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少武,拍下数万照片记录文革时期荒诞往事(组图)

大千世界,趣闻横生,细细品尝,回味无穷。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蒋少武



像蒋少武那样冒着危险拍下三四万张文革历史照片并历经40年保存至今的人,在全国屈指可数。他在1966-1967年间记录下的历史影像,是对那段不寻常岁月的极其珍贵的诠释。而这批照片,或许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才越发体会到其巨大的价值。

1967年7月,35岁的《辽宁日报》摄影部主任蒋少武来到沈阳市中山广场。此时的沈阳陷入一片灼热之中。工人不再生产、学生不再上课、干部不再上班,人们整日整夜地辩论、开会、贴大字报……整个城市变成大标语和大字报的海洋。

蒋少武就在那些纷乱躁动的人群里。但是他在此的目的,不是冲到前面贴大字报,也不是举着高音喇叭喊口号或挥动旗帜欢呼胜利,而是冷静地举起手里的“莱卡”相机,记录眼前的这一切。

也正是因为有了他当年拍的照片,今天人们才恍然意识到,原来我们离那段疯狂的日子,才隔了40年。


开会时向毛主席像跳“忠字舞” 蒋少武


天安门前的年轻人 蒋少武摄



“文攻武卫”中的“装甲”宣传车 蒋少武摄



批斗宋任穷 蒋少武摄

历史的浓缩之地

今天再来到当年蒋少武拍摄的地点———沈阳中山广场,一片祥和安宁。广场的四周,林立着当年日本人留下的风格鲜明的建筑群:当年策划过“九一八”事变的“大和使馆”,即今天的辽宁宾馆;当年的关东军司令部,即今天的沈阳市总工会;当年的“横滨正金银行奉天支店”等日本人的银行,现在是中国国有银行的办公场所,而蒋少武所拍摄照片的背景,当时是沈阳市公安局的办公大楼,今天还是沈阳市公安局———早年间,是日本人的“奉天警察署”。

在广场中心,早年曾建有日本人修的日俄战争纪念碑,1956年,广场中心建了喷水池,到1969年,这里建起了一座大型玻璃制毛泽东塑像及一大群“红旗语录拳头枪,迈步弓腰向前闯”的工农兵的塑像。据说,这是整个东北地区最大的雕塑群。

雕塑建立于1969年,当时蒋少武拍照片时,它还没有建起来。不过蒋少武回忆说,当时人们争吵辩论的热点之一,就是如何在“红旗广场”(当时的中山广场)建造毛主席塑像,各派都在说对方不是最先倡议者,自己才是,应该由自己来建。

今年6月8日,沈阳市中山广场及周围建筑群被宣布为辽宁省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游客们———他们或许刚刚参观完300多年前满族人在自己的“龙兴之地”建立的皇家故宫,之后就会到这里来浏览、拍照,将近百年来的民族恩怨与数十年来的内部政治激荡一并收入到镜头中:毛泽东站在中心,高高地扬着手,俯瞰着四周的日式建筑群———历史就这样在这里凝结。而蒋少武的照片,是对其中一段不寻常岁月的极其珍贵的诠释。

大历史中的小生活

蒋少武并不是对文革那段历史惟一留下见证照片的人。许多人都拍过那时的照片,但是像蒋少武这样有意识地大量拍摄并能够保存至今的,在全国却屈指可数。现年已75岁的蒋少武干摄影已经五十多年,一辈子积累下的照片有七八万张,而其中最宝贵的是拍摄于文革及文革前“四清”、大跃进年代的照片,有几万张。

比如有一张照片,拍的是当年辽宁省革命委员会第一次常委会上常委们在跳“忠字舞”的场面。经历过的人,说起这段历史的人,简直不能相信中国还发生过这种事。但是,在蒋少武的照片中,当年的情景复原了:这些身穿朴素中山装、留着锅盖头的普通中国百姓们,就是那样堂而皇之地摆手、伸腿,仿佛集体瞬间没了智商。

长于研究文革历史的学者徐友渔,在见到这幅照片时感叹道:当年我在学校里读书,也有过被要求跳忠字舞的经历。那是我文革中惟一没办法服从的直接命令:我看到学校里那些老教师扭得实在太难看了,奇形怪状,这简直是对人的一种生理上的侮辱,无论老师怎么要求,我就是做不出来。

