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把近代中亚地区国家疆界格局的形成和稳定归功于两个人:左宗棠和杨增新。是左宗棠横刀立马,从阿古柏手中夺回失地;是杨增新敉平纷乱,维护了国土的完整。
杨增新,1863年出生于云南省蒙自县,清朝光绪戊子 (1888年)考中举人,次年中进士,任甘肃中卫知县,后迁任甘肃武备学堂总办。1907年调任新疆陆军学堂总办,次年经新疆巡抚联魁保荐入京,陛见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慨陈戍边大志”,颇得慈禧赏识,委为新疆阿克苏道尹。
1912年6月5日,杨增新剪去发辫,脱掉清朝的五品官服,穿上民国督军的礼服,登上了新疆最高统治者的宝座。
民国初定,国势阽危。杨增新主政的新疆更是内忧外患,动乱频仍。清廷退位之后,觊觎已久的沙俄趁机介入喀尔喀蒙古事务,并引发唐努乌梁海、科布多、乌里雅苏台等地的长期动荡;内有哥老会、革命党人的暴力活动和哈密铁木耳农民起义等骚乱。民族的、政治的、国际的背景交织在一起,使民初的新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动荡。宦海沉浮、政坛历练,使杨增新能够更果断、更从容地止纷平乱、应对危局。在中国人传统的意识深处,金瓯不固,国将不国;守土安疆,为官之要。有鉴于此,他果断地祭出了“先攘外而后治内”的策略,此举果然奏效。
1911年11月30日,就在辛亥革命刚刚一个月之后,包藏祸心的外蒙古活佛哲布尊丹巴就在沙俄的支持下在库伦宣布独立,脱离中国,并于1912年8月攻陷科布多城。为了阻止外蒙叛军扩大势力范围,1912年10月,杨增新出兵与科布多毗连的阿尔泰。此番他拿出了围魏救赵的招术,佯攻科布多城以牵制外蒙叛军,使其不敢贸然进击阿尔泰。
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后,中亚原来归属沙俄罗曼诺夫王朝的部落陷入无政府状态。约30万哈萨克、吉尔吉斯难民涌入新疆。此外,大批溃逃的白俄为躲避红军追剿,进入新疆,人数达5万之巨。这些军人性情凶残、装备精良、敢打敢杀、无恶不作。杨增新意识到“白俄势力抵抗苏俄虽不足,扰乱新疆则有余”。
杨增新岂是暴虎冯河之夫,且看他如何出手。这下,他采取了各个击破的战术。他设法让其中最顽固的阿连阔夫将军染上鸦片瘾,瓦解其斗志,不战而胜;对于其他人,则歌舞款待,美酒伺候,不知不觉中让他们全部缴械。杨将军这温柔一刀实在厉害!
如果说对于人多势众的白俄,杨增新是诱敌深入,关门打狗;对于“黑喇嘛”丹毕加参,杨增新可就没那么客气了。这位因攻占科布多而成名,后又被沙俄抓捕而流放到阿斯特拉罕的戈壁枭雄,趁着俄国动乱的空档又逃了回来。当他向杨增新提出政治避难的要求时,杨增新几乎不假思索就拒绝了。放丹毕加参入境,无异于养虎遗患,杨增新不可能不明白这一点。与此同时,他给东疆边防 (哈密)下达了一道十万火急的密令,严令务必把牢“黑喇嘛”西进新疆的大门。
新疆稍微平息,他即厉行裁兵,从1919年至1927年间,杨将军队从18000余人裁至万人以下,缩减了军费开支,大大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变故发生在1928年7月7日,杨增新在军务厅长樊耀南发动的军事政变中遇刺身亡,时年66岁。其灵枢于1929年假道西伯利亚东运,安葬在北京。灵柩经过哈尔滨,张学良在哈尔滨为他举行了隆重的祭奠仪式。祭棚正面,巨幅布额上书写着“元老壮猷”四字。
(据《传记文学》2009年第7期 刘利民/文)
--------------------------------------------
转贴文章,仅供参考,不负责核实其内容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