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永远的希茜公主 : :

我的心里有个角落 在等着你的出现
打印 被阅读次数

 
by冬贝 
 



“孩子,要记住,当你感到忧愁和烦恼的时候,就到这儿来敞开胸怀遥望大自然。你能从每棵树,每朵花,每一个有生命的东西里,看到上帝无所不在,你就会得到安慰和力量……”

多么熟悉的台词,我想这个世界上会有许多人同我一样——曾经或者如今依然——热烈地喜爱着《希茜公主》吧,那就让我们走进希茜,走进罗密,走进那逝去的岁月……


/>/>

/>

一、电影《希茜公主》三部曲

拍摄年代:1955/1956/1957

导 演:欧内斯特·马里辛卡

剧 本:欧内斯特·马里辛卡

拍摄地点:巴伐利亚、维也纳、葡萄牙、威尼斯

出品公司:奥地利埃尔玛影片公司

发行公司:德国亨尔佐格影片公司

主要演员

罗密·施奈德 —— 巴伐利亚 伊丽莎白公主 希茜

卡尔亨兹·伯恩姆 —— 奥地利帝国皇帝 弗朗茨·约瑟夫

玛格达·施奈德 —— 赫尔佐格·鲁德维卡,希茜的母亲

耶尔塔·弗兰兹 —— 海伦公主,希茜的姐姐内奈

古斯塔夫·克努斯 —— 巴伐利亚马克斯公爵,希茜的父亲

维尔玛·德吉辛 —— 苏菲皇太后

约瑟夫·梅兰达 —— 宪兵少校 波克尔

艾利克·尼克维兹 —— 欧泽佐格·弗朗茨·卡尔,皇帝的父亲



当年的海报1




当年的海报2




当年的海报3




当年的海报4




当年的海报5




二战后的奥地利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然而由于在二战中与德国纳粹法西斯那段不光彩的历史,战后的10年中,奥地利被4个战胜国分片占领,直到1955年才真正实现独立,成为中立国。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庞大的奥匈帝国分崩离析,版图面积急剧缩水,国民情绪低落。战后的重建急需一些有效的方法来鼓舞国民的士气,回想昔日帝国的辉煌,茜茜公主富传奇色彩的一生成了极好的素材。今天我们在电影里还能看到,除了希茜和弗兰茨浪漫的爱情故事,电影还大量表现了奥地利绮丽的湖光山色、19世纪中叶奥匈帝国王公贵族的精致生活、虽小有波澜却也最终风平浪静的帝国繁荣景象。奥地利人以这种独特的怀旧方式,重塑了战后一代人的新生,而罗密青春迷人的微笑,更成了人们医治创伤的一剂良药。不论是50年代对昔日帝国的怀念,还是至今不息的对罗密的怀念,确实让人看到,奥地利是一个略带忧郁的、容易怀旧的民族。



皇帝与公主






梦中的童话




年轻的皇后








令我心神向往的一对




皇后和她的小公主




二、真实的希茜——不曾拥有童话的公主

实际上,历史上真实的希茜公主并非完全像影片中表现的那样。特别是她与奥匈帝国皇帝弗兰茨·约瑟夫的爱情,更是没有影片中描述的那么完美。1848年弗兰茨-约瑟夫皇帝加冕时只有18岁。在他68年的统治生涯中,经历的实际上是一个强大帝国漫长而痛苦的衰落及崩溃过程。

希茜的父亲是巴伐利亚的马克斯公爵,母亲卢德维卡是巴伐利亚国王马克斯一世的女儿。1837年12月25日,巴伐利亚公爵的次女降临人世,这一天既是圣诞节又是星期日,公爵为这个女儿取名kaiserin elisabath,爱称希茜。



美丽而忧伤的年轻公主




希茜生长在一个大家庭里,在9个孩子中排行第4,童年的生活自由愉快。父亲是一个无忧无虑的的贵族,喜欢写诗、弹琴、追逐女人,炫耀骑术,他甚至在院子里建起马戏场,弄来一个小丑和一个滑稽可笑的士兵……这位公爵信奉共和主义,具有平民意识,尤其欣赏犹太人,人们称为“奢华的无产者”。他既不爱自己的妻子,也不爱贵族政治。