徐友渔说,对于历史的研究,历来有两种分野。一种是宏大叙事,比如,表现政治运动的惨烈血腥,注意力集中在政治领袖和风云人物上,以表现宫廷政变、重大事件为焦点;另一种,是把注意力聚焦于日常生活,亿万人在当时是怎么生活?怎么吃饭?从这个意义上说,后者的意义与前者同样重要。而蒋少武的照片,给今天人们带来的震撼,更大程度来自后者。

再比如另一张照片,是两个解放军女战士在街头边走边挥毛主席语录本的情形。蒋少武说,当时她们一路还喊着“毛主席万岁”的口号。在当时,人们却已见怪不怪。而蒋少武当时就觉得这太不正常:“当时就肯定,这种状态不会太长久的。”所以,他要举起相机———这种场面值得记录下来。

介乎“正统”与“非正统”之间

以蒋少武的职业生涯来看,他应该是一个根红苗壮的“正统”之人。1947年,已当了三年儿童团长的他开始参加革命工作,在共产党办的《辽东日报》当“红小鬼”,时年15岁。后来,他干过报务员、司务长、人事科干部,直到1954年《辽东日报》成立,报社摄影科缺人,领导问他:你想干摄影记者吗?

蒋少武的摄影,是边干边学的。他脑筋灵活,又勤奋好学肯吃苦,很快成为报社里深受重用的主力记者。1956年蒋少武成为中国摄影家协会的第一批成员,1958年成为报社的摄影科科长。

此后蒋少武的职业生涯应该说比较顺利:1978年,蒋少武当选为辽宁省政协委员,1981年当选为全国新闻摄影学会常务理事,1985年获全国首批高级记者的职称,1991年,他成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今天的蒋少武,本应可以为自己的记者生涯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轻轻松松安度晚年了。但是,他现在内心充满忐忑不安。

这是他性格中的另一些东西在灼烤。他记得在文革前自己读过一些“西方新闻记者”写的东西,印象很深:“有一个人讲了这样一个观点:一个摄影记者的责任,是不让历史留下空白。我感觉这话说得太好了!摄影这个东西,记录历史再现历史,它比文字等其他手段都高明。”这些话,在后来的岁月里悄悄发酵。

当文革来临的时候,整个中国陷入混乱,《辽宁日报》的日常工作实际也是停滞的。而这时的蒋少武,却背起相机开始四处拍照。他回忆道:“那时我嘴上不敢说,但心里总在想:这种非常态的历史瞬间不会长久。‘记录下这一切’,这句话总是在我的脑海中出现。”

这时,驱使蒋少武每天拍照的,已是多年记者生涯和理论学习带给他的一种朴素直觉与历史责任感。当时蒋少武在当地已是有名的摄影记者,所以他在现场要拍照,一般人并不阻拦。但也不是每次都顺利:有次他要求进一个批斗会现场。负责把门的人问他:你什么出身?蒋说,我是中农。他们就问里头:中农行不行啊?里面的人回答:中农是团结对象,行!

一边,是现场狂热的人群,一边,是拿着相机的蒋少武,“这个时候,你会跟着现场的情绪走吗?你会跟着激动吗?”记者问。

“我不会。我只会有另一种,那是记者的激动:谢天谢地,这千载难逢的机会让我赶上了!”蒋少武说,他只有三次没有拍,那是他的朋友和同事在文革中被蒙冤批斗时,“这三次,我都在现场,但不知为什么相机就是举不起来。”

蒋少武心里清楚,自己所拍的这一切,当时都是不可能发表的。以后什么时候能见天日,他也不知道。他只能背着人的耳目,偷偷把胶卷冲洗出来,匆忙标上一个时间,然后,卷成很小的卷,藏在各种各样的存药品的小桶里。有一次,他正在辽宁日报社的暗房里冲胶卷,红卫兵们开着大卡车高喊着口号像潮水一样冲进了报社,“那阵势和《列宁在十月》里进攻冬宫差不多”。蒋回忆说,他们曾闯进暗房,强行把底片资料柜撬开,将底片扔了一地,然后扬长而去。这或许是蒋少武的底片遭遇到的最危险的一次。

为了保证底片的安全,蒋少武也曾把底片拿回家。但是后来他又担心,“那些人要是来我家了可怎么整?”或许,蒋少武的一个朋友和同行的经历可帮助我们理解这里的精神压力有多大。那位同行,也在文革中拍摄了大量照片,大约近千卷,并不比蒋少武拍得少。但最终,到文革快结束时一场“查三种人”的运动中,他把胶卷统统扔进了锅炉中。他后来说,胶卷刚一进炉子的一刹那,他就后悔了。

“历史不应该断层”

数十年时间里,蒋少武以他特有的谨慎,守护着这个巨大的秘密,甚至连他的孩子都不知道有这一千多卷胶卷在。他总是觉得还没到公开的时候。直到大约是1997年的时候,他才开始打开封存的胶卷,利用业余时间在暗室里小规模地洗印了一些样片。报社里有年轻同事看到了,大为惊讶:这是什么啊?文革是这样的?也有人赶紧说,你可千万别叫别人看见了啊!

