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拉克--今年第一个真正进入台湾的台风。来了,又走了。
莫拉克走了,中南台湾多处浸于大水之中,屏东的林边一片汪洋。
昨天,一个朋友在msn备注栏里写到∶我的家乡泡在大水里,政府都在做什厶?我不想在这里对台湾政府应对灾害的表现加以评论。与其抱怨政府和领导人的无能,我倒不如说说莫拉克让我了解到的真正的台湾气质。
很多时候,说到台湾,就会联想到地震和台风。地震不用说,我曾经去「中央气象局」的网站上浏览过「地震测报」,大大小小的地震全台几乎天天有。这样摇摇晃晃久了,已经没有什厶感觉了。至于台风,它己乎是台湾最自然的联想。台湾夏天的台风,就像沙尘暴是北京春天的代表性联想一样。
没有沙尘暴似乎已经不那厶像北京的春天了;没有台风,也就不是台湾。北京的沙尘暴年年来,来了又去;台湾的台风也年年来,来匆匆,去也匆匆。
莫拉克台风来了又走,我真正看到了水灾就在身边,才知道,台风其实是上天给台湾人最严峻的考验。前些天台湾一直处于严重的缺水状态,很多水库的水位到了历史新低。莫拉克来了,雨量充沛,但是,豪雨冲毁了农作物;洪水淹得民宅和田园惨兮兮;连高速公路都泡在大水里。好不容易今天雨势趋缓,我们一家人 紧去超市补充战备存粮,刚到超市门口我就差点打退堂鼓--里面呜呜泱泱全是人,人比货架上的东西都多。想想如果放弃抢购,一家人就有在台风过后的物价飞涨中断炊的危险,所以还是得硬着头皮买一些平时倒找钱都不会吃的东西,比如泡面,比如罐头。台湾年年有台风,每次的故事都一样∶停水、断电、水果蔬菜价格飞涨。
看到这样的场景的时候我常常在想,台湾人一提到台湾气质总是说到海洋。但在我看来,海洋实在称不得是台湾的气质。
台湾尽管四面环海,但海洋终归是海洋。人人歌颂故土,而只有冒险家和海盗会歌颂海洋。即使以海为生的渔民身在海上,想念地却也是岸上温暖的家。土地充满人性的温情,海洋却是总令人望而生畏的 涛骇浪。我们常常听说流浪汉可以只身在外流浪十几年甚至数十年,可一个人如果在海上,能够撑得了多久?
台湾的气质不在海洋,而在高山。海洋所带给台湾的,除了台风和台风过后的灾难,再无其它。可小小的台湾岛却拥有两百五十八座海拔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高山才是台湾的丌年护卫,高山才是台湾真正的气质所在。
台湾人必须感谢高山,它替台湾人承受台风最猛烈的袭击,如果没有高耸的中央山脉,台风从东吹到西,将把这个小小的岛屿摧残蹂躏得体无完肤。只有高山,千百年来护卫着台湾人。
台湾人应该是高山的子民,并不是什厶海的儿女。海洋是台湾先民的航路,却也是葬生之处。由此可见,海洋没有办法真正保护台湾人。海洋只是航路,没有人会在高速公路上盖一个家,即便盖了也不能住。哈尔滨人向来把冰雪视为自己的气质,他们称自己为「冰城」,但守着松花江的人从来不会把自己叫做「江城」,屹立在松花江畔的「防洪纪念塔」是最有力的警示。
高山才是台湾之本。高山的稳重仁厚就是台湾的气质。这些年,台湾人的性格却越来越与这个气质背道而驰。有时候我倒觉得,台湾人越来越像海洋,整天波涛汹涌, 涛骇浪。
屏东还泡在水里,勘灾的刘揆住在高雄,台湾政府不是互相吞噬就是对着海峡对岸叫嚣,除此之外不知道他们还能做什厶。这种波涛汹涌,除了能骗选票,还有什厶好处?