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帝王家的悲哀--中国古代横死王子

大千世界,趣闻横生,细细品尝,回味无穷。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中国古代无疑是个等级社会,最高贵的当然是皇家。然而出生在皇家的人的人生道路却往往充满了凶险。
从春秋战国开始,公子们为了一个国家的权力,就开始了权位之争。郑庄公作为春秋初年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使郑国达到了顶峰,但他死后,几个儿子轮番上阵,公子忽和公子突都是两度在位,子突也就是郑厉公笑到了最后,但其他那几个人无不以被杀告终;齐桓公的悲惨结局大家都很清楚了,这时齐国还真得感谢宋国,要不然又不知乱多少年,相似的还有赵武灵王,虽然隔了那么多年,但遭遇却是十分相似;晋文公那段悲惨日子也是很有名的;还有等等等等。到了封建社会,这类事更是层出不穷。隋炀帝的儿子皇泰主在被杀前许愿:愿自今以往,不复生帝王家。想来,这番临终是愿望无疑是最恳切的,这是多么悲惨。然而,悲剧却是一代代流传着。

扶苏

秦是中国第一个封建国家,虽然我觉得分清奴隶制和封建制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但是这个大一统的国家说起来是比戏奖愕摹7鏊盏比徊皇堑谝桓龀溆斜?颐?说耐踝?虽然春秋战国的公子比不上皇帝的儿子,但是意思都是一样的),他之前早就有申生等人,但是扶苏的悲剧却是比较典型的。

其实想想,如果秦始皇早定扶苏之位,也就没有这么多事了,而秦朝也不是没有这项制度,只不过放在秦始皇那里谁也不敢提,看过一部小说,里面的扶苏更是活的惊惊兢兢。最糟的是皇帝死前他不在眼前,这可是犯了大忌,我们从历史中可以看到,往往皇帝死时不在身边的那个王子是很倒霉的。康熙的儿子十四阿哥就是因为身在远方失去了争位的条件(他要在的话雍正麻烦更大),当他回来时已经晚了;五代的朱友文就被朱友珪钻了空当。扶苏被“发配”到远方当然怪不得他,也不能太责怪始皇帝,因为他也不知道自己这时候会出事。

赵高真是一个有胆量的人,李斯行事之前还犹豫,而赵高则是真正的指挥者。李斯之所以犹豫,应该说还是因为害怕,但是真是没有必要。胡亥的得位大概是最简单的了,假诏书一下,扶苏就立刻自杀了。因此,他们此前的担心都成了虚惊。从此胡亥可以胡作非为了,他把自己的兄弟姐妹都杀掉了,而且死法十分凄惨,就连亲生兄弟都不放过。和他们相比,扶苏的死法算是最好的了。

若论忠孝,扶苏真的堪为榜样啊,赵高等人伪造的诏书放到后世绝对会激变,至少后来的王子们不会那么轻易相信,就是相信了,也未必会服服贴贴的按诏书上做。当时秦朝到了那步境地,胡亥的登基无疑雪上加霜,如果换作扶苏的话,以他的“仁”或许还能让秦生存下去,后来陈胜吴广起义,还要打着他的旗号——那可是在楚地啊,楚人向来不怎么服秦的统治,连楚人都对扶苏这么尊敬,可见扶苏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但是我们不无担心,“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这般善良的扶苏真能驾驭的了这个帝国吗?他可以杀赵高,但是未必没有第二个赵高出现,善良的扶苏必须用铁手腕才能站住脚。不过,说这些已经没用了,因为当扶苏接到诏书后,他真的以为是秦始皇要他死,所以报着“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想法毫不犹豫的饮剑自尽了。可叹扶苏空有仁政爱民的理想和安邦治国的才能,却被愚忠愚孝的观念所迷惑,至死他都不知道自己因何而死,从而成为这起阴谋的牺牲品,可悲啊。然而更可悲可叹的是这根本不是他父皇下的命令,如果父子二人地下相逢,彼此又该是多么痛心。扶苏糊里糊涂的死使秦朝最后一丝希望也化作了烟影。秦朝也就只有等待着灭亡了。


刘据

汉朝从开国以来,也有很多政治的牺牲者。赵王如意大概是第一个吧,这个可怜的孩子,从他开始,吕后向刘氏无情的下手了。本来逃过吕氏当政到了文帝朝的淮南厉王刘长,却因“兄弟不和”被文帝温柔的杀掉了。景帝算是够狠的一位汉帝了,他杀掉了自己的儿子刘荣——尽管他错误并不大。

