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维形状的假想
2008-07-09
人们常常会为情人、夫妻、家人、朋友间的不一致的思维方式而感叹,常常为不同的人生价值、是非观念差别而引发诸多的矛盾。这种思维上的差异,常常导致了很多亲密关系的疏远或破裂,令人难过。严重的直接导致了人际关系危机。
过去,我们总会说是个性使然、教育使然。不可否认这些因素起着相当大的作用。但,性情接近的人,在同样的社会、家庭、教育环境下成长,结果各人间的思维差异也都可能南辕北辙。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状态?
偶尔看见一个网友在讨论思维是否是有形状的。
我个人认为思维应该是有形状的。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人的感觉是有形状的。比如,我们的痛觉,产生于人体内传感器接收一些不良刺激,通过激化神经组织的生物电、激活生化反应、激活活性物质等一系列生物反应,最后将所有反应信息映射到特定的大脑感觉区域。这个过程是有形状的。有生物电信号的波动、组织结构内的生化反应、活性生物物质的移动和激活链式。同样的,其他所有的感觉都应该有这样的动态形状。包括我们知道的毒品成瘾(吗啡模式)、恋爱中的愉悦感觉(巧克力模式)。
人的思维状况是循着自己对事物的喜好、感受进行的,其根本的起源,应该就是前面所说的基础所决定的。这种思维的基础是有形状的。那么,思维就应该有与之相应的形状。
我们现在还知道,人类的大脑发育,其基础架构在三岁以前就已经建立完成。就像一座大楼的大结构框架。它决定了一个人的个性性情(如喜好)、基础思维习惯(如根据声、光、味判断的环境)。人们在此后受到的所有训练,只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装修工程,以造成一个让外界能接受的外观、实现使用功能的运行顺畅。但最基本的结构形状依据无法改变。这些不是今天我想提出讨论的问题。
由于上面说的这些原因,人的个性、思维形状就成了每个人自己的标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联,也会由于这些形状的差异大小而表现出亲疏,或琴瑟合鸣、或一触即火。有些可以磨合,有些是无法磨合的。这中间,会有为了减少摩擦而在差异处填充一些东西(包括教养、修养等)去迎合原有差异。如果这些填充物耗尽了,差异就会凸显出来。
是否能从这样一个角度去观察人与人的差别呢?是否能找到相关的证明呢?
如果果真能证明这些,那么,完全有理由去设想,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都是能够人工塑造的。尽管它的难度会比克隆人大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