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 淮海战役实质性的总前指

有一段历史是:毛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的时候,越过诸将,把粟裕从后排拉出来去铲土,那可是除了朱德外唯一一个军人,由此可见粟裕在毛心中的地位。

这里不想贬谁抬谁,但历史摆在那里,读者权当解闷。邓小平长期不给粟裕平反,为什么?
1、 粟邓的梁子早在解放战争之中就结下了。

这就不可避免地牵扯到刘伯承。

现在评价毛泽东的军事天才时,都说毛在坐镇西北抢占东北的英明决策。其实毛当时更想抢占中原,而且是投了血本的。先是派陈赓谢富治进中原,结果铩羽而归。毛于是想起了刘伯承。

刘伯承红军时期就是毛共军队的第一军师,他的理论水平在红军中是顶尖的,为红军的正规化做过非常了不起的贡献,而毛在建军的细节和正规化等方面确实不如手下诸将?或者也许毛压根就认为细节本来就是手下的工作。毛对刘伯承一直寄予厚望,比如大渡河时刘伯承向毛提出抢占渡口及早过桥,毛就非常欣赏刘伯承,而且也在实际上偏袒刘伯承,让刘伯承带领红军精锐率先出发抢占渡口。

不过刘伯承在大渡河问题上暴露了军事上的学院派风格。他按部就班行军,该睡觉的时候睡觉,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而毛的另一只精锐林彪则后发先至,抓住战机急行军强渡了大渡河,等刘来的时候就是打扫战场了。这样,林彪的地位空前地提高了,而刘伯承自此以后地位一下子就下降了很多,主要做参谋工作了。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刘又建议毛争中原,正合毛意,于是毛给了刘第二次表现机会:让刘在陈赓谢富治兵败中原后能进军中原站稳脚跟。中国历史上逐鹿中原这个成语是非常出名的,邓见毛意争夺中原的决心很大,也跟着拼命鼓吹进中原。毛把当时军队中的重炮等先进武器配备给了刘邓,把希望寄托在刘邓身上。

不过,刘搞军事学问一流,真正临阵打仗随机应变就只能算二流了。刘邓进了中原就被国军赶着跑,令毛极度失望,最后刘邓被赶的没有地方去,就请示毛是否因该打开血路回撤陕甘。毛的答复很灵活:"若可撤回陕甘,则可;否则南下"。当时实际上去陕甘的路已经被国民党给封住了,这样毛的意思很明显:与其回撤要西北军队分心接应刘邓,不如保持有生力量南下。

这可难为了刘邓。因为南下要过黄泛区,那么多重炮怎么办?于是邓小平主张炸掉重装备轻装南下。邓催促刘下决心,就这样,刘邓炸掉了重装备,带兵进了大别山(电视剧"千里挺进大别山"写刘签字下令炸掉重装备,对邓的作用一笔带过。其实,导演也搞不清邓催促刘炸掉重装备在当时是否是正确的决定)。这样,直到淮海战役,刘邓一直躲在大别山,没有什么建树,倒是因为南下把毛的家底给折腾没了。

(当然,邓当政后把自己进大别山的作用写成是"一把尖刀插到了蒋的胸口",这么说,没什么不对,但逃跑变成尖刀是粟裕后来的作用,更是毛委婉拒绝刘邓回撤陕甘的结果。)

然而,刘邓部队躲在大别山的日子里,华东粟裕、东北林彪、西北彭德怀都有骄人的战绩。特别是华东,毛在抢占东北时并没指望华东出彩,然而,正是华东部队帮助毛度过了难关,把国民党部队吸引到华东战场,让刘邓在大别山站住了脚。

当然,这段历史在79年邓主政后,把这段历史说成"挺进大别山",牵制了国民党部队,所以导致粟裕打得好。邓这么解释不能算错误,问题是把刘邓赶鸭子的国军素质可比粟裕的对手差远了。如果刘邓遇上国军74师,早就玩完了,至少刘邓逃的更快。刘邓把毛的重武器家底带出来然后自己炸掉,而粟裕当时可是白手起家并成为蒋介石在东北之外的主要对手的。

