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曾发表于美国侨报。文章发表过后,这种心情也已经过期)
最近,家里乱成了一锅粥。楼上,楼下,房里,屋外,到处都是毫无秩序的杂物。纸箱子,油漆桶,过季的衣服,孩子们的玩具,零散的报刊杂志,堆得满地都是。记得我小时候,看过很多战争片,虽然情节早就淡忘了,但影片中的战败方在逃跑前留下的一片狼藉,竟会让我想起我家眼下的情景,匆忙而混乱。在我看来,不管是晋升还是提职,离去者总是要放弃一些眼下的心爱之物的,把咱自己比作是内心有所遗憾的失败方,没什么大不了的。再说了,芸芸众生,还不是成功者居少,失败者为多,大多数人仅是维持生计过日子罢了。谁爱成功谁成功去吧,放弃眼前的舒适而将去面对未知的城市,确实让我有失败感。
今年夏天,我们将面临跨州大搬家。来美国十几年,我们的日子过得基本还算稳定。孩子越生越多,两人越来越老。谁能想到,就在自己感觉生活已经安顿下来的时候,我们又要收拾家当,托儿带女地准备向美国东部出发了。这样漂泊的日子,真让人感慨。生活中确实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凡人是无法预料的。生活把你带到哪里,你就得跟着它跑,围着它转。忙碌的日子,琐碎的心事,让你没时间细想,没时间挣扎。跟着感觉走吧,这是咱凡人最好的选择。
搬家在即,收拾旧物是必不可少的。对我而言,打理行当即花时间又费心力。每件来自过去的物品,都在提醒我那久远的记忆。最让人感到尴尬而无奈的是,在清理过去的记忆时,“任何事情都会过期” 这句话 不禁 涌上我的心头。
昨天,我在重整书箱时,居然看到了我刚上网时留下的三言两语。那时候,世上还没有博客,即使我玩儿论坛,也没有固定的笔名。只有在论坛上看到能引起我共鸣的网文时,我才会简单地议论几句。然后,我便悄声走人。没有人知道我是谁,我也不知道他们来自哪里。不过,我胡乱在网上留言的日子并不长,直到我知道在网上可以用固定的笔名写所谓的原创时,我才慢慢学会珍惜自己打出来的每一个字。如今,论坛我不去了,我写“原创” 的热情也不如当年。这是醒悟还是进步,我还真说不清楚。反正,我对论坛的热情已经过期,网络聊天儿更是让我如临大敌。不聊不聊就不聊,你爱谁谁。还有那些当年给我写过信的网友们,你们都好吗?我一直固执地觉得,网络友情如同握在我手中的空气,即使我可以拥有,却又似一无所有。请原谅我的无知吧,我真的不交网友。写到这里,我不禁问我自己:那有感而发的写博热情呢,是不是也终会过期?
随手,我又翻出了我刚来美国时穿过的那一身简朴的行当。从北京购得的那件火红的裙装,来自沈阳太原街的那件乳白色的绸衫。当年,这是套多么富有青春活力的搭配呀。十多年前,在我初为人母的某一天,前来美国为我照看幼儿的母亲,看到又穿上这套裙装的我,眼含慈爱地对我说:“看上去还像高中生似的。”。母亲一生简朴,为人朴实善良。在她眼中,女儿是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到如今,岁月无非是仅仅走过了十几年而已。可是,我物虽在,慈母已逝。母亲当年说过的话言犹在耳,可我的模样再也回不到当年。当我若有所思地把这套裙装轻轻地拿起来,再次在自己的身上比来比去之后,女人的爱美之心陡遇尴尬。罢了,罢了,青春已经过期,何须重新回味。就让留下的那几张相片来证明那个曾经年轻的时代吧,让这套裙和我这个凡人来给“物是人非” 来做个最佳解释吧。
就这样,我一边清理打包,一边随思绪飞回从前。这几天,我清理过的最沉重的书箱,莫过于我攻读博士学位时留下的那些点点滴滴了。我又看到了那张绞尽脑汁设计的实验流程图,还有那几张废寝忘食才得到的最佳实验影像。来美国读书时的第一本课堂笔记,博士大考时几位美国教授对我的评语,十多年前拾起的校园秋天红叶,还有那些数不清的学术文章,那一封封密密麻麻的家书,。。。这一切的一切,在我的眼前出现得太突然,让我发呆,令我无语。想当年,读博士虽苦虽累,但前方那若隐若现的灯光总是在提醒我,要努力,不要放弃。走过梦过之后,我才明白,过程确实比结果重要。当我把这些当年视如宝贝的一切重新收拾好之后,我知道,这些形式上过期的东西将在我心中永存。
不知明天我还会重拾什么,还有什么会令我难忘。但无论如何,人即使无法留住过去,却可以永远守住记忆。过期的,失效的,离去的,放弃的,将变成我骨中的血和眼里的泪。它们即滋养着我的灵魂,也会令我伤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