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国防报
就像孩子出生前,父母都要绞尽脑汁想一个响亮又好听的名字,各国海军在给新型舰艇取名时,也要颇费一番思量,同时还要慎之又慎,毕竟这名字在一定程度上还代表着一国的人文水准。一旦舰艇大名报将出来,难听一些倒还罢了,最多别人笑两句,自己听着恶心,但如若起了这样的名字,比如乞丐的儿子叫富贵,败军之将的儿子叫得胜,恐怕不一定是什么好事,谁知道别人是怎么琢磨的,会从中咂出些什么味呢。这舰名中的学问多了去了,舰艇的名称往往能折射出一个国家的历史、军事思维取向及其建军思想。
先来看看中国清朝末年的北洋海军。北洋海军一开始走的就是大舰路线,“镇远”、“定远”两艘主力舰在当时世界上都是吨位相当突出的大舰,在亚洲更堪称“巨无霸”。“定远”、“镇远”,这咬文嚼字的名字一听便知是绍兴师爷的杰作,但细一琢磨,便不难品味出李鸿章这样的洋务派实际仍未摆脱传统中国军事思想中“威服四夷”的固化思维,由此当时有人推断,这支当时亚洲最大的海军实际上不是为了打仗而是为了吓唬人。事实也确实如此,这支当时亚洲最大的海军除了它自己,最终没能“镇”住谁、“定”住谁。
北洋海军的覆亡有多方面原因。缺乏真正的海权思维,缺乏实战历练,片面追求“威服四夷”的表面效果,建军思想与海权强国大相径庭,使得这支当时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四的海军在成军后更多地是“发扬国光”,用于展示中国也有了“坚船利炮”。这支海军更多地像一支校阅海军而非用于实战的海军,是用来看而不是用来打的!
翻过大清朝,我们把目光放远,来看看国外古今舰名都有着怎样深层的内涵。
二战中,“德意志”号、“俾斯麦”号、“沙恩霍斯特”号、“舍尔海军上将”等霸气十足的战舰们带着德国法西斯的狂妄和无奈在大战中灰飞烟灭。也许是受创太深,二战后的德国海军舰船个个是“无名小辈”,以至于多少年里德国海军甚至没有像样的大舰,名字不是字母就是数字,好不容易造了一级护卫舰,名字起得莫名其妙,叫MEKO。直到前不久,德国海军才走出了二战的阴影,挟德意志精工机械之力造出了号称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的“萨克森”级驱逐舰。
谈到日本海军舰名,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之后,舰名个个飞扬跋扈,什么“大和”号、“武藏”号战列舰,“飞龙”号、“翔鹤”、“瑞鹤”号航空母舰,帝国梦想显露无余。但在被美国海军痛殴后,日本人确实长了见识,“文明”了,也“爱美”了,连军舰名称都起得好像是拿着南唐李煜的诗集起的,什么“春潮”级潜艇,“朝风”、“春风”、“秋月”、“照月”、“凌波”、“初雪”、“朝雾”……风花雪月都出来了。这种情况直到上世纪末“金刚”级驱逐舰服役后才稍有改观。
象征“美国力量”的现役主力航母一般以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海军人物定级或以总统命名。“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华盛顿”号、“林肯”号、“里根”号等等威风凛凛,未见其舰,势已压人;“宙斯盾”驱逐舰,一个个海军英雄的名字,我们并不熟悉,却是美国海军的骄傲。最新的“平克尼”号就是以一个黑人水兵的名字命名的。只要是英雄,一个小兵也能拥有以自己名字命名大舰的殊荣。潜艇则一般以海洋生物命名,“海狼”,“长尾鲨”等等,深海刺客杀气逼人。连它的两栖攻击舰都要用历史上成功的登陆作战的名称,“硫磺岛”、“冲绳”、“惠德贝岛”、“塔拉瓦”,一个个名字是对手的耻辱也是美国海军的荣耀。
英国海军舰艇的名字因为这个绅士的国度而个个带着贵族的高傲与矜持。“乔治五世”、“约克公爵”、“威尔士亲王”,如今的不列颠海军虽已没有了全球海军的规模,但志气犹存,决不容人小视。说神气当数法国海军,其传统海军强国的风范犹存,加之法国人特有的浪漫气质,舰艇的名字在大气之外,还透着一股子秀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