希茜母亲鲁多维卡是一位忠心耿耿的家庭主妇,当她意识到丈夫指望不上时,便把孩子们视为唯一财富,希望通过他们的婚姻解决一切问题。幸亏,家里有一门好亲戚:她姐姐苏菲的儿子弗兰西斯·约瑟夫因其伯父斐迪南一世无嗣而成为奥地利的王位继承人。1848年,因政治动荡,反叛四起,斐迪南一世逊位,弗兰西斯·约瑟夫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老姐俩想亲上加亲,巴伐利亚公爵家的长女埃莱娜公主成为皇后候选人。在相亲的那一天,埃莱娜公主被打扮得贞淑贤静,谁知,冒冒失失的小希茜闯了进来。她头上扎着小辫子,身上套着极普通的连衣裙,母亲根本就没刻意打扮她,然而,弗兰西斯·约瑟夫的眼睛里再看不见其他人了。这位年轻的奥地利皇帝将手中的一束鲜花递给了希茜公主……





茜茜当时只有15岁,接过弗兰西斯·约瑟夫献上的花,她甚至不懂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姨母和妈妈一个劲儿地催问她:你爱他吗,茜茜?她竟天真地回答:“他,我又怎能不爱他呢?他要不是皇帝就好了!”就这样,他们定下了婚约。

茜茜这时尚未长成,身高只有1米60,象个玩具娃娃。用未来婆婆严格的眼光评判,她迷人,可爱,但有一个不小的缺陷——长着一口黄牙。(在以后的岁月里,茜茜没有留下一张露了牙齿的肖像或照片。)

1854年4月24日,哈布斯堡王朝举行了热烈而隆重的婚礼。面色红润、双唇紧闭的茜茜公主在一片欢呼声和喧闹声中乘船沿着多瑙河顺流而下,直抵维也纳。婚礼冲淡了王室与人民之间的敌意,这朵巴伐利亚含苞待放的玫瑰似乎代表着新的幸福。直到这时,一切如意。





嫁入深宫,成为皇后,对茜茜公主来说,美丽的童话从此消失。繁琐的社交礼仪压得她喘不过气,可怕的孤独紧紧地包围着她。一年以后,茜茜怀孕了,深受妊娠反应的折磨,她终日以泪洗面……女儿刚一出生就被抱走了,婆婆认为她没有能力带孩子。又过了两年,第二次怀孕生女,伴着她的依然只有泪水……宫廷里的人觉得她很笨,根本不把她放在眼里;出访意大利时,那里的人民对她充满敌意;只有到了匈牙利,她才见到一张张充满热情的脸。从这时起,茜茜开始学习匈牙利语。





1857年,她又一次来到布达佩斯。在此期间,她的一个女儿夭折了。一年以后,茜茜为奥地利帝国生下王位继承人——鲁道夫王子,和前两次一样,孩子被人从她身边带走了……她开始发烧,恶心,食欲不振。就在这时,弗兰西斯·约瑟夫皇帝决定建设现代化的维也纳,拆毁了旧墙,建起了拳击场,而人民需要的是一部宪法。帝国国运不佳,茜茜诸事不顺。她渐渐长大了。

1859年,弗兰西斯·约瑟夫决定对撒丁王国开战,尽管他亲自上阵,依然没能挽回败局。茜茜去照顾伤员,并为独裁的君主政体进行温和地辩护,但是,没有人听她的。



七年过去了,茜茜生了三个孩子,进行了一些正式出访,目睹了一场血淋淋的战争。婆婆令她憎恶,丈夫心不在焉。从这时起,她不再把自己放在被动的境地。她组织了一连串的舞会,有意识地在歌舞音乐中消耗自己的精力;她食欲不佳,身体状况越来越糟,宫廷医生向她推荐肺疗草,并建议她到马德拉群岛接受日光浴。

茜茜得了奔马痨(一种恶化极快的肺结核),眼看就要不行了,奥地利民众没完没了地追问:“皇后在哪儿?她怎么样了?”他们却听不到答复。有两年的时间,茜茜在有温泉的城市、希腊的岛屿和娘家辗转漂泊,终于,她从死神手里逃了出来。



在她重返维也纳的那一天,10个管弦乐队,14000名手持火把的运动员欢迎她。她取得了全面的胜利:和弗兰西斯·约瑟夫达成协议,从此有权挑选陪伴自己的宫廷命妇;有权管教孩子;并且争取到了自由,直到这时,茜茜发育完全了,身高1米72,满头秀发。

