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ws inside Birdsnest, Beijing, China, 2008
by MichaelC
2008年8月我们在北京看了五天的奥运会。我们看了女子体操(团体和个人决赛)、网球(Serena Williams,Nader,Roger Federer,李娜等都看到了)、乒乓球(团体,在北大球场)、羽毛球、田径等。本来还可以看中国对美国的那场女子排球赛,但把票送给了北京的一位朋友。那场球,胡锦涛亲临现场。可惜,朗平带领的美国队,“一点面子都不给,”把中国队打败了。搞得咱们的胡总灰头灰脑。
那几天,我大概照了上千张相片。鸟巢、水立方等题材,我想大部分人都已看过。所以,我把我认为还可能有点新意的鸟巢内部的相片先拿出来。其它奥运相片,以后再陆续上。
很多人可能没有近距离看过鸟巢的内部结构,特别是有灯光和奥运装饰的效果。我去的那天正好是8月15日,田径开赛的第一晚。人很多,真是座无虚席,但没有传说里开幕式上那种热。比赛很精彩,我却被鸟巢的内部结构震撼住了。场内运动员在跑呀、跳呀,观众在喊呀,叫呀。而我在观众台上上下下,走了好几圈,爬了好几层。想把这么大个场地从各个角度看个够。
首先,看看那些柱子的大小。需三个人才能抱一圈。从远看,特别是北京的灰色天空下,好像是水泥做成的。但轻轻敲敲,居然是空心的钢结构。可以想象其重量。鸟巢的原设计是封顶的。为省材料和重量,建了一半改成了现在这种“开心”的结构。
其次,看看那些柱子的形状,长短,几乎没有两个是一样的,每件都要定作(customized),然后在现场焊接起来,而整体结构又特别复杂。其工程难度可以想象。有人说,这种结构纯属装饰性的,是一种浪费。
再者,在红、黄、白灯的辉映下,亲临其中,中国味特别浓。
这些都是从外体相片,白天、或远距离看不出来的体会。
可惜的是,那时我还没有买SLR,带的是轻便的Canon G9。在美国,所有的职业体育比赛都需要记者证才能带大SLR的进场。而那次北京奥运会,除了三角架被禁,对相机几乎没有任何限制。用G9 拍景色,还马马虎虎。要拍比赛动作片,就太慢了。可惜呀!
也许2012年伦敦还有机会?
(1)那夜正好月圆
(3)
(4)
(5)
(6)
(7)
(8)
(9)
(10)志愿者(可惜轮着她不能看比赛)
(11)
(12)从这张可以看出,鸟巢外结构几乎不承运动场本体的力。
(13)
(14)G9的镜头太小了。亏待了那伟大的运动场。
(15)这位小朋友居然对比赛场里的热闹场面无动于衷,一个人闲坐在这
链接:MichaelC的其它摄影习作
奥运(1):从鸟巢里面看鸟巢
奥运(2):鸟巢外景
奥运(3):水立方
奥运(4):奥运公园
奥运(5):奥运粉丝
奥运(6):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