所以邓的解释"挺进大别山导致粟裕打得好"虽有道理,但明眼人是不会认同的。邓得势后拼命鼓吹刘伯承的"两军相逢勇者胜"实际就是洗脱当年军事上的胆小无能导致的"挺进大别山"。逃进大别山成了"勇者",如果真是勇者,怎么不回头向粟裕那样和追赶的国军"两军相逢勇者胜"呢?其实连挺进大别山都是毛泽东的手笔,否则以刘邓当年的打算是希望陕甘向东打,刘邓向西打,这样刘邓就突出重围回撤陕甘。不过毛的军事天才不允许刘邓这样干,所以压着刘邓南下。

应该说,毛把重大的机遇给了刘伯承(比如大渡河与争夺中原),可刘没有能力抓住,所以在解放后刘伯承自称"主要还是做做参谋长更合适",进入了他最擅长的军事理论研究。刘在军事理论研究上是解放军的第一把交椅,这在以后中苏对抗中刘的理论发挥了重大作用,为我国的国防安全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这是后话。

2、 "挺进大别山"是怎样发挥重大作用的?

这就要归功于粟裕。

毛当时规划大决战时,实际上对淮海战役并没有明晰的概念,因为淮海地区是蒋介石的老家门户,都是蒋的精锐(淮海战役蒋经国都亲自出阵,可见老蒋的重视)。毛原意是把北部(东北华北)彻底解决后再考虑华东。这时,粟裕提出一个大胆构想,就是刘邓的大别山部队在西线,粟裕的华野在东线,两军合起来打一个淮海战役。如果蒋不想打淮海,则刘邓或粟裕一部可以渡江,威胁南京,使长江北线国军撤回一部分,减轻未来压力;如果蒋想打淮海战役,则蒋就必须把部队向北调动,这刚好把共军的运动战优势发挥出来,而且蒋北进会使蒋的后方空虚,这样蒋就不能专心于北线战事。

粟裕的这个战略构想非常了不起,一下子就把大别山的刘邓棋子给用起来了。不过,这里有个问题,就是军队的山头派系问题。毛一方面表示完全同意粟裕的构想,并高调支持粟裕,另一方面却向粟裕请教协调指挥的问题,并请教刘邓军队武器不足的问题应当如何解决粟裕兵员不足的问题。

毛向粟裕请教问题可是大有学问的。因为,刘邓的部队在三大战役前夕,一个团的火力配备还不如粟裕的一个连。刘邓连发动一次歼灭团级国军的火力能力都没有。而且,刘伯承是长征的老红军,粟裕则是外系。这个时候,粟裕提出,可以把请刘伯承邓小平做淮海战役的总指挥?实际就是给个空名让刘邓出兵。毛的决策又一次显示了天才的一面:毛让陈毅去刘邓那边?实际是压着刘邓上阵,然后按粟裕的建议给刘邓安上总指挥的名头,但实际指挥权则给了粟裕。

刘伯承的第一反应是:"我连武器都没有,怎么打?"邓小平则说:"就是打光了也要打。"现在宣传当然说邓是彻头彻尾的主战者,刘伯承死了后歌颂邓的电视剧把刘写的比邓还差,片中写刘一直犹豫,而邓则催促刘早下决心大打。事实上,刘邓和毛的反复电文往来最说明问题:刘邓强调与国军精锐作战有全军覆灭的危险,违背毛的"保持有生力量"的方针,这是邓的"就是打光了也要打"的含义。

邓79后在自己的文选中说"淮海战役是我指挥的",这么说没错,但知道历史的人会对这句话有不同的解读。

毛派陈毅到刘邓那边起了大作用,陈毅打着毛的旗号力压刘邓出兵,并协调粟裕给刘邓提供了大批武器。陈毅如果不力压刘邓出兵,则华野就必须单独作战,所以陈毅尽管对粟裕架空自己是非常恼火(陈毅后来揭发粟裕是"第一阴险小人",给毛留下了深刻印象),但自己的血本被粟裕压了上去,所以陈毅就必须压刘邓上阵。这是毛泽东高明的一面。

毛后来把淮海战役说成是"粟裕硬把夹生饭吃了下去",是有很深的含义的。

有一段历史是:毛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的时候,越过诸将,把粟裕从后排拉出来去铲土,那可是除了朱德外唯一一个军人,由此可见粟裕在毛心中的地位。

3、 粟裕在邓当政后仍然忠于毛。

粟裕在自己请求平反的报告中反复强调忠于毛,犯了大忌。邓急于批判毛的用心岂是一个军人能够理解的?邓怎能让忠毛的粟裕掌管军队?