真正让蒋少武感到问题紧迫的是历史就要断层了,因为年轻一代对此并不了解。蒋少武说:“我不想让这些照片,只是光给那些研究人员去看,虽然那也很重要。这些照片,是我们全社会的共有财富,也应该让全体人民来共享。”

蒋少武面临的是一项浩大工程。这数万张底片,是在儿子们的帮助下,经过数年努力,现在刚刚洗印出了小样片,做了简略登记,就已经花去了数以十万计的个人储蓄和无法计算的个人精力。按道理,这些底片若想得到妥善保存,还应进行数字化扫描并刻录光盘,然后,将底片交专业的档案部门保存在温度和湿度都达标的库房里。而仅靠蒋少武一家人的力量很难办到。

蒋少武说:“我已经是奔80岁的人了,着急啊。实在不行,我就想在家里办个摄影博物馆,自己家里搞,还不行吗?”———而即使是办私人的博物馆,工作量都浩大得让人发愁。

但是有一点蒋少武心里是踏实的:“如果我没有记录下那10年的历史影像,我将是个失职的摄影记者。”他为他所做的事感到欣慰。而这一切工作的巨大价值,或是在将来的岁月中人们才能意识到。

《岁月·记忆》--蒋少武作品欣赏:

车厢里的“三忠于”右一为当时全国家喻户晓的学毛选女积极分子张XX. 1967年


非洲朋友送给毛主席的芒果又被传给了沈阳的工人阶级——“送芒果” 事件轰动一时,芒果被群众当作圣物供奉. 1968年


革命群众庆祝辽宁省革命委员会成立. 1968年


革命群众在批斗现场学习毛泽东语录时让走资派面壁. 1967年

活学活用毛泽东著作盲人积极分子在发言. 1967年


举着漫画的游行队伍. 1966年




辽宁省52名到西藏插队落户的知青到达拉萨. 1976年9月


毛远新和陈锡联在一起


革命群众在斗中共中央东北局领导. 1967年

自欺欺人不好 发表评论于
为什么总是走极端?那时的人极端有信仰(哪怕是错的),现在的人极端没信仰(很多人连钱都不信了!!)
没办法,折腾吧!
龙在飞 发表评论于
回复任由之的评论:"文革却给了每一个(除官以外的)“民”大鸣、大放、大字报(相当于现在的网络论坛和博客)和批判官僚的自由。"

第一次看到有人把文革时代的"四大自由"拿来和今天的网络论坛/博客相媲美, 你太有才了, 我都无话可说了... 不知你对那些照片的看法如何?
龙在飞 发表评论于
回复任由之的评论:"之所以“东方红”才陕北唱到京城至今不衰,那是P民们对他的真心表达。"
---- 今天你在陕北听到的“东方红”我猜反应出的应该是老区P民们今昔对比后心理落差. 与其说是对老毛的怀念, 不如说是对现状的不满; 至于京城的 “东方红”, 不知道你是在哪儿/听谁吟唱的 --- “钱柜”的OK和老毕节目里的怨声唱法不算.不是
龙在飞 发表评论于
回复偶发的评论:
汤换了
Desertman 发表评论于
好图啊,难得这样全面。
如今常有人去朝鲜,回来后感叹不已,年长者说太像中国在毛统治的时代,年少者则难以理解且庆幸我们不在那黑暗的铁桶体制中煎熬。
这些照片使得我们想起,就在33年前中国比如今的朝鲜还封闭,贫困,更疯狂得多。

