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三月旧帖:专家称中国软实力还需更多内在修炼 不能只靠公关
2009年03月24日 11:21:24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软实力的提升不是一个通过外在包装就可以赢得追随的工程,软实力的铸造应该更多地依靠自身内在的积累和修炼
最近,美国智库发表了一份中国软实力的报告,以姚明、《卧虎藏龙》、在华的外国留学生增长和
北京共识等为例,对中国的“软实力”评头论足。
软实力是一种吸引力
“软实力”一词,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约瑟夫·奈在《注定领导》一书中提出,他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硬实力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军事与科技实力;软实力则是指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包括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的吸引力、民族精神和社会文化的感召力、政治动员的能力、运作国际组织的能力等。
2006年春夏之交,笔者曾在上海接待奈本人,从他的解释中,也的确感受到软实力的重要性。在全球化的时代,一个国家的强弱,不在于船坚炮利,而取决于其政治制度、社会价值、精神面貌及其国际吸引力。
中国应大方展示软实力
中国本身蕴藏的丰富传统文化资源,就是一种软实力。
两千多年前,秦国丞相李斯就说“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他认为秦国之所以是强国,关键在于秦有强大的“软实力”:宽松的社会环境,能够从各国招贤纳士,推动商贸,建立了有利于发展的良好环境,秦国国力快速壮大,一举统一六国。
近代以来,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吸引力之所以下降,并非软实力的下降,而是国家硬实力的衰落。西方国家照样对中国的文化感兴趣,照样掠夺中国的文物和字画,西方的汉学家们一刻也没有停止研究中国的步伐。对他们而言,中国的文化充满着无尽的玄妙和魅力。虽然他们极不愿意承认中国比他们先进,却总也不敢公开说中国没有文化,只能说“中国病了”,它犹如一头睡狮,“一旦醒来,必将震惊世界。”
从前几年皮尤所做的全球民意调查报告来看,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也并非想象得那么差,中国在许多国家的形象甚至高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中国的疲弱是硬实力的疲弱,并非软实力的疲弱。只不过,没有硬实力作为支点,软实力难以挺直腰杆。最令人担忧的是,中国在硬实力上落后,总不敢在处理对外事务中轻易展示自己软实力的信念和决心。无疑,铸造中国软实力,需要挺直腰杆大大方方地展示自己的软实力。
铸造软实力不能只靠公关
当然,软实力的提升不是一个靠公关能自动实现的过程,更不是一个通过包装就可以赢得追随的工程。对于个体的人来说,先要修身养性后才能齐家治国,而对于国家来说,似乎也需先进行自身内在的积累和修炼,实现软实力的铸造之后再来“平天下”。 中国的软实力取决于中国自身的发展,取决于中国的制度、精神、社会、生活以及人、国家、社会等众多方面所形成的榜样和模板。2008年春汶川抗震救灾时,整个国家和全体国民确立了“以人为本”和“生命至上”的社会价值。有评论说得好,当国旗缓缓降落的时候,人的尊严在冉冉升起。可见,铸造软实力的过程,并非是一个对他国主动公关的过程,而是一个让自己更加美好的过程。只要中国自身站在了时代的前列,中国的软实力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
铸造软实力更不是对其他国家和社会形成威胁。软实力是一种发自肺腑的尊重和认同,丝毫不会有任何外在的强制,是一个自觉自愿的心理过程。(特约撰稿赵可金 作者系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