接下去,她为了恢复窈窕的身材进行了艰苦的努力,每天早晨5点起床,练剑、游泳、做体操,还坚持洗冷水浴,茜茜变得成熟而完美,摄影师为她留下了一张张美丽的倩影。她乐意与爱犬或自己的兄弟拍照,却很不情愿同丈夫合影。



身为奥地利皇后,茜茜与那些维也纳贵族不一样,她发自内心地热爱匈牙利,她欣赏那里的音乐、马匹、骑士,欣赏布达佩斯的巴罗克式建筑以及那里的色彩和节奏……她在内心深处对这块土地的热爱恐怕还和一个传奇式的人物有关,此人便是安德拉希伯爵。1848年,伯爵参与了反抗奥地利统治的斗争,革命失败后,他逃出匈牙利,被缺席审判判处死刑,安德拉希风流倜傥,始终有上流社会的女人围着他转,人们称之为“英俊的绞刑犯”。流亡十年之后,安德拉希获得大赦,重返匈牙利,从此,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伯爵进行了不懈的奋斗。

在骨子里,茜茜和安德拉希是一类人物,他们都是反叛者,彼此欣赏,相互吸引,却又不能进一步发展两人之间的情感,安德拉希以一种谦恭的态度爱着奥地利的皇后,茜茜则对他怀着深深的依恋之情……1866年,面对普鲁士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弗兰西斯·约瑟夫皇帝意识到需要安抚匈牙利,他终于和安德拉希伯爵坐到了谈判桌前,这时,茜茜成了这两个彼此敌视而又都对她另眼相看的男人之间的调停人。

1867年,根据奥地利和匈牙利统治者之间达成的协议,奥匈帝国建立。在6月8日这一天,匈牙利宰相安德拉希伯爵将一顶王冠戴在了茜茜的头上,匈牙利人选择了她,她从此成为匈牙利女王,在维也纳,她经常受到抨击:而在布达佩斯,她受到的是崇拜……



真实生活中的安德拉西伯爵




但是,为了对孩子们有所补偿,茜茜从匈牙利回到奥地利。她给丈夫下了最后通牒:必须在母亲和妻子中间作出选择。弗兰西斯·约瑟夫终于和母亲摊了牌,孩子们这一次彻底回到了茜茜的身边。然而,对于他们的独生子鲁道夫来说,这时已经为时过晚!孤独、恐惧长期缠绕着他,与父母陌生以至不能沟通,政治抱负无法实现……鲁道夫越来越消沉。1989年1月30日,在离维也纳24公里的迈耶林,有人发现了鲁道夫和他的情妇玛丽·费采拉的尸体,他们双双自杀了。

茜茜没有赶到出事地点。直到王子下葬时,人们才听到她对着棺材发出伤心不解的叹息。从这时起,她和儿子一起死去,留下的只是一个日渐衰老的躯体……

一晃又是九年。这期间,茜茜到处游历,越来越象她的父亲,喜欢做诗、骑马、欣赏犹太人……她和丈夫不经常见面,弗兰西斯·约瑟夫身边始终有情妇相伴。



1898年9月10日中午,茜茜准备乘船离开日内瓦。她走出旅馆,仆人拿着行李,宫廷命妇陪伴在身边,她们缓步向码头走去。就在这时,死神向她走了过来;一个名叫卢伊季·卢切尼的意大利无政府主义者为了“一鸣惊人”,把奥地利皇后选做靶子,卢切尼终于等来了茜茜,他猛然拔出锥子,对着她的胸部戳去,锥子又尖又细,茜茜甚至都没有什么痛感,“他想干什么,想要我的手表?”她从地上爬了起来,自己走到船上。可是,刚一上船,她就倒了下去。身边的宫廷命妇连忙解开她的衣襟,发现胸口上有一个很小的血点。船长命令船掉头回岸,人们用担架把她抬回旅馆,在旅馆里,医生切开了皇后的肘窝动脉,血不再往外喷涌……茜茜死了。

没有多少人参加她的葬礼。弗兰西斯·约瑟夫皇帝在她下葬前剪下一绺头发保存起来……童话般的茜茜公主恐怕只属于电影。真正的茜茜堪称传奇人物,而她的一生绝不是一部童话。



这位万人瞩目的皇后,更像在深闺里寂寞的妇人。




三、罗密·施奈德——一个美丽的女人,一个成功的演员,但又是一个不幸的女性。

本名:罗丝玛丽·玛格德利娜·阿尔巴赫·雷蒂

生日:1938年9月23日

出生地:奥地利维也纳市

崛起:1954年主演影片《茜茜公主》而一举成名

重要关系:

