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洪流,正在亚洲横行。一场「山寨版货币战争」,透过大湄公河流域的东协诸国,韩国、俄罗斯、非洲等地区,把人民币推向国际,直接挑战美元独霸地位。这个新强势货币,将对台湾和世界,带来哪些威胁与机会?
「十年后,人民币将成为全球第四大强势货币,与美元、欧元和日圆并列,」德国财政部长史坦布鲁克(Peer Steinbruck)说。「人民币最快五年内成为国际货币,」瑞士信贷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陶冬说。「台湾对人民币的需求,将超过美元,」发言一向保守谨慎的我国央行总裁彭淮南说。
这些话是什麽意思?
这三个人说的是同一件事:人民币有机会成为亚洲的货币共主。因为人民币的背后,是中国的政经实力、势力、影响力。欧美银行家都拒绝承认这事实。一家欧洲银行经济研究主管断然否认:「人民币不可能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因为它根本就不是国际流通的货币。」
但是,亚洲的专家们清楚,人民币的现在,已不容小觑,人民币的未来,空间更大。国际货币基金(IMF)日籍经济学家城野和子(Kazuko Shirono)最近发表的报告《人民币阵营?还是日圆阵营?》,结论便是日圆打不过人民币。报告指出,日本经济成长停滞不前,东亚新兴国家在贸易上对日本的依赖正在减少,中国的经贸持续扩张,这个趋势继续走下去,未来在亚元形成过程中,中国将担纲更重要的角色。
第一线用人民币交易的台商,感觉更敏锐。在苏州经营过十二年,明基全球策略规划中心总经理曾文祺就指出,跨国经营的台商目前还是必须收欧美大厂的美元,但他明显感觉出美元最近的颓势。「伊拉克战争,彻底毁掉美国世界警察的地位;去年金融海啸,则把美元从世界唯一货币霸主位子上,赶了下来,」曾文祺观察。
为什麽欧美观察者的看法,跟亚洲的感觉有那麽大的出入?一位观察者指出,是因为欧美还停留在二十世纪的思维,企图以上个世纪的规则,维持「后资本主义」新时代的世界秩序。上週伦敦召开的G20高峰会,就是例子。企图在金融海啸后,重建国际金融秩序的美欧领导人,心目中唯一的典范,还是想重塑一九四四年「布列顿森林会议」
但是,大家似乎忘了,这种想圈住全世界每个国家、达成全球性协议的运作,已经愈来愈乏力。金融海啸拉出的世界资本市场大裂口,更彻底改写了世界体系运作的规则。一心「走自己的路」的中国政府,却早就从亚洲开始,伸出他们建立新货币霸权的触角。
今天人民币的版图,已经走出中国,往北到俄罗斯和蒙古,往东北到北韩,往西南顺著澜沧江、湄公河,流进东南亚;往东南,越过台湾海峡和珠江,流进台澎金马和港澳,形成「人民币帝国」。
千亿人民币四出圈地
缅甸北部边城木姐市隔著瑞丽江和云南的瑞丽市相望,从这裡,陆路走缅甸经泰缅边境,水路走澜沧江接湄公河,是中国货物进入东南亚的两条大脉。在木姐市,人民币通行无阻,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的商人熙来攘往。
顺著湄公河往下走,泰国北部大港清盛(Chiang Sean),入眼皆是飘著五星旗的中国货船,这裡的商家很多都贴著「欢迎使用人民币」的标示。摊贩个个穿两个口袋的围裙,一个口袋放泰铢,一个放人民币。根据统计,中国大陆的边境贸易,以人民币结算的比率,已经高达四五%至九五%,超过两百亿人民币透过边境贸易流到境外。
在台湾的澎湖金马,早在小三通之前,人民币就已经在流通。随著大陆旅客开放来台旅游,人民币也开始在台湾本岛民间流通,许多陆客喜欢的旅游地点,饭店商家都已公开收人民币。
中国人民银行福州分行统计,台商个人、台湾人持有以及在台湾流通的人民币,估计有五百亿至八百亿元之谱。我国央行则估计,未来每年会有高达两百亿人民币流入台湾。边境贸易用人民币计价、结算,代表人民币相对强势,即使官方不允许人民币自由兑换,也有便捷的地下通汇代劳。但是人民币这种在檯面下流通的情况,即将发生重大变化。
因为,中国大陆政府正有意识地推动一场新的「货币战争」。
三年前以《货币战争》一书大红的畅销作家宋鸿兵,对《天下》专访指出,今年二月中共中央的两会期间,做了个统计,结果有七成经济学家反对再增持美国国债。「这个现象以前不可能想像。中国决策者、学术界和民间,已逐渐形成共识,反对继续用美元做为中国的外汇储备,」他说。