殷鉴不远,有图为证!
追寻 发表评论于
从这些资料里,中国人民就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启发,一切反人民,发人类,发人类进步事业的害人虫将全中国人民的反抗下,被彻底地扫入历史的垃圾堆!!!
追寻 发表评论于
谢谢给我们提供了这么珍贵的历史资料! 让我对绝望的中国看到了希望!
偶发 发表评论于
任由之先生,你是否亲身经历过文革?我在当时只有15岁,由于所谓的家庭出生,被冠以现行反革命分子的帽子,遭到学校批斗以及拘留,我是贪官污吏吗?是阶级敌人吗?文革是一场真正的“群众”运动,普及之深之广恐断前绝后。文革中,夫妻亲友之间都不敢说真心话,哪来民主一说?!除了红五类,哪一个家庭没有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某种意义上说,文革是一个宗教现象,没有哪个宗教有这么狂热,没有哪个宗教有这么偏激,也没有哪个宗教具有这么大的破坏力!宗教的形成和养育它的土壤有关。我们现在远离了这样的土壤了吗。。。
愚若智大 发表评论于
记得前不久那篇讲毛英语的文章吧:

毛泽东与美国人会面的时候更喜欢“秀”一把英语。1970年12月18日凌晨,毛泽东身着睡衣,膝盖上盖着一条毛毯,在中南海住处与美国记者斯诺海阔天空的谈话持续了整整5个小时。吃早饭的时候,毛泽东与斯诺的谈话使用了20个英文单词,其中毛泽东向斯诺介绍文化大革命,“我早让你来看中国的文化大革命,看all-round civil war(全面内战)。”有人评价,All-around civil war这个词用得很地道,显示了毛泽东的英文词汇功底。
jsljb 发表评论于
文革搞乱了人与人的交往方式, 体现在没有基本信任,总觉得别人对自己是有动机的,有企图的,对自己是不利的,总想除掉对方,把对方打入18层地狱后,自己才有安全感。人人互相憎恨,打人和被打是常事。中国人普遍有心理疾患和神经衰弱,战战兢兢的每一天。
SUNNE 发表评论于
毛主席当年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发动了文革。但是谁能控制人民群众?谁能控制历史进程?文革把新中国刚刚建立的新秩序全都破坏了,也最大限度地扯烂了传统的中国文化。有人说破旧利新,我们把旧的打破了,但是我们立了什么新的吗?人伦和道德的丧失就是从文革后开始的。如果文革七八年来一次,谁也不能估计中国现在是什么样子。
四明闲人 发表评论于
文革中受尽苦难的人大多已乘仙鹤远去,就象我的爷爷. 不知在另一个世界是否还有前世的记忆.
名笔名 发表评论于
文革的疯狂与破坏是任何现在正常社会下的弊端不可比拟,不可相提并论的。
人民民主 发表评论于
现在是文革敌人的天下,真正的文革真相在民间。看一看现在是多数人失去了,还是少数人失去了;社会治理是好起来还是烂下去;中国产业是更加强大还是溃不成军,就可以判断文革的性质。至于裸鸡之流,文如其人,看他的结论不如看他的文字,流氓二字足已,别无它。
CMOS 发表评论于
我非常清楚家里面供奉着一个毛泽东的像,放在玻璃里的。那时候哪家没有毛泽东的像。但后来怎么没有的,就没人说了。问问上了年纪的人,他们家是怎么没有的。估计现在没有人对这个东西感兴趣了。亲历者也都没有谁在说了。
niname 发表评论于
“任由之”想让中国再来一次白痴“革命”,最终将会是革了自己的命!
任由之 发表评论于