刘据是汉武帝的太子,他和扶苏有类似情况:秦皇汉武都是很“武”的那种,而刘据和扶苏都是和自己的父亲很不一样都是很仁善的那种。不过刘据情况真的好了很多,汉武帝虽然不太喜欢他的性格但对他还是很信任的,很多次有人陷害太子武帝都没有轻信。可是有一点不幸的是,汉武帝比秦始皇多活了很多年,终于,征和元年,有名的巫蛊大案拉开了序幕并持续了若干年。对太子的这一次陷害,就连刘据本人都有口难辩,武帝终于相信了。为了不走扶苏的老路,刘据动用了军队力图自保。结果当然是失败了。隐藏在一户农家的刘据不慎走露了消息,官兵闻风追来,包围了农户,刘据的两个儿子和农户主人奋勇格斗,都被杀了。望着门外的激战,刘据自知再也躲不过去,回到屋中自缢而死。虽然他曾极力避免与扶苏一样的命运,但最终还是没有躲开这命中注定的结局。巫蛊案结束后,真像大白,武帝不无后悔。

好在刘据的孙子(刘据死时才三十八岁,就有孙子了,古人结婚真的好早啊)刘病己被暗中保护和抚养,在巫蛊案结束后平安的渡过了这段险情,总算为刘据留下一脉血胤。刘病己在汉昭帝死后被立为宣帝,追谥刘据为“戾”,因此后人称刘据为“戾太子”。


刘旦

大家知道刘旦吧,当年挖老山汉墓就有人推测那是他的坟墓(后来证明不是)。他是刘据同父异母的弟弟。和刘据的被人陷害不同,他走的是吴王刘濞和淮南王刘安造反那条路。景帝时暴发的七国之乱,其中除吴王是被杀,其他人几乎都是自杀,后起之秀刘安和刘赐也是造反不成自杀身亡。情况好点的是梁王。电视剧《大汉天子》中那个一心造反的梁王刘武,在史上其实是和景帝作对,而且也没有顽固到底。应该说,窦太后也有责任,就像春秋时郑国武姜那样,但是梁王比叔段的兴兵来讲要轻了很多,再加上有母后的保护,在向景帝认错之后,没有什么处罚,但从此景帝对他疏远了很多。景帝三十六年,梁王去世,谥曰“孝”。可见,他根本不可能去和刘彻这个侄儿去争什么皇位了。

巫蛊案结束后,汉武帝为了刘据的事伤透了脑筋,这时刘旦又自请“身入宿卫于长安”,就是向武帝表明自己想继承皇位。刘彻大怒,狠狠处罚了他。然而这并没有使刘旦醒悟,却反而增加了他对武帝的怨恨,并从此走上阴谋夺权之路。

武帝驾崩的消息传到燕国,刘旦却没有哭,反而派人暗中刺探朝中动静。昭帝刘弗陵是武帝最小的儿子,刘旦对于弟弟的即位不服,然而昭帝已经即位,可说是大局已定,但这位燕王却毫不甘心,三番五次制造麻烦。

始元元年,他的第一次谋反被镇压了下来,昭帝放了他一次,这可谓是仁至义尽了。但是死不回头的刘旦却一心要一条道跑到黑。诬害霍光不成,又要暗杀他。正准备之际,事情再一次败露。这次,昭帝也无法容忍了。燕王刘旦觉得大难临头,于是摆酒设筵,一番“歌舞”后――记得有篇文章写的就是汉代凄凉无比的“绝命舞”,并以刘旦这次宴舞为例——用王印的绶带自缢了。

凡是走这条路而死的王子们,多少都有点罪有应得。


司马遹

后来又有了司马一家,曹家的子孙们就更是可怜;东吴那里也是争得不可开交,比较同情孙亮,这个孩子聪明的紧,真是可惜了。倒是蜀国,由于刘禅在位时就灭亡了,倒免去了嗣位之争,只可惜了北地王因为国家灭亡愤而自杀。晋武帝的弟弟齐王司马攸,很受父母的宠爱,因此“文帝”(司马昭,当然没当皇帝了,是谥号)和太后临死前,都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嘱托司马炎善待弟弟,但结果还是不怎么好。但司马炎为了自己和自己的儿子权位的巩固,也无可厚非。可是,晋朝的皇位倒还真不如传给司马攸一系,虽说司马冏也不怎么好,但总比个白痴强很多。

