牙从来就是个臭琴篓子,只有子期一人认可,甚至连子期也不认可,只是狗熊恨狗熊但又不得不狼狈为奸地编故事,弄攻守同盟,我认为可能性不大。毕竟有史书记载伯牙学过琴,曾经一度手艺也不差。手艺太差了怎么通过综合考核骗官当呢。
煮鹤焚琴实在是不雅,是雅的反面,但这还不是人生中最坏的事情。煮鹤焚琴只不过是暴殄天物,煮豆燃萁比这要糟糕一百倍。曹丕想杀曹植,逼曹植七步成诗,曹植在生死千钧一发间憋出了著名的七步诗,感动了他哥哥,保全了自己的小命。这个故事大家都很熟悉,我就把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的原文放在这里,不多解释了:“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法,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这个故事很戏剧性,多大程度上是真实,多大程度上是后人牵强附会,润色演绎?我个人感觉这里水分很大,值得歪说戏说一番,但这不是本文的主题,我今天就先把它放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