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俄)安德烈·沙维卡 摘自《航空航天》 王晓夏 编译
“枭龙”出世
1986年,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CAC)成都飞机制造厂和美国格鲁曼公司签订合同,双方将共同研制一款代号为超-7(Super-7)的轻型战斗机。在此之前,中国就试图利用当时在航空电子技术和航空发动机制造领域取得的进步,对歼-7型战斗机进行改进和提升,这笔合同便是原计划的延续。但合同签署4年后,由于中美关系陷入低谷,联合研发项目也被迫中止。一年后中国再次试图通过自身力量重启超-7项目,研发计划被转交给了611所,项目名称也改为FC-1型,其代表含义为中国战斗机(Fighter China-1),同时该型飞机也得到了一个响亮的绰号——“枭龙”。
在实际研制过程中,中国设计师摆脱了美国同行之前设计理念的惯性束缚。与此同时,随着苏联的解体,俄罗斯国内的航空科研机构陷入困境,一些俄罗斯航空专家纷纷前往国外寻找工作机会,其中一些曾参与过米格-33研发工作的前米格设计局科研人员也加入了FC-1型战斗机的研制团队。
1990年由于印巴核试验,美国对巴基斯坦实施了制裁,使巴基斯坦失去了采购F-16战斗机的机会。1998年日渐成型的FC-1战斗机引起了巴方的注意,并决定向该项目注资1。5亿美元(随后增加到5亿美元),巴方遂成为FC-1战斗机研发项目的成员国。值得注意的是,巴基斯坦此举主要是应对印度方面的LCA轻型战斗机研发项目。从此,FC-1又多了一个新的代号——JF-17“雷鸣”(JF意为联合战斗机,Joint Fighter),两个名称被中巴两国同时使用。
1999年得到巴方注资后的“枭龙”项目研制进度大大加快。2001年2月,巴国空军司令采纳了“枭龙”战斗机的最终设计方案。但有趣的是,中国空军方面对“枭龙”却没有任何评价。这意味着当时“枭龙”只是正在研制中的歼-10战斗机的保险替代品,因为当时歼-10战斗机采用更先进的技术也意味着更大的风险,如果歼-10项目失败,中国空军可以退而求其次,采用“枭龙”战斗机。歼-10战斗机研制成功后,“枭龙”战斗机只能成为不折不扣的外贸型战斗机,不过为了保障“枭龙”能够顺利外销,预计中国空军也会少量装备。
2003年5月31日,经过一再延期后,“枭龙”终于问世,同年8月25日进行了17分钟的首飞,随后在9月3日便向观众开放。“枭龙”的第一架原型机主要用于确定具体飞行数据和性能评估,因此大部分航电设备并没有安装,但在“枭龙”机翼末端挂载了两枚“霹雳”-5E型空空导弹的模型。“枭龙”第二架原型机主要用于进行地面强度试验。“枭龙”第三架原型机主要用于气动学研究,并在2004年4月9日成功首飞,3号原型机不但承担着“枭龙”气动外形最后定型的重担,而且还要兼顾飞行手册的修订与完善,期间巴基斯坦飞行员也对3号机进行了试飞。
2006年4月,“枭龙”4号原型机也进行了首飞。4号原型机配备了齐全的航电设备,挂载了各型空空导弹和空地导弹,并首次挂载了电子对抗吊舱,其最引人注目之处就是进气口采用了类似美国F-35的DSI技术(无附面层隔板),在进气口前方的机身上设计一个鼓包状突起部,对进入进气道的空气进行预压缩,同时消除影响发动机吸气的附面层,起到了减小飞机雷达波反射面积的作用。此后不久,5号机也制造完成,主要用来在地面进行一系列疲劳试验,以检测“枭龙”的稳定性。
经过一系列实验后,2007年6月,“枭龙”在巴基斯坦方面的广泛介入下正式投入量产,巴基斯坦厂商负责生产“枭龙”的机翼和采购大部分航电设备。据称,成飞目前能够年产30架“枭龙”。2008年1月,巴基斯坦境内卡姆拉市新建完工的飞机制造厂也开始正式组装“枭龙”战斗机,目前的年产量为20架,巴基斯坦还计划提高“枭龙”战机的国产化程度。
“枭龙”优势何在?
“枭龙”战斗机的优势究竟在何处?简单说来,“枭龙”是一款性价比很高的多功能第四代战斗机,可用来替换世界上绝大多数第二、三代战斗机,如米格-21、成都歼-7、南昌强-5、“幻影”-3/5、F-5“虎”式战斗机。相对于上述功能单一的战斗机/攻击机而言,由于“枭龙”采用了先进的航电技术,大大节省了空重和空间,可容纳更多的设备,实现更多的战术性能;“枭龙”的推重比也大大提高,更加省油。
“枭龙”采用的气动布局如同是米格-21和F-16的混合体,虽然像米格-21一样采用了三角翼设计,但是也和F-16一样采用了中等展弦比边条翼正常式气动布局,突出了较强的中低空和高亚音速机动性能,但在细节上又和F-16又有很多不同,“枭龙”的边条面积显然大大超过了F-16。边条翼设计可提高飞机在一定迎角下的升阻比,改善飞机的大迎角性能,是第四代现代战斗机普遍采用的设计手段,如米格-29和苏-27等。“枭龙”的翼面面积比米格-21增大了10%,起飞重量也增加了30%,其重量和外形尺寸已经达到了瑞典JAS-39“鹰狮”型战斗机的水平。如果注意观察“枭龙”机翼部分的承力结构设计,就会发现早期苏联航空设计的影响和痕迹依旧明显,而机身尾部以及尾翼的设计却和F-16十分相似。
“枭龙”采用了现代化的动力装置,装备了一台俄克里莫夫设计局研制的RD-33型发动机,该型发动机也被大量装备在米格-29战斗机上。该型发动机较其早期的原型发动机,加装了传动装置,并进行了大量改进,运行参数更佳,具备低耗油率、低发烟、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枭龙”在试飞期间,中国试飞员夸赞最多的就是RD-33发动机所带来的强大加速性能。由于中国对RD-33没有知识产权,因此预计不久的将来,中国设计师将为“枭龙”全面换装涡扇-13(WS-13)型国产发动机,相较RD-33而言,涡扇-13的重量高出7。5%,同时推力也高出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