惠帝司马衷天生弱智,搞得武帝都想要废掉他了,但是他的儿子司马遹却很得祖父欢心,要不是这个孩子,司马衷的未来还真不好说。

可是幼年聪明的孩子长大后却变得顽劣不堪,让人想起了唐太宗的儿子李承乾,他们两人真有很多相似之处啊。本来这还不够要命,但上天偏安排一位叫贾南风的丑女子当皇后,她为人心狠手辣,又很有心计,——这又是一大忌,凡是有位得宠而且很是非的皇后或妃子在老爹跟前,王子们就要倒霉了。司马遹虽然顽劣了很多但是并不傻,怎么办呢?贾皇后想出“妙”招来害他,先把司马遹灌醉——不醉都不行,否则吃不了兜着走,防不胜防——再让他按照事先准备好的文章去写,醉的头昏脑涨的司马遹也不管上面是什么字只好写来——那是一篇“造反”的文书。写完给贾后一看,一半字笔画不全,没办法她亲自补全后,交给晋惠帝。结果可想而知。幸好有张华等人求情,也只不过延缓了他的死期,终于司马遹还是没能逃脱被杀的命运。因为有了丑后贾南风,晋朝从此不得太平。此后又暴发了八王之乱,看似强大的西晋瞬间土崩瓦解。中国也从此又一次开始了几百年的动乱。


昭明太子萧统

混乱不堪的东晋和南北朝,有流不完的血,说不完的凄惨,实在不知该以谁为代表。翻开史书,从西秦苻生的暴政到北齐高氏一家的覆灭,满纸仿佛只写了一个字:杀。皇帝们战战兢兢,稍不留神就成了原先还是自己手下人或是自己亲生儿子的刀下鬼;皇子们如履薄冰,说不定什么时候自己的父皇兽性大发,自己的小命可就不保了;大臣更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不管什么时候,最弱群体往往是他们。合上书,脑海里也只有一个字:乱。太多的悲剧,已经看的麻木了,如果一个人最后是被大卸八块而死,我是不会感到很意外的。还有比这死的更惨的,比如石虎的儿子石宣,用残忍的手段杀了弟弟石韬,被父亲石虎囚于席库,“以铁环穿其颔而[钅巢]之,取杀韬刀箭,舐其血,哀号震动宫殿……积柴于邺北,树标其上,标末置鹿卢,穿之以绳,倚梯柴积,送宣其下,使韬所幸宦者郝稚、刘霸拔其发,抽其舌,牵之登梯;郝稚以绳贯其颔,鹿卢绞上。刘霸断其手足,斫眼溃肠,如韬之伤。四面纵火,烟炎际天……”石宣是够惨,但绝不是最惨,在人性已灭的魏晋南北朝,还有什么样的事不能发生呢?

北齐,这个仿佛中了魔咒的家族,除了高欢自己,他的儿孙们竟没一个活过四十。大概是天谴吧,他们实在太残暴,就拿高洋来说,他还曾在佛寺里住过一阵(当然和梁武帝不同了,梁武帝是真要出家,高洋才不会呢),但就是这期间,他还停不下杀人。看过了这些人的遭遇,再对照一下寺里的高洋,真是“老虎念佛”。此外,就是有贤王之称的高演,其实也不是那么好的,但是相对来讲,算是仁慈的了。比较可怜的是高长恭,他就是有名的“兰陵王”。兰陵王长相很好,是出名的美男子。而且勇武善战。但在战场上那样的容貌没有威慑力,大概还会起反作用,不然怎么逼的兰陵王非戴付面具呢?邙山大捷,士兵们编了歌舞,名为《兰陵王入陈(阵)曲》。几百年后,同样善战的大唐秦王李世民也是在一次大胜之后士兵编了《秦王破阵乐》。高长恭这次大捷,却为自己埋下了祸根,终被齐主“酖杀之”。

