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一下《拉贝日记》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如果陆川的《南京,南京》备受指责的话,那这部所谓合拍的《拉贝日记》并没有好到哪里去。仅仅是及格的分数而已。

必须注意的是,《拉》片并非是表现南京屠杀的残酷和史实的纪实片,相反,这是一部类似歌颂拉贝先生英雄事迹的文艺片。但因为原稿来自拉贝先生的日记,所以,对于一个成功保护了众多中国人民的,特别是有着纳粹身份的德国人,我们不好对此片评头品足。

如果说,影片全部源自拉贝的日记,那我非常怀疑日记的真实性。反过来讲,这里或许有很多导演的添油加醋。我不怀疑,拉贝先生日记中一定记载了很多真实的事情,但日记,一定会有很多个人心情的主观的东西。所以,当你抱着一种对希望对南京暴行的事实有所了解更深入了解的态度去看拉贝日记,你可能会很失望。

个人觉得,拉贝毕竟是德国人,鉴于他的身份,他所接触的层面是不同的。和《南京,南京》中的无助的拉贝相比,日记片中的拉贝则是刚硬坚毅,但无论哪一个是真的拉贝,关系不是很大,你都不得不为他鼓掌。

个人觉得《拉》的导演在此片比陆川要强,可是,我对某些情节的安排持有怀疑态度,如果,这些是原原本本来自于拉贝的日记,我只能说也许,历史就是这样不合常理的,甚至是不可思议的。

下面是一些情节的分析:

1. 日本人攻打南京前的第一次轰炸。
我相信这种轰炸是有目的的,正如后来,日本少佐所说的对重要目标再一次打击。就常识来讲,轰炸的目标应该是预先设计好的,哪些区域,哪些建筑是轰炸的主要目标。而对于,西门子公司的工厂,轰炸机甚至于俯冲进来轰炸,我非常怀疑它的真实性。日本人没有地图吗?那把日本使馆区轰炸了怎么办?知道是德国人的地盘,而要去轰炸,可能性有多大?

至于,拉贝先生拿纳粹旗帜挽救了几百生命,这可能是真实的,但它的背景应该不是在这种环境下发生的。更何况,西门子大楼的旗杆上,一直挂着纳粹旗帜,日本人是看得见的。


2. 张静初饰演的郎书,这个形象设计的非常不成功。情节也不对。当安全区可以有20万人时,她的弟弟和爸爸还在外边,以至于她要晚上出来给他们送饭。余下的不说了,各位自己想想有多蠢吧。

3. 当安全区委员会开会时,提到,食品只够三天的了,注意,这是没有计算那八百被窝藏的士兵的。而后,对此没有进一步交代。那么,如果解决的食品问题,反而成了一个谜。


4. 日本人打算清除安全区时,群众自发组织的示威,有很多的家长领着孩子在其中。我想说,这肯定是导演的胡编烂造?那个时候你可能自己会去,但你可能会让自己的孩子也在那抗议吗?


5. 拉贝送朵拉上船,很多的老百姓拥挤着,然后同时船开走后挥着手,为什么?送行吗?送谁?看看船上是什么人?送行的又是什么人? 可信吗?

现在说说对一些事情的不理解:

1. 除日本人外,所有外国人全部配音了(我相信是配音,因为否则他们的中国话说的太好了),否则甚至于给德国打电话也用中国话了(拉贝跟德国总部通话的镜头)。我不太理解,这么处理的意义是什么?日本人说话用原声,别的外国人用配音,看的很别扭。

我想,这仅仅是对影片的评价。对于拉贝先生对保护中国人民所付出的,没有人可以诋毁的。所以,即使影片的局限,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一个伟大的人格。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