接著,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就在人民银行官网上,率先挑起全球质疑美元霸权的新「货币战争」。而且,中国大陆的战略,跟欧美动不动就拉开「全球」战场、透过正式国际组织进行的战法完全不同。用的正是「联合次要敌人、打击主要敌人」的迂迴游击战,从东协十国、南韩、俄罗斯、阿根廷、非洲等新兴国开始,把根本还圈在「鸟笼」裡的管制货币——人民币,神鬼不知地推向国际。
宋鸿兵举中国政府跟东协国家签订的换汇协定为例。「中国不是追求立即全面兑换人民币和开放资本市场,而是进行双边谈判,和俄罗斯、蒙古、越南、东南亚等国双边开放,」在国务院隶属单位出资一半成立的环球财经研究院担任院长,宋鸿兵分析:「这是高明的策略。首先很低调,为现行国际货币不构成直接挑战,不会引起太多关注和非议。但这个过程,使得人民币的流通范围不断扩大。中国现在事先整合东亚和东南亚,然后和美元、欧元,形成三足鼎立,再待时机。」
这种不同于欧美的影响力版图扩张,一位观察者形容:「活脱脱是『山寨版的货币战争』:以乡村包围城市的路径圈地。」加拿大央行顾问,多伦多大学罗特曼管理学院教授马森(Paul R.Masson),去年一月和同事鲍柏森(Wendy Bobson)发表〈人民币是否会成为国际货币〉研究报告指出,人民币区域化的实力不容忽视。
山寨版的货币战争
两年来,中国已陆续和越南、缅甸、俄罗斯、蒙古、韩国等八个周边国家签订协议,贸易结算时自主选择双边货币结算。贸易结算用人民币,是中国以政经实力为后盾,将人民币推向区域化,进而全球化关键的一步。它代表的意义是,美元今天在中国对亚洲贸易活动中扮演的计价和结算角色,将来有一天可能会不见了。港币就是例子(见第五十二页)
去年底,中国国务院决定选择广东、长三角与港澳、广西、云南与东协的贸易为试点,以人民币做贸易结算。中国央行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指出,时间最快就在三、四月。许多两岸贸易透过香港,此举等于间接让两岸贸易也以人民币结算。
中国大陆为什麽选港澳台和东协做为人民币国际化的试点?
长期深耕大陆,人称「中国通」的勤业众信会计师事务所中国业务负责人杜启尧指出,这是中国基于一贯「掌控邻国,巩固自己」的战略思考。欧、美和日本的对外贸易,都可以用本国货币(美元、欧元和日圆)计价、结算,而中国与亚洲的贸易,都是以第三国货币(主要以美元)进行计价结算。汇率变动的风险,交易双方都要承担,中国选择对东协和港澳的贸易用人民币结算,避开欧洲、日本和美国,阻力最小。
此外,中国对港澳台和东协的贸易,佔了中国外贸的二四.三%,如果扩大到人民币下一步区域化的范围——全亚洲,那麽亚洲贸易佔中国整体外贸总值中所佔的比重,更高达五五%。人民币俨然已经成为亚洲的准区域货币,但仅止于私人部门。在公部门的使用上,将人民币作为正式外汇存底的国家几乎是零。不过,「打破零蛋」的进展,已经在三年前出现
各国外汇存底的新欢
二○○六年,菲律宾正式宣布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存底。二○○七年,白俄罗斯也跟进。此外,国际间也已经有一些国家在汇率上考虑人民币因素,如印度和欧洲央行都先后在二○○五年宣布将人民币纳入一篮子货币。
人民币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
其实,十年来两次金融危机(九七年亚洲金融风暴及○八年金融海啸),都给了中国绝佳的大跃进机会,奠定中国在重建国际金融秩序和振兴全球经济的发言权,甚至裁夺权。第一次机遇:一九九七年亚洲金融风暴。亚洲各国货币在西方投机客袭击之下大幅走贬,中国公开保证维持汇率和利率稳定,稳住了亚洲的金融局势。那一次的风暴,让东南亚国家体认到,有事发生,区域内国家才有可能互相帮助,欧美不但靠不住,甚至是乱源所在。
这层体验之下,二○○○年东协加三(中、日、韩)高峰会才达成「清迈倡议」,共同出钱成立亚洲金融稳定基金。中国紧接著根据清迈倡议,陆续与韩国、香港和马来西亚、印尼签署换汇协议,在一定额度内互相提供本国货币,供彼此间贸易结算及稳定双方货币汇率之用。