说过这么多不幸,在南北朝的纷乱之中,却有人有莫大的幸,这个人就是昭明太子萧统,就是他派人编了《文选》这部著作。中大通三年,萧统作为太子还没当上皇帝就去世了,没办法,他碰上了一个就是放在历史上也算活得很长的老爸 (萧衍死时年八十六)。这对他来讲其实应该算是幸事。萧统是一个宽和容众的人,这样的人往往在政治斗争中吃亏,而且他还是个文人,文人皇帝大多不得善终。萧统就是在别的时期都难保平安,更不用说他生活的年代还是南北朝,如果他真当了皇帝,将来可怎么应付这个乱局,怎么应付侯景之乱啊。虽说他这一生也不怎么太平,但总算有惊无险的过来了。这也算是众多不幸里少的可怜的万幸了


李建成

隋朝终于结束了数百年的动乱,可随后隋朝也乱了,杨广陷害杨勇得以成为太子,几年后文帝去世,隋朝从此沸腾了。李氏一家攻占了长安,建立了大唐王朝,经过十年的几场大仗,统一了中原。问题来了,也是和前朝一样的嗣位问题。本来名份已定,但是唐朝定天下的几场大仗都是秦王李世民打下来的,所以作为太子的李建成无论名气还是人气都落在了弟弟后面。不管是谁的错误,总之,两兄弟闹翻了。

李建成明显不想重蹈杨勇乃至所有前辈们的覆辙,所以行动上积极了很多,也确实是凑效了,李世民在他的攻势面前一筹莫展。要不是最后他冒险一击,发动了著名的玄武门之变,这场宫廷之争的最后结果还真不好说。但攻击不需要多,只要是致命的,一下就够了。从玄武门骑马驰来的李世民张弓就是一箭,给了李建成致命一击。李建成可能至死都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太意外了。在就要成功的时刻,李建成却大败,败得身首异处,败得家破人亡,败得昏天暗地。李建成又和他的许多先驱不同,至少,前辈们的名誉还保留着,而他则从此被后世写成一个很差劲的太子,甚至根本就没资格做太子。新旧唐书中是有一点歪曲,但相比于后世小说家们的描写,实在留情了很多。看看明清小说里的李建成,再看看新旧唐书(成书稍早的旧唐书比新唐书要留情一些),你就知道之所以李建成后来在人们印象中是那样子,更多还是“得益”于小说。从李建成本人来讲,他还是很有才干的,只是遇上了比他更强的李世民,运气太差了。

李建成的情况应该说比较特殊,和很多前辈不同的是,那些被害人往往都是比害人者强很多的,比如扶苏和胡亥,而和李建成争夺的李世民却是古代典型的明君。因为李世民太出色了,人们虽说对他的作为不无微辞,但也并没有向李建成投去过多同情的目光。有人根据李世民后来的表现认为李建成实在应该让位当然是不对的,李渊也好,李建成也好,就是李世民自己,都不知道后来他会那么出色。而一旦失位,作为废太子自然悲惨之极,纵能保住命,可是处境也不乐观。谁也不想如此。有人说后来的宋王成器明智的让位于李隆基,其实李建成和他的情况不同,宋王当时并不是太子,让位之后于己无损,而李建成已经当太子多年,而他当太子之初,李世民还没建那么大的功劳,让位无从谈起。在斗争中李渊站在太子一边其实是正确的,无可厚非,而且还得说李渊头脑比前代不少帝王都清醒很多,他深知嗣位之事一旦处理不好,可能会有亡国之险。李建成没有大过,不废也是对的。想一想,如果扶苏、刘据等人都得到父皇这般的保护还能出什么事呢?不过李渊决心不够,他不忍狠下心来彻底改变这一切,因为这意味着什么他很清楚。当陈叔达向皇帝说了“秦王素性刚烈……或有不测之疾”后李渊一声长叹只好作罢。历史和人们开了个玩笑。当皇帝头脑不清时,被害人往往都是好人;而李渊作的挺好的时候,偏偏李世民是个奇才。李建成只好自认倒霉。


