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为什么没有去法国留学?

大千世界,趣闻横生,细细品尝,回味无穷。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光阴荏苒,白驹过隙,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至今已经过去近百年了。毛泽东作为此一运动的积极支持者与参与者,他当时却没有去法国留学,这是什么原因呢?

    公元1915年,李石曾(详见《留法百年—暨中国留法第一人李石曾先生》)在巴黎成立“留法勤工俭学会”,欲吸引中国有志无力的青年来法国“勤以做工、俭以求学”,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当时,中国教育界知名人士蔡元培、吴稚晖等在全国各地分别设立分社,为国内有志青年赴法留学作好准备。仅数年时间,“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便在中华大地上蓬勃开展起来。

    就在此时,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的杨昌济(杨开慧的父亲)先生,把“留法勤工俭学”的消传回湖南家乡。当时毛泽东刚从湖南一师毕业,他与新民学会的成员研究以后,决定先派蔡和森到北京打前站,看一看具体事宜。蔡和森到北京后,与杨昌济拜访了北大校长蔡元培,随后写信督促毛泽东等邀集志愿留法的同学迅速北上。

    一九一八年八月十五日,毛泽东和萧子升、张昆弟、李维汉、罗章龙等二十四名青年,坐火车离开长沙,奔赴中国的首都——北京,这是他们第一次走出湖南。到北京,毛泽东和蔡和森住在位于北京东城钟楼后身豆腐池胡同杨昌济家。杨家是一座三进院的民宅,杨昌济先生住在二进院的北房,女儿杨开慧住在东房,毛泽东和蔡和森二人就住在前院靠院门的南房里。

    时间不长,湖南籍陆续到京准备赴法的青年学子已达五十余人,毛泽东起草了一份湖南青年留法勤工俭学计划,联系各处,交有关方面协调,为同学们筹措路费而四处奔走。随后,他又把这些人分别安置在设立于北京大学、保定育德中学、河北蠡县布里村、长辛店开办了留法预备班里。

    几乎与此同时,毛泽东身边的蔡和森、李维汉准备赴法留学,在离北京不远的天津,一位名叫周恩来的青年做出了留学法国的决定,起航远赴欧洲。在西南的重庆,另一名叫邓希贤(邓小平)的青年,也以勤工俭学的身份开始了法国之旅。毛泽东此时却没有与留法勤工俭学的队伍到达法国,原因大致可归纳为几点:

第一、经济窘迫的因素

    当时,留法勤工俭学虽是以“勤以做工、俭以求学”为目标,但并不是包揽全部留学费用,还需要出国学生自付一些车船费等。并且到了法国,如果学习生活一时没有着落,必须要在一段时间内自给自足。那时的毛泽东,不仅身无分文,而且举债在身,更无法向熟人张口借钱。

    毛泽东当务之急是需要找到一份工作,以解决生活的难题,留法勤工俭学的费用使他觉得“出洋”并不实际。毛泽东当时不说买煤烧炕、就是连买件大衣成了问题,在北京寒冷的冬季,只能七八个人合买一件大衣,轮流着穿。蔡和森离开北京后,他同几个湖南青年一起租住了一间小房,几个人挤在一条炕上,毛泽东后来回忆说:“每当我要翻身,得先同两旁的人打招呼。”可见毛泽东当时的生活艰难程度。

第二、需要语言与技能的学习

    赴法留学,除去经济原因之外,还有一点,学生要学习法语和一些基本技工技能,以备到法国做好“勤以做工,俭以求学”的先期准备。毛泽东此时无暇顾及法语与技工的学习,虽然留法勤工俭学需要语言水平不高,但这要占不短的时间。毛泽东那时正热衷与新闻与哲学的研究,心思并不在法语与技能学习方面。

    再有,当时毛泽东徜徉于北京古城,被古都的古老文化和历史底蕴深深打动,他穿梭在红墙碧瓦,苍松翠柏之间,这似乎与他内心的文化情结心脉相连,毛泽东在北京的风物里,找到了内心的和谐与心灵的寄托。毛泽东后来回忆说:“北京数不尽的树木引起了我的惊叹和赞美”。

    毛泽东没有去法国留学,也许还有一点,那时毛泽东已经结识了杨开慧,杨开慧是学习新闻的学生,她无意去法国的工厂做工。

第三、推崇自学的主张

    毛泽东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期间,生活虽然捉襟见肘,但他认为自学更为重要。他以为,图书馆里的知识,不必花钱就可以读个够。

    1919年3月12日,毛泽东送走留法学生后,回到长沙,他说“在长沙要创造一种新的生活,可以邀合同志,租一所房子,办一所自修大学,我们在这个大学里实行共产的生活”。 1921年,毛泽东在湖南《大公报》上发表了《湖南自修大学组织大纲》,随后又起草了《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不久,毛泽东利用船山学社的校舍开办的自修大学开学。

    毛泽东之所以没有去法国留学,一贯推崇自学的主张和与实际相连的理念,是重要原因之一。

第四、受海归派观念的影响

    毛泽东自幼饱读诗书,浸润于中国传统文化,但他并不墨守成规,而是以宽怀的胸襟看待新潮事务。对当时的留学潮,毛泽东也有过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毛泽东在1920年给好友周世钊的信中说:我觉得求学实在没有“必要在什么地方”的理,“出洋”两字,在好些人只是一种“迷”。中国出洋的总不下几万乃至几十万,好的实在少。多数呢?仍旧是“糊涂”;仍旧是“莫名其妙”。

    这些都证明,毛泽东的留学观念曾受到西学归来的人的影响。以上醒言警句,对于现今的留学现象,又是多么具有现实意义。

第五、心系故国的苦难与普世情怀

    在毛泽东等老一辈人心中,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期间的苦难,给他们留下的烙印最为深刻。毛泽东没有去法国留学,还有一个关键所在:他并不相信在西方能找到解决他个人以至整个中国前途问题的灵丹妙药。毛泽东把中国看作是一部大书,他要一页一页的去亲身体验,认真解读,融入其中,探根索源。毛泽东后来回忆这一段经历时说:“我觉得我对我自己的国家了解得还不够,把我的时间花在中国会更有益处。”

    毛泽东为什么没有去法国留学,值得当代人深入探究。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无论在故国耕耘奋斗的毛泽东,还是在异乡探索救国真理的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人,他们胸怀的都是民族大博爱,拳拳赤子心。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