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全面的认识佛学文化》之一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客观全面的认识佛学文化》之一

作者:樊振林   邮箱:bml689@gmail.com

 

 

第一篇   佛学发展史概要

 

 

第一章   印度佛学发展史

 

 

第一节   绪论

 

这一节的内容主要有:

一、佛教诞生的地理位置

1、古印度的位置及面积

2、雪山南麓下的小城邦——迦毗罗卫国

二、佛经的结集

三、印度佛学发展的几个阶段

下面就具体介绍。

 

一、佛教诞生的地理位置

在现代具有世界性的三大宗教中,诞生自印度的佛教,是最古老的一个。

1、古印度的位置及面积。

印度位于亚细亚南端的半岛,其国土初看象三角形,实际上是不规则的四边形。在现代来看,印度面积有三百二十八万平方公里,但从历史上看,现在独立国的巴基斯坦、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早期都包括在印度的国土范围之内。所以,从历史上来看印度,它是一个历史悠久、土地辽阔、人口众多,气候、生产、种族、语言都极为复杂的地方。唐玄奘三藏在《大唐西域记》中,说印度的地形是:“三垂大海,北背雪山,大体上说的确如此,它西北方以利曼连峰邻于阿富汗,东北以雪山相隔邻于西藏。下面的半岛,西南望阿拉伯海,东南望孟加拉湾,半岛尖端下面,有一个扇形的海岛,就是古代的师子国、后来的口兰,今日的斯里兰卡。由于四面都为山海所包围,与他国隔绝,所以,形成它所特有的历史文化。

2、雪山南麓下的小城邦——迦毗罗卫国。

信仰佛教的人,没有不知道佛陀是印度迦毗罗卫国的王太子,这伽毗罗卫在什么地方呢? 印度的地形是“三垂大海,北背雪山”。雪山就是喜马拉雅山,实际上是在印度东北边境。雪山北麓是我国的西藏,南麓是现在的尼泊尔,古代的北天竺。

在现代尼泊尔的泰来地区,是一处高原性的盆地。在天气晴朗时,由此远眺,可以看到喜马拉雅山万年不化的积雪。夏季一部分积雪融化,汇成许多条河流,其中有一条罗泊提河,向南流入印度第一大川——恒河。而迦毗罗卫国,就是在雪山南麓,罗泊提河东北的一片土地上。许多佛教书籍上称迦毗罗卫地大物博,社会富饶。那是夸张之词,迦毗罗卫国:土地约长二十公里,宽十六公里,面积约三百二十平方公里。据说这片土地上有十个城邦,共有八万户人家,约有五十万人。十城邦各有城主,早先是由十位城主开会,推出一位有德威声望的人为王——类似联邦制的主席,后来演变为世袭,这世袭的王就是迦毗罗卫城的净饭王——释迦牟尼的父王。

释迦牟尼与中国的老子、孔子生活在同一时代;老子生于公元前580年,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65年(据传说是中国农历的四月初八),在公元前485年(据传说是中国农历的二月十五日)去世。释迦牟尼,不是佛陀的名字,是佛陀的称号,意思是释迦族的圣者。所以释迦是族名。

 

二、佛经的结集

第一次结集。

在为佛陀治丧完毕后,发起遗教结集。此事得到摩揭陀国阿阇世王的支援,在僧团中选出五百名上座比丘,在王舍城郊外的毕波罗窟进行结集。(时间大约在公元前485年)

结集,我们想象中是“编辑”的意思,事实不是这样,那是五百比丘共集一堂,选出一名比丘,背诵佛陀说过的教法或戒律。一段一段的背诵出来,由上座长老鉴定无误,再由全体合诵,如无异议,就算“定稿”。

在这次结集中,由大迦叶任“主席”,由持戒第一的优波离诵出律藏,由多闻第一的阿难诵出经藏——原始圣典《四阿含经》(即长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杂阿含)。用了三个月的时间结集完成。这次结集称为“五百结集或上座部结集”。

据说,在毕波罗窟结集进行的时候,没有通过选举自行组织的千余名比丘,也另外集会,由师婆迦主持,另行结集出了“经、律、论、杂、禁咒”五藏,他们的结集称为“窟外结集”,或“大众部结集”。

第二次结集。

在佛陀去世后一百一十年(大约是公元前370380年)的时候,由于“十事非法诤”事件,教团开始了第一次分裂。

十事非法诤事件,发生在毗舍离城,是该城比丘在戒律上的偏差行为。毗舍离城的比丘,在每月的八日、十五日等几天,持着盛了水的钵,站在街头向路人募化,声称投钱入水者可获吉祥。路人有投钱者,也有非议出家人不该向人募化财物者。据说的耶舍长老途经该地,获知此种情形,便加以制止。该城比丘不服,反而共逐耶舍。耶舍奔走各地,联络诸上座长老。诸长老一致谴责,毗舍离城的比丘就与他们争辩。