李倓

唐朝从开国以来,由于有了太宗皇帝开了先例,因此宫廷斗争在唐朝是发生的最多的。太宗自己就不说了,他的儿子李承乾、李泰、李恪等人,还有后来的李弘、李贤、李重润、李瑛、李璘……几乎每一代人都有很多因大大小小不同的斗争而贬而適而死。从李承乾小时候看来他还是挺聪明的,后来就变得顽劣了;李重润、李瑛、李璘等人,也都多少有些冤枉,但是作为不突出,名气赶不上余下的那几位;李泰、李恪,都是太宗的儿子,历史上李世民无疑更喜欢李泰,而李恪,恕我直言,要不是一部《唐太宗李世民》大而特的渲染杨妃(也就是剧中的吉儿,她是挺受宠,但绝不是最爱),从而又渲染出来李恪是李世民最爱的儿子,他们母子也和其他母子一样很一般,或许李恪是很像李世民,而且李世民的确是有些偏爱他,但是李世民对他并不是最好的,他提出以李恪为太子绝不是要动真格的,只是发泄一下对长孙无忌的不满,同时又对李治不甚放心而已。而李泰的耐不住性子而错误的向弟弟发出危险信号更令李世民痛心不已。李弘、李贤二人都很杰出,是很值得同情的,但谁让他们的母亲是武则天呢,真是可惜可惜啊。

到了肃宗这里,悲剧继续延伸着。李倓,这个人大家或许了解不多。他是唐肃宗第三个儿子,封为建宁王(皇子一般都是亲王,由于肃宗当时算是自立为帝,有些名不正言不顺,只有等玄宗回来后定位才名正言顺,所以在玄宗回来之前,就算是皇子也都是郡王一级,而建宁王没等到玄宗回到长安就死了)。李倓很有才干,而且也很英武。安史之乱,李亨一行在马嵬与玄宗分道扬镳,然而却不知所归。李倓分析了一番后大家决定舍河西陇右而去朔方。一路上“每接战,常身先”,三军皆瞩目。因此到灵武之后,肃宗有意让李倓作天下兵马元帅。要不是有李泌这个大奇人(说实话,古时能从容于仕宦与退隐之间的人,虽出名者为范蠡张良,但他们的退争不是无奈就是被迫,不像李泌,相对来讲自由了很多,而且倒是仕宦上被迫的更多,从肃宗到德宗,三代唐朝帝王都对他恩礼有加,不禁感慨一声:唐朝就是唐朝)提起旧事,建宁和广平(广平王就是后来的唐代宗)这两兄弟差一点就走了李建成兄弟的老路。事后建宁王对李泌十分感谢,而且敬重有加。广平王、建宁王还有李泌,这三个人后来交情很好,但是却不为张皇后(就是先前的张良娣,其实她一开始的作为也挺让人尊敬的,可是后来却变了)等人所容,而广平王是长子,轻易无法动摇(长子还是有这个好处的,唐朝虽然宫廷斗争的事最多,但是每次动长子都有一番风波),李泌又得肃宗敬重,而且他对皇家的事也还是很慬慎的,而建宁王则看不惯张皇后和李辅国他们的所作所为,因此总不留面的和肃宗说起这些事,当然是最受张后等人忌恨的,下场自然好不了了。于是,张皇后等人就诬蔑他恨不得为总兵,又曾在半夜“扪其兄”(就是想害广平的意思),于是肃宗大怒之下,就下命赐死建宁王。有人写诗叹道:

信谗杀其子,作源自上皇。肃宗心忍父,可怜建宁王。

不记在东宫,时恐罹祸殃。何个循故辙,谗口任翕张。

君子听不聪,佳儿被摧戕。遗恨彼妇寺,寸牒宁足偿!

其实从他对李泌的那件事来看,李倓绝对是个孝友的人,没有野心,而且和李俶(广平王,后来又改名叫豫)兄弟情深,真真死的冤枉。不过唐朝弟图兄的事太多,肃宗这么做固然太过了,但是也还有其合理性在内,只是他没有合实一下就做出决定,实在有些说不过去。李倓死后,李俶十分伤心,每次谈到他时都呜咽涕泣,直至若干年后他登基为帝,仍然对弟弟念念不忘,先是追封李倓为齐王(肃宗后来就是反悔了都没给自己的儿子一个皇子应有的地位——感觉齐王在唐朝真是一个不吉利的封号,凡封齐王的人都没有善终),后来更是“以倓当艰难时,首定大谋,排众议,于中兴有功,乃进谥承天皇帝”(进谥皇帝是有先例的,比如让太子位的李宪就被追谥让皇帝)。看多了兄弟相残的事,忽然觉得这对友爱的兄弟实在让人感动,玄宗虽也有此令名,但一纸不许兄弟结交大臣(大意如此)的诏书露出了马脚,岂如代宗这般自然?但是,代宗时李倓已经死了,如果他还活着,代宗还能对他那么好吗?这是值得商榷的事。唐朝若干类似事件无不给后世留下教训,肃宗错杀建宁王也影响了很久,这次教训后来保住了两位皇帝:代宗和顺宗。

