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化的“革政”新瓶装甚麽酒?
张三一言
[一]
施化给他自己创造的“革政”给了如下定义∶“动员每一个利益阶层,通过持续长久的压力,迫使政权做一次彻底的政体改变,革新政权。”革政“不诉诸暴力,不以付出人命为代价。只革政体,不革人命。”所以,革政“既不是革命,也不是改良”。
既然不是革命,也不是改良,那麽施化革政新瓶到底装了甚麽酒呢?
一是“得到最大多数人的共鸣”。被施化视为万恶的孙中山辛亥革命和被施化视为应该让它自然存在不应人为消灭的共产党革命势力,在他们进行革命时都如假包换地是得到最大多数人的共鸣(是用欺骗还是甚麽,姑且不论);否则清皇帝不会变为平民,中国大陆不会变成红海洋。其实改良又何尝不是力争得到最大多数人的共鸣?现在施化拿了人家革命和改良曾经拥有,曾经实行过了的,倒转来说不是人家革命和改良的,而是它革政所独有的东西。
二是,“各个群体的共同要求”。请问,标榜改良的宪章运动是不是符合各个群体的共同要求?革命主张的结束一党专政建立民主制度,也就是主张彻底的政体改变、革新政权,符合不符合各个群体的共同要求?怎麽现在“各个群体的共同要求”变成了只有施化想像中的政革独有的?
三是,不诉诸暴力。改良主观意愿就是不诉诸暴力,近年来多不胜举的非暴力革命不以付出人命为代价,这是人家老早就有了用了的旧东西,怎麽忽然间变成不是人家的而是施化革政所独创?
四是,“权力共享”。现在倡导宪政渐热,宪政本身就是权力共享,难道还有权力独享的宪政?现在革命要求的也是结束一党专政建立自由民主政权,事实上也是建立宪政政制,这不就是权力共享吗?当然,如果施化用意在以“权力共享”的概念去鼓吹推进自由民主人权法治宪政,我极力支持;不过把人家的旧东西当作自家的新发明就难让人认同了。
施化“革政”瓶里到底装了甚麽东西?装的是三分之一的改良旧酒、三分之一的革命旧酒;徐了“革政”花瓶本身是施化自创的之外,一点自己新创的东西都没有。
把革命与改良排除在外的施化革政论,是无法在理论上逻辑上自圆其说的。如果施化改变一下,说革政论是改良与革命的综合和提升,那麽,很可能真是一种理论创新。可惜,施化的目的是反革命,所以此说是强人所难。
[二]
施化谈政治的文章离不开革命=暴力;革命的结果=暴政。那我只好重复评论了。
其一,施化说,革命“爆发以後很可能是失序,而不是崭新的秩序。”
先简单说一下,这句话基本逻辑就不通。既然是“很可能是(失序)”,它就必定包含了“可能不是(失序)”;也就只会是“很可能不是(崭新的秩序)”,不会只有“不是崭新的秩序”。上述举例句是狡辩技巧而不是雄辩能力。
回到正题。请施化回答质问。
问题一,美国立国战争是你说的革政,还是改良,还是革命?立国过种中和立国後是失序还是建立了崭新的秩序?
问题二,近年来众多的各色革命,无论你怎麽解读都否定不了它是一种革命。这些众多的革命後到底有多少是失序的,有多少是建立崭新的秩序的?
其二,施化说,“有人幻想出现一次有序的革命,一切按部就班,有条不紊。这样的革命是没有的。”
这是幻想吗?它没有事实根据?我倒是认为“有人幻想出现一次有序的革命,一切按部就班,有条不紊。这样的革命是没有的。”这个陈述是施化幻想出来白。
请施化回答质问。
美国立国革命战争事件起始、过程、结束,是有序的还是无序进行的?在哪些地方表现出“乱部超班”、“无条无纹”?
革命是民众在暴政下总体理性的最高表现,是依靠理性的多数民众和精英完成的政权转换。只有反革命者才把心怀天下人安危和福祉的革命者视为心狠的人。不少对历史一知半解,特别是昧於现实和事实的才会反对革命。
以上质问施化若能回答得通,那麽施化的革命失序论成立,若不能回答,就是伪命题。有请施化不要再把谎言重复万次祈成为真理。
[三]
施化为了反革命目的,用了两个辩护技巧。一是,以孙中山革命为例挖出孙中山革命过程中的时代局限和事实缺陷否定革命事实,以这些理和事实作为否革命的根据。我可以这麽说,施化的“革政”现在只有一个空壳,没有事实,更没历史,所以无从评论革政事实。但是,单单从这篇文章对革命的“排它”言论,我就可以按照施化的思维方法在理论上和逻辑上把革政和暴政划上等号;革政比孙中山更独裁专制。
二是,把成功的、有序的、不死人的、理性的革命说成“不是革命”;例如“苏东波的颜色革命,不是一次原本意义上的革命”。不是原本意义上的革命,请问,它是甚麽意义上的革命?起码是含新意的革命吧。不是原本意义上的革命,请问,它到底是不是革命?把正面成功的革命说成非革命,把失败的革命或革命的负面指为革命的本质,这是方便,但是,没有说服力的理论。
施化当然可以反革命,但是用背离事实,违反逻辑和常理的方法去反革命就没有意思了。
2009/8/11
新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