事实上,毗舍离城比丘违犯戒律的行为不止这一件,总计有十项。《五分律》中记戴着“十事非法诤”的内容,其名称是:一、盐姜合共宿净。二、两指抄食净。三、复坐食净。四、越聚落食净。五、酥油蜜石蜜和酪净。六、饮阇楼伽酒净。七、作坐具随意大小净。八、习先所习净。九、求听净。十、受畜金银净。

以上十条,都是不合戒律的,违犯者是不净。而这些比丘们认为是‘净’,那就是化非法为合法。那时佛去世时间不长,竟然有比丘提出这种主张,就难怪上座部长老们认为事态严重。最后双方协定重行结集,以定是非。这次结集在毗舍离城召开,参与集会者共有七百人,由耶舍长老主持,双方各举出四人为审辩,会中重诵戒律,逐事审辩,结果断定毗舍离城的比丘错,上座长老获得胜利。据说该城比丘不服,另行集合了上万人自行结集,另成团体,名叫“大众部”。从此僧团分裂为“上座、大众”两部,各行其是。由于这次结集,使佛教开始分裂。

这次结集,只是结集律藏,后世称此为“七百结集”,或第二次结集。

第三次结集。

第三次结集,是在公元前251年,这时是印度孔雀王朝时代。

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在位时代,又有第三次结集的举行。原来阿育王崇信佛教,对僧伽的供养十分丰厚,一般外道穷于衣食者,也改换成僧装,混入僧团,一方面获得衣食供养,同时把外道的教义混入佛法经义中。阿育王为辨别真伪,就有了第三次结集的举行。地点在国都华氏城——即早年的波吒离邑。由长老目健连子帝须主持,千名精通三藏的比丘参加。据说,这一次结集,会中诵出经、律、论三藏,目犍连子帝须以会中辩论的记录,编辑为一部《论事》,计有千条之多,记下了正反面辩论的意见。后来有两百六十多条传下来,这时上座部大众部又各自分裂,《论事》中已有化地部、犊子部的名称。

第四次结集。

在佛陀去世后六百年左右,大约是公元2世纪初期,贵霜王朝迦腻色迦王时代,还有一次第四次结集。以世友菩萨为上首,有五百大德比丘及五百菩萨(在家优婆塞)参加,造出注释经律论三藏的释文各十万颂——即《优婆提》十万颂以注释经藏,《毗奈耶毗婆沙》十万颂以注释律藏,《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十万颂以注释论藏。后来只有《大毗婆沙论》流传下来,其他的已失传了。

这一次结集有了文字记录,据说是镂于铜片之上,封于石函之中,不许妄传国外。

注意事项:在第一次结集的时候,总结出的只是经与律,第二次结集,只是重诵律藏,既没有经,也没有论。在第三次结集时才有的论藏

佛陀的遗教——以己为洲、以法为洲。

洲:是河中的岛,这里的意思是“依靠或工具”。

以己为洲,以法为洲,就是“自皈依,法皈依”。以上教谕,见于《杂阿含经》,也见于《相应部经典》。

结集

时间

地点

参与者

写出的作品

第一次结集,称为“五百结集或上座部结集”。

当时还有“大众部结集”。

公元前485

王舍城郊外的毕波罗窟

大迦叶、优波离、阿难诵。

《四阿含经》:长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杂阿含。

《八十诵律》

第二次结集,称为“七百结集”。

公元前370380

毗舍离城

由耶舍长老主持

这次结集,只是结集律藏。

第三次结集

公元前251

国都华氏城——早年的波吒离邑。

由长老目健连子帝须主持,千名精通三藏的比丘参加。

据说,这一次结集,会中诵出经、律、论三藏,目犍连子帝须以会中辩论的记录,编辑为一部《论事》

第四次结集

公元2世纪初期

 

以世友菩萨为上首,有五百大德比丘及五百菩萨参加。

造出注释经律论三藏的释文各十万颂:

《优婆提》十万颂注释经藏,《毗奈耶毗婆沙》十万颂注释律藏,《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十万颂注释论藏。

后来只有《大毗婆沙论》流传下来,其他的已失传了。

注意事项:在第一次结集的时候,总结出的只是经与律,第二次结集,只是重诵律藏,既没有经,也没有论。在第三次结集时才有的论藏。

 

三、印度佛学发展的几个阶段

1、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印度佛教大致经过了四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四个时期”具体是:原始佛教时期、部派佛教时期、大乘佛教时期、密乘佛教时期。“密乘佛教时期”又分为:A、初期杂密,B、后期密教。

2、从佛学内容发展的角度看,佛教在印度的发展过程中共经过三个阶段。“三个阶段”具体是:小乘佛学阶段、大乘佛学阶段、密乘佛学阶段。

四个时期与三个阶段的关系,具体如下图:

原始佛教时期

小乘佛学阶段

发展过程                  部派佛教时期

大乘佛学阶段,即“大乘佛教时期”

密乘佛学阶段,即“密乘佛教时期”

下面我们就分别具体介绍。

 

引用网址:http://zhenxishijian.spaces.live.com

如果想了解更多情况,请到上面的网址查看。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