生在和平时期固然幸福,但生逢乱世也未必不好。安史之乱中,李倓表现出了他的才干,但历史给他表现的机会实在不多,首先兵马大元帅不能让他来做,而且没过多久他就死了。唉,如果他能活下来,也许后来还会有一番作为的。我倒觉得,李倓所欠缺的就是那颗野心……


赵德昭&赵德芳

宋朝这样的事比唐朝少了不少。整个宋朝最著名最有疑问的莫过于宋太祖之死以及这以后发生的一些事。伴随着斧声烛影的迷团,太祖的儿子德昭德芳的死也都成为了赵光义非正常即位的佐证。同为太宗,李世民事情办得干净利落,血溅玄武门,且不论对错,这么做法,却着实有一番男儿的阳刚之气;而赵光义这种天知地知他自己知别人无从知晓的阴谋,倒也反映了宋朝的纤弱阴柔——唐宋两朝的基调似乎从开国就已经定下了。

自然,赵德芳的死更可疑一些,以二十三的年纪,怎么就死了呢?赵光义当然十分可疑,但就算我们把他从陵墓中拉出来讯问,他也会把自己洗脱得干干净净。总之,没有确凿的证据,谁也没法说清这件事,就是把赵德芳也拉出来问的话,他自己也未必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太平兴国六年就死了的赵德芳,当然不可能成为小说中仁宗朝包拯他们的救星八王了,奇怪后人为什么在这样一个人身上做文章。比较而言,德昭的死好像更无谓了一些。北征不利,有个晚上连宋太宗都找不着影了,军中拥护德昭为皇帝。事后赵光义当然一肚子气,德昭又谏言不行太原之封的事,放在谁身上能不发火?要说赵光义真无杀机,也把他想的太好了,但是“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这句话,怎么看怎么像句气话,倒未必当真是要德昭的命。而且以赵光义的为人——一向以阴谋行事,这么明目张胆的杀德昭恐怕也是他不乐于采用的方法——怎么也得让他死的不明不白才显太宗手段(呵呵,开个玩笑了,喜欢宋太宗的人可别当真哪),德芳不就是一例吗?还有廷美,德昭德芳的叔父,也算是被赵光义压迫至死的,也有些不明不白。然而那句更像是气话的话却让赵德昭怕极了,想来想去,他一定是觉得以后前途难测,与其这么煎熬的度日子,还不如一死来得畅快。其实想想,本来感觉赵光义对赵德昭还是不错的,终太祖之世都未曾封王的德昭(当然这可与失爱不大一样,“太祖以德昭冲年,欲其由渐而进”,不排除也有失爱的原因在内,因为受宋后影响,这夫妻二人就是喜欢德芳的)在太宗时得到了王位,“诏与齐王廷美自今朝会宜班宰相之上”。似乎这位叔叔对这个侄儿还是不错的,但是在权力面前亲情显得太无力。德昭挥剑自刎,也有其对处。他很清楚这份亲情对他来讲其实是没什么用的,顶多就是那么一点障碍,但是命运已注定,他又能逃脱的掉吗?说不定,以后会死的更惨。就这样,赵光义的一弟二侄中总算是有个死的明白点的了。