粟裕强调"彭德怀诬陷打击粟裕",也犯了大忌,因为邓就是要树立反抗毛的标本。如果给粟裕平反,就是说彭是错的,毛是对的。粟裕在这方面也表现了一个傻子的素质。

4、 邓打越南,被粟裕讽刺。
在此不讨论打越南是否正确,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我军历史中,从来没有象对越作战那么狼狈过。邓的理论家把越南之战的狼狈说成是"毛的战争思想过时"。粟裕则说,仅仅5年前对美都没过时,10年前对苏也没过时。粟裕的这种言论犯了邓的大忌。

至于邓后来解散大飞机、计算机、激光技术、相阵雷达等项目以便"全力发展经济""军队现代化",那就是后话了。邓时代的很多中国人喜欢"富裕",对国防嗤之以鼻。历史会怎样检验邓的"富裕就是强大",我们就拭目以待吧。

~~~~~~~~~~~~~~~~~~~~~~~~~~~~~~~~~~~~~~~~~~~~~~~~~~~~~~~~~~~

淮海战役名义上为中野和华野两大方面军参战,刘邓为总指挥,事实上中野实力较弱,只歼灭了一个黄维兵团,而且是华野支援了4个纵队之后才搞定的,而粟裕指挥的华野歼敌占总数80%,伤亡确只占67%,淮海战役解放军60万对国民党80万,在三大战役中是唯一兵力不占优势的,在兵力、武器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如果打成击溃战已经相当不错了,但是淮海战役确打成了对国民党军队的歼灭战。

~~~~~~~~~~~~~~~~~~~~~~~~~~~~~~~~~~~~~~~~~~~~~~~~~~~~~~~~~~~

几个?老解放军?的回忆

XX, XX...老说:1948年10月23日,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粟裕签发淮海战役作战预备命令,此后敌情、友情都发生变化。陈毅、邓小平率中原野战军一部(四个纵队)靠近了战场。粟裕考虑如何将这一部分力量加进来,打大歼灭战。因豫东战役期间,刘伯承、邓小平、陈毅都反对打这样的大仗,粟裕只得电请毛泽东令中野阻住胡链兵团等部,结果中野未能阻住,使第三阶段功败垂成。此时,粟裕想出一个将中野力量加进来的法子:10月31日致电中央,请陈邓统一指挥。

几十年后,因原中野司令部人员透露出来,粟裕身边工作人员和老部下都知道了当年中野司令部发生的一幕:接到毛泽东转粟裕请陈邓统一指挥的命令,两个四川人用家乡话骂骂咧咧。邓骂:?他妈的,总贪多贪大!我这么点兵力,又没重武器,打个鸟!搞不好是第二个皖南事变!给中央发电,他(按:指粟裕)有本事,叫他自己指挥!?陈也骂脏话。电报员一听,为难道:?怎么发呢??邓脑子一转,抢白说:?这还不好办?就说:本作战我们当负责指挥,唯因通讯工具太弱,故请军委对粟谭方面多直接指挥。?这份巧妙的电报于11月2日发出。而实际上,此时陈邓司令部与军委、与刘伯承司令部以及华野司令部一直电报来往,畅通无阻。

整个淮海战役期间,陈邓向中央发电或跟华野粟裕通报情况,只自称中野而非总前委(可见原始电报),即有万一失利,以推卸责任的意思。

渡江战役时,战局已十分明朗,可以稳操胜券了,陈邓便开始堂而皇之自称“总前委”起来。

都市红尘 发表评论于
文章总的来说不错,但是说“陈谢抢夺中原铩羽而归”这段说的不对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