第二次机遇:源自美国的金融海啸,冲垮欧美及全球经济。而中国受伤最轻,也最有钱,欧美各国因此暂缓对中国施压人民币升值,并殷殷期盼中国能够扮演救世主的角色,大力刺激内需,拯救欧美出口。中国有钱刺激内需,对外也大举扩张,人民币的势力范围,也随之扩大跃进。
加拿大央行顾问马森指出,有三项因素,决定国际间是否愿意使用某种货币:一、该国贸易及产值佔全球比重高,代表这种货币背后的实力够大。二、长期稳定且低的通货膨胀率,是一种货币受人信任的基础。三、自由、深且广的金融市场,代表这种货币的流通不会有问题。
第一、二项,中国已经具备。中国经济规模已经超越德国,稳居全球第三;对外贸易去年已经佔全球贸易总额的一○%,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贸易国。二○○七年之前,中国通膨率都维持在二%上下。
对人民币的疑虑
但是,问题出在第三项,「人民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马森说。两次的金融风暴,让中国对于金融体系的改革和自由化,更加戒慎恐惧。「人民币可以说已经是东南亚准区域型货币了,贸易结算会更加快和深化这一点。这一次的金融海啸平息之后,人民币恢复长期升值,这态势会更明显,」一名长期研究亚洲货币政策的台湾官员说。
人民币在亚洲日强一日的影响力,对台湾政府、企业经营者来说,当然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独佔泰国六成摩托车钢圈市场的Racing Boy公司,每个月要汇三十万美元到大陆支付供应商货款,对于将来可以改用人民币结算,董事长王仲平举双手赞成:「少掉一道手续费和一道汇兑风险,可以用,当然用啊。」
对厂商来说,跳过美元,直接用人民币,可以完全规避掉汇兑风险,但对贸易对手就不见得一定有利。因为汇兑风险还是存在,只是风险标的从美元换成了人民币,而人民币毕竟是受到管制的货币,流通性和可信任度都还有很大的疑问。
习惯风险的台商,却不那麽紧张。宜兰长大、出身室内设计的润泰创新国际总经理简沧圳,二○○一年被派到大陆开便利商店。今天,润泰集团的「喜事多」便利店,已经是上海第一大。「每个市场都有风险,大家看好印度、中南美洲,波动不大吗?」简沧圳问,「大家觉得欧美国家比较稳定,但是你知道吗,英国的负债已经高达四个GDP,整个国家像是空的,你觉得哪个市场、哪个货币风险比较高?」
三足鼎立才对中国有利
但是,对台湾来说,中国大陆旁边永远挂著「风险」的问号。《货币战争》作者宋鸿兵就坦承,「有人提出G2、中美共治的想法,在我看来,听听就罢,不要认真看待,」他实际地指出,中国实力现在只有美国的三到四分之一,欧洲的经济实力和美国相当,中国处于最弱的一角,类似三国中的蜀国。而曹操就是美国,虽然已经衰弱,仍然有很强大的国力。
「在这个情况下,要玩两强共治,显然会得罪欧洲,它可能就倒向美国。欧美联手,中国吃不消,这游戏没办法玩。所以,三足鼎立对中国是比较有利的战略态势,」他说。人民币国际化也许还很遥远,但无可否认,人民币区域化,已经到来。后资本主义的断裂年代,每个人都得学会在多元势力的夹缝中求生存。中国大陆如此,台湾更是。
清迈倡议(Chiang Mai Initiative)
一九九七年爆发的亚洲金融风暴,对亚洲国家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风暴发生的原因,IMF多份报告不约而同都指向亚洲各国汇率紧钉美元。经过那一次风暴,亚洲国家深刻体认区域金融稳定的重要性,加上IMF、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在风暴中对亚洲的救助令亚洲国家失望,亚洲各国开始探讨如何利用自身力量维护区域内金融体系的稳定。
一九九八年,中国国家副主席胡锦涛在第二届东协加三高峰会中提出亚洲区域自助的建议,立刻获得与会各国的支持,隔年十三国便举行财经副部长会议。二○○○年的高峰会上,十三国一致通过建立货币互换(Currency Swap,亦称换汇)网络的「清迈倡议」,扩大东协原有的货币互换协议,并邀中、日、韩加入。「清迈倡议」的基本精神,在于其中一国发生外汇流动性短缺或出现国际收支问题时,由其他成员国集体提供应急外汇资金,以稳定区域内金融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