一些,以二十三的年纪,怎么就死了呢?赵光义当然十分可疑,但就算我们把他从陵墓中拉出来讯问,他也会把自己洗脱得干干净净。总之,没有确凿的证据,谁也没法说清这件事,就是把赵德芳也拉出来问的话,他自己也未必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太平兴国六年就死了的赵德芳,当然不可能成为小说中仁宗朝包拯他们的救星八王了,奇怪后人为什么在这样一个人身上做文章。比较而言,德昭的死好像更无谓了一些。北征不利,有个晚上连宋太宗都找不着影了,军中拥护德昭为皇帝。事后赵光义当然一肚子气,德昭又谏言不行太原之封的事,放在谁身上能不发火?要说赵光义真无杀机,也把他想的太好了,但是“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这句话,怎么看怎么像句气话,倒未必当真是要德昭的命。而且以赵光义的为人——一向以阴谋行事,这么明目张胆的杀德昭恐怕也是他不乐于采用的方法——怎么也得让他死的不明不白才显太宗手段(呵呵,开个玩笑了,喜欢宋太宗的人可别当真哪),德芳不就是一例吗?还有廷美,德昭德芳的叔父,也算是被赵光义压迫至死的,也有些不明不白。然而那句更像是气话的话却让赵德昭怕极了,想来想去,他一定是觉得以后前途难测,与其这么煎熬的度日子,还不如一死来得畅快。其实想想,本来感觉赵光义对赵德昭还是不错的,终太祖之世都未曾封王的德昭(当然这可与失爱不大一样,“太祖以德昭冲年,欲其由渐而进”,不排除也有失爱的原因在内,因为受宋后影响,这夫妻二人就是喜欢德芳的)在太宗时得到了王位,“诏与齐王廷美自今朝会宜班宰相之上”。似乎这位叔叔对这个侄儿还是不错的,但是在权力面前亲情显得太无力。德昭挥剑自刎,也有其对处。他很清楚这份亲情对他来讲其实是没什么用的,顶多就是那么一点障碍,但是命运已注定,他又能逃脱的掉吗?说不定,以后会死的更惨。就这样,赵光义的一弟二侄中总算是有个死的明白点的了。


朱高煦

明朝也不太平。朱元璋第一个太子朱标因受了刺激而早逝,头三个孩子都已死,在朱允炆和喜爱的朱棣间,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孙儿,可这却给明朝带来了靖难之役。

朱高煦,这又是一个“反王”。和他父亲最大的不同是,他没有成功。因为他父亲有了成功的经验,断不会容第二个“自己”成功。

朱高煦也算是以军功起家,但以唐太宗自拟的他又和唐太宗最大的不同在于李世民是文武双全,而他则纯粹一介武夫。四肢发达的他在靖难之役中自然更得父亲欢心,但即位为帝的朱棣此时也深知道嗣位之争的麻烦,因此还是坚持了立长子高炽为太子。头脑简单的朱高煦此后把自己的野心几乎是公布于众,毫不隐瞒——古往今来,敢这么做的人不是有了十二分的把握就是白痴一个。朱高煦当属后者。不用说太子朱高炽心里不自在,但好歹还有点兄弟之情没有太和他过不去,汉王朱高煦的狂妄更引得深受祖父疼爱的朱高炽之子瞻基的反感,有一次高煦讽刺高炽跌倒时说“前人蹉跌,后人知警”,瞻基回以“更有后人知警”。别小看这几句话,几句话可是针锋相对呢,瞻基在此小露锋芒,让高煦不得不另眼相看。——后来,他就是是败在了这个侄儿的手里。

朱高煦还有一点失策,就是把自己想做唐太宗的想法也公布了出来,他请得天策卫为护卫,就差贴张告示了。唐太宗文治武功,谁不想仿效?可是又有谁的爹那么愿意自己的儿子是李世民呢?换句话说,谁那么甘心情愿做李渊?《射雕英雄传》里完颜洪烈曾对杨康说过他们要仿李氏父子,可那是小说,现实中可没有。朱棣当然不买帐了。两次拒绝出藩本来就够朱棣恼火的,在杀了一个叫“野驴”的正在执法的官员后,朱棣的忍耐终于到了极限,要不是哥哥高炽求情,高煦可惨了。可是高煦并没有领情,仁宗即位后还是野性不改,就这样直到宣宗登基,朱高煦终于走到了尽头。

史书载朱高煦起兵做乱失败被囚,又有书说后来宣宗探监他还死不悔改要害宣宗,于是就把他用一个铁的什么东西罩住(什么东西想不起来了),然后用火烧,结果就这样惨死了。可是有的史家怀疑明史中的记载是不对的。因为朱高煦起兵仓促,而且没打就投降了,一个起兵造反者是不会这样做的,还有种种疑点,因此怀疑朱高煦并没有起兵做乱,相反是宣宗设下圈套杀害他。明史的记载做不得真,但除此之外我们还能以什么来弄清事实呢?反正,不管怎么讲,朱高煦都失败了,而且死得挺可怜,但也咎由自取。

qatoday.com 发表评论于
awesome, thanks for sharing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