男友:阿兰·德隆,法国演员,两人1958年相识,1964年分手

前夫:哈里·迈恩,德国演员,1966年结婚,1975年离婚

前夫:丹尼尔·比亚西尼,施耐德的秘书,1975年结婚,1978年离婚

家族:

父亲:沃尔夫·阿尔巴赫-雷蒂

母亲:玛格达·施耐德

儿子:大卫·迈恩,1981年死于意外

女儿:萨拉·比亚西尼,生于1977年

得奖奖项:

1979:以《一个简单的故事》获得凯撒奖最佳女主角

1975:以《夜盲病人》获得凯撒奖最佳女主角奖

1977:以《Gruppenbild mit Dame》获得德国电影奖金胶片奖



出生于维也纳一个艺术世家的她从小就颇具表演天赋。本身即是演员的父母更是使她能在15岁时就有机会步入影坛。1955年,17岁的罗密被导演恩斯特-马利施卡看中,开始主演电影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希茜公主》,随后的两年,她继续主演了第二、第三部《年轻的皇后》和《皇后的命运》。这三部影片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影片中,罗密扮演的少女茜茜清新活泼,皇后希茜高贵典雅,气质宛若天成。特别是她那迷人的微笑,驱散了二战后奥地利人民心中的阴霾,带给了人们重建家园的信心。随着影片在其它欧洲国家的播放,年轻的罗密迅速征服了欧洲人的心,赢得了“战后欧洲第一美人”的赞誉。

在奥地利,已经无法分清人们喜欢的到底是罗密还是希茜。漫步维也纳街头,卖旅游纪念品的小店里摆满了画有希茜图像的各种纪念品:印刷精美的陶瓷盘、做工考究的锡盘、小巧的装饰性银匙,还有各色的明信片。历史画片中的希茜端庄秀丽,含蓄忧郁。然而提起希茜,人们更愿意谈到的仍然是电影中的希茜———充满青春活力,灵气逼人的罗密。



1958年,为了显现《希茜公主》的光彩形象,也出于对阿兰.德窿的爱情,十八岁的她离开德国去了巴黎,为法国电影公司工作,这一呆就是好几年,从此开始了往返于德国和法国的电影生涯。

施奈德离开德国影坛后,德国媒介一致认为这是对德国的背叛。她在法国出演了《只可惜你是个妓女》,《老枪》等影片,塑造了与茜茜完全不同的角色,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成为法国人热烈欢迎的女影星,走上了演义生涯的第二次高峰。尽管如此,直到70年代,德国仍然不能原谅施奈德。



70年代以后,她的演技日臻娴熟,接连获得法国、德国电影大奖,其中包括被称为“法国奥斯卡”的凯撒奖,成为世界知名的影星,并被誉为“世纪女演员”。在耀眼的光环下,罗密的一生其实并不幸福,感情的挫折、爱子的夭亡、疾病的折磨,给她44年的短暂人生蒙上了一层悲剧色彩。

罗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女性,她成功,能干,有钱,她梦想爱情,梦想有一个终身伴侣,有两个孩子,还想自己织毛衣。事业和家庭她都想要,但却不能两全。





在短短44岁的一生中她主演了50几部影片,是许多人崇拜的偶像。同时她又是个普通的女性和母亲。她美丽,但经常很不自信;她渴望家庭幸福,但却几度与生活伴侣离异。

她想做最好的母亲,却不得不忍受失去儿子的悲痛;她热爱生活,却不惜用酒精糟蹋自己的生命;她是德国影星,却在法国的电影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她是德国人,却不愿被德国人认同;她更喜欢说法语,她喜欢用法语演电影,甚至在死后也埋葬在巴黎。





1982年5月28日,42岁的罗密死于心肌梗塞。她只比她的儿子多活了10个月。

她的爱人、丈夫、孩子,她的所爱一次次被命运的风暴摧毁殆尽,消失得无影无踪。她黯然过,也有过抗争,但实在是大痛了,最后,她决定不再挣扎……





这位生在奥地利,长在德国,死在法国的女星。她扮演的茜茜公主,留在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心里,无数人去追忆她,这么一个完美的幸福女子...

可惜这些都弥补不了她仓促离世的绝望……



绝代风华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