回无相:“任由之先生, 那种自由是老毛一个人的自由, 是希特勒的自由.”不!老毛如果为了一个人的自由,他完全可以当皇帝,可以用一个“杀”就可以去除他的政敌。老毛是想颠覆官民历史。他是站在民的角度做他想做的事。之所以“东方红”才陕北唱到京城至今不衰,那是P民们对他的真心表达。
任由之 发表评论于
“民主”不是四年一次的那张被金钱操纵了的可怜的“选票”,“民主”应体现在街头巷尾,工厂车间,政坛和文化舞台。而恰恰是中国的文革实现了这些最实实在在的“民主”。对此,资由派们现出了非民主本相,惊呼“无法无天”了。而老板们,官僚们无法无天,他们却认为“天经地义”。
无相 发表评论于
文革不过是老毛对刘少奇的政变. 然后再把那些走狗葬送到农村去.
无相 发表评论于
恰恰相反, 历史已经证明肥了自己腰包的是以老毛为首的满嘴马列的左派.
无相 发表评论于
任由之先生, 那种自由是老毛一个人的自由, 是希特勒的自由.
任由之 发表评论于
当西方的普世价值论们为一张被操纵了的沾满铜臭的“选票”感激涕零大呼民主万岁的时候,文革却给了每一个(除官以外的)“民”大鸣、大放、大字报(相当于现在的网络论坛和博客)和批判官僚的自由。
任由之 发表评论于
回中国右翼:文革对于自私自利自肥的右翼们来说是灾难,是无法无天,可是对于绝大多数民众来说确实是开天辟地第一回P民可以对世世代代骄横的“官老爷”发号司令。你们可以容忍州官放火,却见不得百姓点灯。文革的深层意义就是意图颠覆古今中外习惯了的官民关系,打破腐朽封建的民俗文化传统,可是这一切被自私自利的右翼和官僚们否定了,于是,封建文化变本加厉的沉渣泛起,这就是今天中国社会在虚幻繁荣掩盖下重现的顽疾。
casualvisitor 发表评论于
中国是全球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就因为那里居住的大多数人的行为都不象人.所以移民是必须的.
老戗 发表评论于
中国将来一定是两种道路必居其一,一是完整的资本主义,包括多党制等等,一是完整的社会主义,需要再次文化大革命。
中国右翼 发表评论于
回复任由之的评论:
我不知道你是以怎样的用心来发表这样的言论的,也不知道你说的是不是真的是你所想的。
无法无天,人人可以整治贪官污吏,人人可以上街批斗阶级敌人……就是自由吗??你以为当时人们的思想是解放的?他们只不过是在给毛背书!你以为他们言论自由,他们不过是在帮毛打掉政治敌人,他们敢批评毛吗??。你居然还在说别人目光短浅???
还有,你要批评现在的社会问题,不应该拿文革作依据,因为即使邓的路线是错的(本人相信是对的),也不等于毛的做法就是对。至少,让人民吃饱饭,让中国将大的是邓。
小小米饭 发表评论于
文革是不朽的里程碑? 真担忧将来的中国是否还会再来一次文革。再一次的想把中国人当白痴!毛是伟人吗?是否因为只有他能把全中国人当了白痴,当了他的奴才?不否认现在是腐败,但腐败和文革都是一党制下的两个极端!
北美游侠 发表评论于
蒋少武当时是一名摄影记者,拍摄这些照片就是他的工作,他是拿着工资拍的,何来冒险之说。总有些人占了便宜,还要卖乖。他说不定当时怀着极大的热情去拍的,真不明白,这些照片在当时有什么不能发表,快要死的人了,还出来装蒜,真让人恶心。我同学的父亲就和蒋少武是同事,他当时就是一积极分之,装什么灯。
niname 发表评论于
人民群众最扬眉吐气的时代是文革时期? 你知道在文革时,人人自危吗?就是普通老百姓稍有不满,你就可能进监狱,甚至死在监狱,我的一个堂兄就因为说了一句“gcp 就会搞阶级斗争,”就进了监狱,死在监狱。他也只是红卫兵的年龄,出身也不是“地富反坏右”。
draintank 发表评论于
one word; SAD!

