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考你:鍚、荼、壸 ? 刘振墉从前有人让我认三个字:鍚、荼、壸,我当然不假思索地读成锡茶壶,被别人笑了一阵。到现有还是没有多大的长进,天天都碰到不会读不会写的字,写错别字更是经常的事,惭愧呀惭愧。
许多许多年前,就听人说过,朝鲜的小孩,小学毕业的时候,已经“没有不认识的字”了,所以朝鲜人没有文盲,对此我一直将信将疑。前些年到美国探亲,看到才八周岁,正在上二年级的小外孙,不但是“读者文摘”的热心读者,砖头一样厚的《玻利·哈特》,已经看了四五本。这时我才算真正认识到,小孩子学拚音文字,的确要比学习方块字省力得多。
学方块字,难的是读(认)和写,认字要一个一个地死记,写字要一笔一笔地描。大家可以回忆一下,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用在识字和练字上的时间有多少,估计要比外国人多得多,效果还不一定好。
汉字数目太多,或已超过了两三万,其实有好多已失去生命力。比如前面提到的鍚(yáng)、荼(tǚ)、壸(kǚn)三个字,只有荼字在书面语言(荼毒生灵)中偶尔见到,其余两字,我这辈子还没遇到过,学它何用?另有一些地名用字,别处已不再使用,实在已成为古文字中的化石。比如:亳(bá)、邗(hán)、夔(kuí)、涪(fǘ)、甪(lǜ)等。
为了发展文化、科学事业,为了赶上发达国家,也为了减轻可怜的孩子们的负担,要果断地废除一批已经没有活力的汉字,包括某些冷僻的地名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