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带小孩去家门口的小公园玩,遇见邻居李奶奶。她知道我一直在找幼儿园,也知道我自己带孩子。“哎,南边的幼儿园有空位的你知道吗?”她好心提醒我。“是哪家呀?”“我也不知道名字,就是前面的大路左拐,穿过天桥,在小学旁边那家。”
老太太不懂英文,能说清楚方位就不错了。
回家和老公一说,老公立马就要开车去看看。
带上小孩一起,没费多大劲就找到了。
这个幼儿园一开始给我的印象特别好。去的时候大约是下午五点左右,大多数小孩已经给家长接走了。还有少数几个由老师陪着。幼儿园里玩具书籍都摆放有序,厨房卫生间也干净整洁。
接待我的老师名叫LILY,是里面唯一的中国人。其他老师都是本地人面孔,年轻漂亮,又热情大方。当时就想,这才象老师的样子嘛。
LILY和我介绍幼儿园的基本情况,包括收费标准,日常餐饮,作息时间及其他注意事项。她的讲述清楚而有条理,态度很真诚。换做任何一个家长,都一定放心把孩子交给她的。
还有一点尤其让当时的我非常满意。我仔细看过墙上张贴的孩子集体照,也详细问LILY。得知这家幼儿园90%以上的孩子是本地人。所谓本地人,就是特指那种黄头发蓝眼睛的小孩,中国和其他国家本地出生的不算本地人。这是一个大家默认的定义。
当时我有一种特别固执而愚蠢的想法,这也是受了我上海同学的影响。我们那时认为,孩子一定不要在中国人圈子里打转,这样以后都没法融入澳洲主流社会。应该有意识地,最好是从小,就让他融入本地人的圈子。那么,上幼儿园就一定要挑金发碧眼多的地方。
既然那么满意,那就马上开始吧。
LILY说现在空位有限,只能周一和周五先上两天。
两天就两天吧。有得上就行!
第二周我们马上就去了。早上把小孩的书包准备好,开车带上他就出发了。小孩没有概念,幼儿园即等同于玩具场或公园,只是兴高采烈地摇头晃脑。到了那边直奔玩具一扑而上,连我们走了也不知道。
这样最好。
那一天我们一直都忐忑不安,早已做好心理准备。老师会随时打电话让我们接他,因为他在里面哭得不可开交。
电话却一直没响。
下午去的时候, 我特地带上摄像机,要拍下他的第一天放学特写。
进去的时候一开始还没看见他,原来他在院子里玩得正欢。老师叫:“Levin,妈妈来了。”他象小兔子一样蹦着来了,到我跟前还不停蹦着。“妈妈!妈妈!”
问他:“今天高兴吗?”
“高兴!”
“有没有听LILY老师话?”
“听话!”
一边说一边开始跟我要吃的。
LILY说:“这孩子适应能力可强了。今天基本都没哭,中午吃了一大碗面条。新孩子第一天来没谁不哭的,中午基本都不吃饭。他可不一样。”
我刚高兴上,她又说了:“不过可能太兴奋了,中午怎么也不肯睡午觉。怕吵了别的孩子,就带他去了游戏室,后来我离开了,他哭了一小会儿。”
对第一天来说,那也算很好了。看来这个地方不错,我乐观地想。
走的时候,他不知从那里摘了朵花。(那段时间他特别喜欢摘路边的野花)。“LILY,给你!”把花凑到老师跟前。“谢谢,”老师说,“下次见。”“恩。”他点点头。
回家路上,我问他。“下次还去幼儿园吗?”
“不了,”他摇摇头,“去过了,我就不去了。”
原来他以为这是逛公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