This also shows that Chinese are cowards. This is nothing but a cult and everyone in China hated it but most don't have the guts to speak up.
任由之 发表评论于
开天辟地,人民群众最扬眉吐气的时代是文革时期。各种学术的和官僚的权威威风扫地。当自由派在奢谈民主自由的同时却在大骂给了最多人最大民主的文革时代,原因是权威们被斗了,不人性了。当一切被否定后,数千万人下岗失业,无数妇女沦为娼妓,贪官富豪为所欲为,盗贼和乞丐无处不在,资由派们看到的只有表面的繁华。理想、人性、道德都变成了垃圾。人和动物的不同是人有精神有思想有道德,一切向钱看,一切为私利的社会制度不是人类的文明社会。文革留下了很多的记忆,不能把眼光仅仅局限在牛棚和批斗这些简单的个例事件上,在人类社会向更高文明进步的征途上,文革是不朽的里程碑。这一点,头脑简单鼠目寸光的的人是看不见的。
tyrbl2000 发表评论于
第五张照片(在火车车箱里的)介绍错了,左面第一人不是什么学毛著的张某某,而是东北机器制造厂的工人工程师尉风英,她曾13次被毛泽东接见.
69201 发表评论于
这上面工人还只是有组织地批斗一下领导,领导的“错误”随时被监督被纠正,为什么不好,难道非要象通钢的陈总被工人打死,才能让海内外一片叫好?
小老弟 发表评论于
看看今天普通人人生活的悲惨, 文革是应该的. 也许,个别人斗错了, 但刘邓肯定没错.
再想想, 如果今天斗党内走资派(或贪污腐化)会比那时更惨, 更多
grt 发表评论于
邪教!
目饵 发表评论于
胡说两句:
和李振盛的照片风格很像,但不如李。
照片拍POSE的多,有意义的抓拍的少。
流云朵朵 发表评论于
还有那么多人聚在一起游行,那他们吃什么呀?
流云朵朵 发表评论于
天啦,都做了些什么,批斗人家还要戴牌子,侮辱人格呀。不好。
bia 发表评论于
也不仅仅是中国人,在世界范围内那些邪教也不是有很多的追随者吗。
裸鸡欲火 发表评论于
毛是伟人!因为它看穿了Sa比中国人都是白痴,都是奴才。对于这样的Sa比来说,给予他们自由,是对于自由的诬蔑;给予他们地位,是对于地位的践踏。Sa比中国人最幸福的时光,就是毛的时代:自觉做奴隶的时代。Sa比中国人最痛苦的时候,是民国: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goodpoint 发表评论于
前段时间看见有人标榜老毛是伟人, 他的理由是,老毛吧全中国人民团结起来了。 看了真的让人觉得又可笑又悲哀,现代的这一代人没有经历过文革的苦难。 对于历史的误解,对于暴力的崇尚和偏激的政治种族观点, 让人非常担心将来的中国会不会重复这些历史的错误
裸鸡欲火 发表评论于
To 69201:不是解读的人的问题,一定是这个拍摄的人开始自我标榜。这样的人,是Sa比中国人的大多数。无论你们喜欢与否,这是Sa比文化的一个表现。
裸鸡欲火 发表评论于
Sa逼中国人,看看吧,文学成这个海外最大的中文网站,也搞禁字,中文的“中Goon”也成为禁字,这不是Sa比,是什么?
69201 发表评论于
“像蒋少武那样冒着危险拍下三四万张文革历史照片并历经40年保存至今的人”--- 读第一句话就象吃了只苍蝇!拍这样的东西需要冒生命危险么?照片很好,解读的人似乎用心不纯!
裸鸡欲火 发表评论于
到今天还有多少50分党?曾经发动了文ge的毛,还不是受到很多人以及中Goon的顶礼膜拜?说实话,我一直觉得毛是最看不起Sa逼中国人的。这就是他瞎折腾得原因。因为瞧不起这帮Sa逼,所以就随意逗Sa逼玩。
wuximing 发表评论于
蒋少武拍照时并不冒险。因为他就是其中的一分子。在当时他是十分积极的。他是认为他在记录一场伟大的政治运动。否则没有人给他提供拍摄机会。今天拿出来显摆能说明你蒋少武当时的政治观点?
蒋少武不是英雄,若是早就惨死在振臂高呼的群众脚下了。
今天逞什麽能。
裸鸡欲火 发表评论于
Sa逼中国人,是狗改不了吃屎。一贯的德行。
sydney-boy 发表评论于
‘像蒋少武那样冒着危险拍下三四万张文革历史照片并历经40年保存至今的人’请问作者多大?那时有相机又是记者应该是很容易拍到这种相片没有生命危险滴。但是保存下来就难一点。并不是政治的原因,而是一般家里的条件和人对这种事情热爱的程度。几十年下来人就变成英雄?但是在那个时代就是你我他,没有什么英雄可言。如果不是生活上的转变例如搬家好几次,我们家也可以流下来不少文革的东东。谢谢他,把记忆留下来,但是不要把他说成象英雄式的,我受不了这种文革式的写法。
azkaban 发表评论于
中国人是最忘恩负义的一群。

革命前辈们抛头颅,撒热血,把他们救出来,他们还要批斗前辈们。太子党就该把他们的财富都拿走!
梅一笛 发表评论于
被那个芒果震撼到了
洋装虽然穿在身 发表评论于
越来越觉得应该将那些在照片中欺辱别人的人揪出来。谁知道这种机会主义者将来又会带来怎样的社会伤害?他们至少应该对受辱的人道歉。
偶平 发表评论于
你喜欢四处收集文章贴上来,这没有什么不好。不过还是请注明一下是转贴。

转贴跟原创天壤之别。
txchild 发表评论于
樓下,現在不也1樣,人人學英文,人人大學畢業,傢裏孩子人人學鋼琴,人人出國留學。盲目荒唐,即功進利,把苗助長,1口吃1胖子。中國最喜歡干這類事。越是大城市越喜歡。
北雁南归 发表评论于
荒唐的國家﹐荒唐的人民﹐荒唐的領袖﹗﹗﹗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