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红来自于吉林的图们市,在八十年代末期考入大学。如果说,那些把余红在大学生活中的堕落行为理解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者,则纯粹是玩一种装孙子的深沉。
从大学过来的都知道,大学的思考,是极其幼稚可笑的。对于一个十八九岁的刚考入大学的学生来讲,思考的深刻是装出来的,因为,他们没有经过生活的历练,更不要说,高考的压力让他们确少对社会的了解。事实上,余红的行为,是来自迷茫中的无奈,她本身是个精神不健全者,这一点,贯穿于整个影片,在很多的镜头中表现出来(想想她被打和在厕所中的性行为等等)。也许,是单亲家庭的原因,也许,这就是她的个性。
把六四的背景故事穿插进故事中,导演无非是想升华余红的思考力度。但对于这个每天无所事事,只知道不着边际的‘深刻’思考的余红来讲,六四的事情,对于她,只能算是生活中出了性以外的另一种刺激而已。她只能说是目击者,而不算是参与者,更不要说是思考者。
大学的生活在影片中基本上塑造的真实,但大学学生的反叛则被过于渲染。注意,那个年代的大学生,对性是好奇的,但并非开放的,是在压抑中探索的,并非宣扬中发泄的。余红的行为,出了用病态来解释外,实在无法上升到所谓的‘活的充实一些‘的高度。
无论如何,那个年代的大学生道德观念还不至于堕落到周伟的地步。伪君子和道德底线的界限分明,周伟无疑越过了那层底线。和女友的朋友胡搞。甚至到德国后,仍然和李缇上床,全然不顾其男友和他也是哥们和朋友的事实,最终,让李缇自杀。而这样的男人,竟然让病态的余红深爱着。实在是匪夷所思。当看到余红在周伟宿舍要求被打时,被打后,又激起两人的激情来做爱,我就明白,这不过是两人病态美的孽缘。注意,导演一直在讲,余红对感情的要求非常单纯,和性不同。但很不幸,周伟除了性,无法给她精神的高潮。而这,正是她用一生来等待的。甚至,几十年后,她仍然期盼着。自然,物是人非的见面,让她彻底的把曾经追求过,还存有一息美好希望的感情放弃。
很多的人同情余红,认为她的日记富有深度。我认为这是精神封闭的必然结果。她写的那些充满伤感的语句,蜷身在冰凉的水泥地上,是对社会的一种祈求,是对自己无助空虚的心灵的一种无声呐喊。
现在说说演员,余红的表演和化妆非常到位。自始自终,有伤感写在脸上。但裸戏给人的感觉不好。注意,对于八十年代,一个刚过青春期的十八九岁的少女,以她的瘦削,绝不可能拥有已经开始下垂的饱满的乳房的。她的性经历才刚刚开始,乳晕也不可能是超过硬币大小的。但从她全裸的镜头中,我看到的是一个生过孩子的妇女的身体,全然不像是少女的身体。所以,看的非常别扭。
整个影片给人以压抑的感觉,实在是谈不上是一部让人思考的影片。但导演非常尽力地向我们讲述着’伤感的美丽’故事,我能理解到,但我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